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看似两个平凡的字眼,其中它包含的的意义是何等的深刻。现在,全球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可又有谁曾发现养育我们的地球在默默的流泪呢?
无意间,我看到了一幅奇怪的漫画,上面有一位妙手回春的医生,他医术高超,医好了许多病人,被人们称为华佗在世。所有的疑难杂症在他眼里仅是小菜一碟。有一天,医院里来了一位奇怪的病人,他骨瘦如柴,头上戴着口罩。他苦苦的向医生哀求说:大夫,救救我吧,我都无法见人了。医生胸有成竹,用安慰的话语对他说:Dontworry!没有我治不了的病。他摘下口罩,原来他是我们最亲近、和蔼的地球妈妈。他的头上千疮百孔,伤痕累累,医生看了,也无能为力,一下子昏倒在地。
看了这幅漫画,我不禁发出疑问:我们的地球妈妈为甚麽会变成这样呢?在我们这个美丽动人的地球,由于人们的一己私利,随意的砍伐树木。人们为了让自己能腰缠万贯、富甲一方,随处都建起了一座座巨型工厂,他们把工厂里生产后生产的工业废气,未经处理就排了出来,使每天的空气中都夹杂着一阵臭味,既对人们的身体不好,又污染了生态环境。他们为了自己的一时便捷,把那些未经化学处理的工业废水排放到河涌里。人们不顾后果的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了我国大部分土地沙漠化。街道上来来往往的汽车喷出长长的尾气,是空气变得愈来愈浑浊。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河中原本清澈见底的水,现在却黑如墨汁,河里的都小鱼小虾逃去如飞,纷纷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造成这个后果的人到底是谁呢?这个罪魁祸首就是我们人类啊!愚昧无知的人们,你们快快醒悟过来吧!这幅漫画是地球妈妈最好的劝告,难道你们真想看着伤痕累累的地球妈妈到处寻医而束手无策吗?如果,我们真的把地球妈妈破坏得体无完肤、资源枯竭,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从现在起让我们手拉手,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丽可爱的地球吧!
我喜欢这幅漫画,这是因为它教育了全世界的人们,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共同的母亲地球。
五年级:summer灬莹
一阁风云书蕴香
白云悠悠日月留,飞檐翘角光荫候,
满院墨香绕绿树,一湾湖风环书楼。
推窗早有书魂来,书香起时花相兜,
人间自是有书痴,万卷书册慰心洲。
――题记
很多年很多年以后的今天,我来到天一阁,虔诚地追念那个劫难造就的文化奇迹,而今已不再会有关于藏书的地方
她的身边有一轮弯弯的月亮,清碧的湖水连接着宁波的主动脉。曾经的官宦府弟,豪门祖宅点缀其间,道貌岸然,若隐若现。在弯月的项背上,有一条小街――偃月街,美美地灵动着湖水,带有传奇色彩的天一阁就藏在与之不远的天一街上。
几棵古老的大树,茂密的枝叶挤满了这个叫做街的上空,隔开了不远处长春路上现代化的嘈杂。古色古香的府门在流年中沉卧,门顶上的牌匾大书着南国书城――天一阁。
天一生水,范钦老先生把他对书深深的热恋和钟爱附在了这四个字上,忘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他只需要书藉的本身和书魂的安在。于是,他想到了用水来保卫楼的安全,其它的统统的都不重要了。
