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上午,老师带我们来到中华鲟研究基地参观。
我们一下车,就来到了繁殖大厅。在大厅里,我们看见了和蝌蚪一样大小、颜色相同的小中华鲟。这些中华鲟才孵出十天。
然后我们来到博物馆的楼上,在那里我们观看了一个关于中华鲟的录像片。从这个录像片里我知道了中华鲟在一亿四千多年前就有了,可以说是水中的熊猫了。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鱼类。在沙漠中骆驼最能吃苦,在水里中华鲟最能挨饿,它可以一年多不吃东西。中华鲟肉食鲜美,鱼籽可以做鱼籽酱,用来补养身子。
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标本馆。在标本馆里,我们看见了一个中华鲟的标本,它足有3、4米长。中华鲟最早在中国发现的,所以命名为中华鲟。在中华鲟的右边有一条白鲟的标本。白鲟其实和中华鲟没什么区别,只是皮肤是白色的,个头比中华鲟小一些。往前走,我们看见一个很大很大的水池,池子里有两条4、5米长的中华鲟,池子中心还有四条小中华鲟。这个池子除了中华鲟以外,还有几条姿态不一,形态各异的小鱼,这些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好像在水中跳舞。这个水池旁边还有十几个小水池,里面有白鲟和俄罗斯鲟等。
走出标本馆,我们来到水簇长廊。在那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亚热带鱼和一些海水鱼。走出长廊,我们还看见一个鱼池,里面有三只扬子鳄,扬子鳄像石头一样,动也不动。小鱼从它身边游过也没有一点动静。它似乎在冬眠。
这次参观真高兴,因为我又知道了一些知识。
这个星期六爸、妈带我去周总理纪念馆参观。
周总理祖籍在昭兴祖父搬家到淮阴。所以周总理的纪念馆也在昭兴。一到纪念馆门前,我就被他的雄伟壮观的气势吸引了。走进主馆大厅看见一尊大理石雕的周总理像,他神态安详,嘴角挂着一丝微笑。我看着这尊大理石像就好像看到他本人,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走向陈列室,陈列室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童年、求学、抗战、社会各层人士怀念周总理。
童年介绍周总理小时候很爱学习,经常学的废寝忘食,他的叔叔只好把他送到国外求学,在他求学时深知国家有难便停止求学,返回中国参加抗日。他跟随毛主席走南闯北,胡子长了没时间剪掉,抗战胜利后都长到胸口了。新中国成立后他工作更加刻苦为人民谋幸福。他成为国家领导人后工作更加繁忙,整天像牛一样为百姓干活,就连生病时也要在病榻上工作,并发誓为人民工作到最后一刻。当他去世时社会各层人士都来纪念馆瞻仰周总理,回顾周总理做过的每一件事。
看完陈列室后我感到周总理十分伟大,虽然一生充满苦难,却不说一个苦字,而我们呢?稍微干一些活就叫苦叫累,所以周总理不仅是伟人,更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将周总理爱国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流传下去!!!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正是三国名相诸葛亮的真实写照。从小,我就熟知三国的故事,而我最钦佩的就是神机妙算的名相诸葛亮了。
寒假的一天,父母携我去了老家宝鸡附近的五丈原。路上爸爸告诉我,在五丈原诸葛亮七出岐山,最后病死在此。那里有后人修建的有名的诸葛祠。
终于到了,我站在原上,向下眺望,山下景致一览无余。这里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地势险要。据说原高约五十丈,叫的时间长了就成了五丈原。
啊,我终于看见了诸葛亮庙。庙里都会有什么呢?除了能看到墓冢,能看到传说中的陨石吗?能看到他的塑像吗?能看到他的名著《出师表》吗?
带着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庙里。进去是一个大殿,殿的四壁上是一些壁画,我仔细地看着彩绘画,一个个三国故事呈现在眼前。我仿佛又重临古战场上。我兴奋地喊着你们看,这幅图是空城计,那幅是三英战吕布壁画下面是许多青石块,上面刻着许多字,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有名的《出师表》,字迹苍劲有力。
看完了壁画和石刻,再往里走是一个庭院。导游将我们带到了一棵粗壮的大槐树前,向上望去树在空中分成三支,他告诉我们这棵树是象征刘关张三兄弟结拜的结义槐。庭院两侧还有两座建筑,它们分别叫钟楼和鼓楼,楼内各有一钟一鼓。有人正在敲钟,庄严的钟声更增添了诸葛祠肃穆的气氛。
再往里走,就是庙堂,庙前的长檩条全长五丈,真是不可思议,古人是从哪找到那么高的树呢?
进到庙里,看到诸葛孔明的泥塑彩色坐像,纶巾羽扇,仪态端庄,犹如仍在此处运筹帷幄。
再往里走,就是诸葛亮衣冠冢,站在冢旁前,我默默肃立,今天我终于和诸葛先生离得这么近,终于可以祭奠我心中的名相了。我多么想拥有像您一样的智慧和胸怀啊。
在它旁边有一座落星亭,亭内有一石,长约一米,呈椭圆形,青褐色,表面凹凸不平。传说诸葛亮去世的时候,一颗流星从天而落。以前我不太相信,可是今天亲眼见了这块颇有传奇色彩的陨石。
我感慨万千,感谢那些元代和清代诸葛亮庙最初的修建者,我终于祭拜了我心中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