今天下午,爸爸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女儿,我明天请你吃鱼肉。听了我顿时瞪了老爸一眼。天知道我有多么讨厌吃鱼,作为一条鱼,长那么多刺干什么,害的我老是被刺到。(其实是我不会吃鱼)爸爸不死心,继续说:它会哇哇乱叫,脸长的像马一样。哇哇乱叫,难道是娃娃鱼,想到这,我马上大义凛然地说:娃娃鱼可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吃的。不是娃娃鱼,你就等着吧。爸爸眯着眼睛,笑嘻嘻地走了。不是娃娃鱼,那是什么鱼啊,爸爸的话充分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期待着。
到了第二天,看见厨房里摆着三条长得像金枪鱼一样的鱼,我像泄了气的皮球,这脸长得又不像马,它会叫吗,爸爸不会是骗我的吧。
这时,我看到桌子上有一盘奇怪的肉,我咬了一口,咸咸的,软软的,好好吃哦。正当我吃当高兴时,爸爸的话让我像淋了一盆雨水似的。这是狗肉。呕,当我在催吐时,爸爸又说:这是牛肉。算了,不跟你计较。你说的鱼肉呢,爸爸指了指我刚刚吃的那盘肉说:这就是。不可能。我大喊道:这明明就是牛肉,不是鱼肉。那你去打看冰箱下层的最顶头看看。我走到冰箱前,拉开冰箱门,打开柜子,看到上面写的四个字,我顿时风化了。上面写着保定驴肉。
爸爸,你的普通话该多练练喽!
五年级:张梦轩
我爱我的奶奶,但是我的奶奶更爱我。
以前,我特别爱吃鱼,不过四岁那年,有一天吃饭,我夹了一块鲫鱼吃,嗓子被一根鱼刺卡住了,刺怎么也弄不出来,妈妈只好带我去医院,才把刺夹了出来。从此,我再也不敢吃鱼了。
可是奶奶听说吃鱼可以使孩子聪明,就想方设法地让我吃鱼,但是我说什么也不肯吃。有一天晚上,奶奶端上一盘鱼,是一块一块的,我没见过,我想:既然我没见过,那我就更不吃了。奶奶见我不吃这鱼,便笑呵呵地对我说:慧慧,这种鱼叫带鱼,它是一种没刺的鱼。不会吧!我一边说着,一边用筷子拨了拨,咦,真的没刺!我非常高兴,于是,就把这几块鱼给吃了。我觉得没刺的鱼挺好吃的,就只吃它,奶奶也经常给我做。
又一天晚上,妈妈让我帮奶奶端菜,我心里美滋滋的,心想:奶奶肯定又给我做带鱼了!我走进厨房,突然看见奶奶在一个盘子前正着在干什么事,我走近一看,啊!奶奶正在择鱼刺,我看着奶奶,她弯着腰,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捏着鱼块,一点一点地择着鱼刺,桌上,已经有几块雪白的鱼肉了我终于明白了鱼为什么没有刺,辛酸盖住了喜悦,苦涩的泪水从我眼角里流出,这时,我明白了鱼肉里不仅只有浓香,而更多的,是奶奶对我的爱
一位青年在那静静地画着,吸引来了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孩子、还有青年。他们纷纷议论着,赞叹着。
有一个穿着绿衣服,肩上背着一个斜挎包的小男孩瞪着大眼说:哇塞,画得太好了,就像活了一样啊!这时有一个小女孩因为个子矮小,看不到画画青年的画面,就问:哥哥,这位叔叔在画什么呀?我也想看看。穿绿衣服的小男孩边把自己站的位置让给小女孩,边对她说:快来看吧,叔叔正在画金鱼呢。画得可逼真了,真可爱!一位身穿绿方格衬衫的阿姨,看上去和画画青年年龄差不多,也赞不绝口地说:你看这鱼画得一丝不苟、活灵活现,仿佛游到了纸上。一个好容易才挤到人群里面的小伙子充满幻想地说:要是我能画出这么漂亮的鱼该多好啊!那位站在青年身旁,一直默默观看的老人,终于开口赞叹道:画得不错,这小金鱼摇头摆尾的形象多生动呀!看见他,仿佛看到了我年轻时的模样,这小伙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原来,这位老人是一位当今知名的画家呢。对于大家的夸赞,画画的青年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依然认真细致地在作画。
人群中又传来一番议论。有的说:上次我们来喝茶,就见他站在鱼池边全神贯注地观察金鱼呢!对,对!我每次带孩子来玩,都会看到他专注画鱼的身影。另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妈妈也说。还有一位中年伯伯说:这个年轻人画鱼简直到了忘我的地步呀。
青年专研画画一丝不苟、神情专注,他的这种忘我的精神令我钦佩。我一定要向他学习。
五年级:闫子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