同为读书人,与书与字打交道无数,而像范老先生这样淡泊名利,为读书而藏书的生活态度实在令我汗颜,因为我读书多少有些功名利禄的思想。来天一阁,当走进书房中,闻着历史的阵阵墨香,一种生活态度,生活爱好,生活情趣,生活气质欣然环绕在了灵魂的周围,此时,已不再是一次寻幽的旅游,而是一次灵魂归属的探访。
跨过方木门坎,走进幽古的院落,藏书楼曾经的辉煌和落寞都在斑驳的光影中显现。作为过客,我立刻感到了这片建筑的不平凡。大门后面是一个不大的院子,已成为铜像的天一阁主==范钦,稳坐其间,端庄儒雅,敏锐的双眼闪着审视的目光,微闭的双唇似乎刚说完:能爱护书吗?还有一句留在史河中的声音:非范氏子孙禁止登楼!不过,那声音既遥远又模糊,只有他身后的院墙上,清晰地现出了八匹在浮雕上奔跑的骏马,风驰电闪。
此时,我扪心自问:范老先生爱书及屋的情结我有吗?!像一位接受考试的小学生,惴惴不安的我开始闯入天一阁的腹地
清静风雅的东明草堂,范欣的墨宝在其间闪烁(东明二字为其亲笔),如今的展史厅内,将范老先生爱书、惜书、藏书的苦心,其儿范大冲宁弃万贯家产,也要承接藏书楼的用心,还有嫁入范家的宁波知府内侄女的伤心都编成了一部史书,藏进了这座宅子里。
一池绿水,一座假山,一个凉亭,牵着我满腹狐疑的目光,射向深院中展现出的宽敞空间,那条经过的窄窄通道,瞬间逼兀出时光的幕墙,四平八稳的天一阁,万卷藏书的天一阁,就收藏在这片精致的景致中!
这座看起来比现代大学的阶梯教室大不了多少的藏书楼,身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所有的窗户和门都关得严严实实,那怕是一只小蚂蚁也休想钻了进去!盖满了古瓦片的大屋顶,忠实地守卫着范氏家族的心愿。
我双手小心地扒拉着窗户,想从那比蚕丝还细上十倍的缝隙中一探究竟,了解那个关于书的传奇,但窗户岿然不动,一切努力白费,我的目光被阻挡在了外面!
如期而遇的大雨中,我听到了范家儿媳绝望的呼喊:书!书!我要读书!藏书阁边的芸草啊,凋零在能上天一阁读书的希望里,是那条冷冰冰的家规――女子不得登楼阅书!像一座巨大的冰川,将钱绣云碾压得粉碎!收有七万册藏书的范钦,一生终没读懂收书泽人的道理,让爱读书的儿媳忧郁而亡。
同为女子,一种不平愤然而生,让读书者吃闭门羹,是何等的惨忍!那书藉还有意义吗?!我直想对着尊敬的范老先生大声呐喊:糊涂啊,读书为何分男女?别把书束之高阁,那样的书无异于废纸!
我想起了郑板桥的一句话:读书破万卷,心中无适主。范老先生你虽一生书海跋涉,还是迷惑不解,定规无情啊!风雨天一阁没有理会我的愤愤不平,它已经老了,再也挑不动读书护书的担子了。也许,它已经知错了,把那不合理的规矩正在一条条地删除
清康熙十二年,天一阁沉重的大门第一次向一个外姓的思想家轰然打开,黄宗羲迈着激动而又有点颤微微的步子登上了天一阁的楼梯,那是钱绣芸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踏上的楼板。天一阁的藏书从这一刻起闪耀出文化的灵光,为日后修撰《四库全书》提供了功不可没的精神食粮。
敬佩,又油然而发。在中国,一个家族以一种民族健全的人格和精神,坚守着文化的精神家园,经历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艰辛漂泊在战乱和人祸中,用坚不可摧的信念,固守书不出阁藏天下,代不分书泽万年的心愿,薪火相接,在风雨飘摇中,用整个家族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天地间屹立的藏书阁――天一阁。
站在天一阁对面的假山上,我向这个书魂之所,向整个范氏家族深深地鞠了一躬,因为在中国,很难找出第二个地方像它一样如此沉重而又如此宁静。它是一个民族文化渴求的神圣象征,也是一个民族坚忍不拔的缩影!
朗朗书声中落英缤纷出,此时,我已能坦然地面对范老先生的目光了,因为走进了天一阁后,从此心中就驻存了爱书的情结。
我徘徊在天一阁的院落里,从博雅堂、戏台、书画院,再到莫明其妙的麻将文化馆,这一个个和藏书没有多大关系的地方,终让我醒悟:万卷藏书的天一阁,如今只保存在了文化生命的意识中,它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剩下的只是一副躯壳,记录着曾经的历史,它的悲喜已走入了光荫的深处,留下的只是叫做文物的东西,让过客们深思
不必再纠结,每一段路都有一个分岔口,历史窖藏着佳酿,也沉淀着杂质,这就是社会,从历史深处走来,用文字和书藉记录着坎坷的步伐,一步一步迈向进步。今天,我们能告慰范老先生的是,如今已是电子科技时代,所有的书再也不会风流云散了!
不过,我们仍将感谢范氏家族和那些有着爱书、藏书情结的人们,正是有了这一批书痴的存在,才唱绝风流,让我们看到了从书中走出的蔡文姬、李白、杜甫、白居易我想,这也是天一阁生存的意义和留下亘古功劳!
广东 阳江 阳春市五年级:白羊咩
四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关于雨来的文章,于是,我在九月份读了一本《小英雄雨来》的书。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个视死如归的小英雄的故事。
这本书讲述了居住在晋察冀地区雪白的芦花村的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李大叔的安全、与伙伴玩耍时躲避敌人、勇救区领导杜绍英、送鸡毛信、被鬼子抓时绝口不提八路军消息、与八路军里应外合炸毁敌人炮楼这几个主要故事。讲述了雨来在敌人枪口下不屈不饶、誓死保护八路军行踪与消息的经典的爱国故事。
书中有许多惊动人心的场景,其中有几幕使我至今难忘。在雨来勇救区领导杜绍英时,雨来家正被鬼子特务扫荡,雨来妈妈也被鬼子毒打时,雨来安顿好妈妈。就飞快地去八路军约定地点给八路军司令报信,这才来得及救护杜绍英领导。雨来当时可真勇敢、危险、爱国啊!说他勇敢,因为当时假如换作另一个胆小一点的小朋友,早就趴在地上吓得哭出来了,而小英雄雨来则勇敢地去找人求救。说当时危险,是因为鬼子特务已经在四处捉小孩,雨来如果跑得慢一些,或者是没有那么快当机立断,雨来早就死在鬼子刺刀之下了。说他爱国,是因为他顾不上给他妈妈清理伤口,就立马赶去给八路军报信。雨来不会在小日本刀下低头,不会折服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狂暴统治之下,不会婆婆妈妈地顾家而不顾国。还有另一处非常值得我们欣赏、学习的是雨来被鬼子抓住时绝口不提八路军消息这篇故事。雨来当时狼狈得像落网的小鹰,再加上日本特务用各种残酷的刑罚来逼问雨来,雨来都没有招供,而是一心想着怎样摆脱日军的天罗地网。而且,雨来被捉期间一直没有哭过、哀求过,我从这看到雨来当时已经立定与敌人同归于尽和视死如归的意志。可见,雨来并不是贪生怕死的缩头乌龟、卖国贼,他是一位绝对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值得学习他的那种忠心报国、不畏艰险的英勇精神!
其实,我们中华民族很多大英雄大人物都是很有气节的。比如像不惜牺牲把敌人引入埋伏圈的放牛小英雄王二小;不肯说出我国大军的消息被刺杀的刘胡兰;掩护八路军然后自杀的狼牙山五壮士我们要向这些曾经为国尽忠的大英雄致敬!我们长大后也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对祖国有帮助的事情,以表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也不辜负在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英雄。
虽然雨来是作者管桦笔下的虚构人物,但是雨来这种精神是绝对不能伪造的,雨来这种为国家效劳,为军队效力的坚强意志不就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伟大精神吗?让我们从此刻起,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多出一分力,多尽一份心。雨来永远是我们心中伟大的英雄、好榜样!
五年级: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