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一辆自行车,是一个个馅饼,是一张张创可贴母爱变成的东西数也数不清。
第一变:自行车里的爱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夏天。那天下午,母亲带我去骑车。回来的路上,途中经过一个小区时,有一辆汽车正在倒车,那时我差不多跟汽车是一个平面。我开始晃起来,突然,在我极度的惊恐之下,车倒了,我也摔倒了。但在摔倒的那一瞬间,母亲那温暖的大手一下将我扶起来,轻声的问我:摔疼了吗?没事吧!我说:没事儿。然后她三下两下就把我的自行车修好了,一手扶着我,一手推着自行车走回了家。那时,我似乎明白了母爱的真谛。
第二变:馅饼里的爱
那是一个冬天。中午放学,母亲没来接我。我想她一定是有什么事吧!然后,我快步跑回家,在家里,母亲给我做好了饭,她今天发烧了,等着我回家。我回家后,母亲故意对我说:哎呀,我忘做饭了。我不相信她的话,亲自跑到厨房看一看,看到了馅饼。之后母亲又说:其实,这就是我一上午劳动的成果。那馅饼就是母爱的结晶,这饼的味道就是母爱的味道呀!
第三变:创可贴里的爱
在一处活动课上,我在跳绳时受了伤,放学
时,母亲来接我,我说:我在学校里受伤了。
母亲赶紧把我扶了回家,然后让我坐下,她用凉
毛巾给我敷头上的伤,再用云南白药给我喷伤口
然后再用创可贴把伤口贴上,最后又让我休息。
这时我深深地感到母爱融进了创可贴里。
第四变:尺子里的爱
我是个男孩,但非常爱哭。今天,我和母亲闹别扭了,泪水自然的流了出来,我的母亲又火冒三丈了,说:你怎么老哭。然后拿尺子打我,我决定不理她了,回到书房后,我终于想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我想向她道歉,走到客厅我向母亲说:对不起,妈妈我不哭了。母亲说:我没怪你,这样生气只是等着你认错呢。之后,我才深深感到母爱如海。
爱的七十二变,每一变都能令人感到母爱的伟大,每一变都能让人感到母爱的温暖,每一个母亲都一样伟大。
五年级:弓益荃
我的妈妈像世界上所有的妈妈一样爱我。但妈妈的爱又和其他妈妈的不一样。她不仅能像普通城市妈妈一样给我织毛衣、做饭,而且能干农村妈妈的绝活:亲手为我设计缝制衣服、鞋子。还能像所有军人妈妈一样对我进行严格的养成训练,让我具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妈妈还能像一切老师妈妈一样,教我语文、数学、英语,她是我的全科辅导老师。
妈妈对我的教育很注意方法。我小时候特别爱吃零食,尤其是果冻布丁。纠缠不过
我,妈妈就给我讲故事:在一个郊区,有一个做布丁的作坊,里面有15口大缸,缸里盛着淀粉做成的稀糊糊,看样子已经放了半个月了,缸上长满白毛、红毛、绿毛。苍蝇成群结队在缸里觅食;蚊子唱着歌儿在缸上跳舞。污水在地上横流,长时间没洗手的工人正在往缸里放色素。色彩鲜亮的布丁就要出锅了,我的馋猫儿子就要吃到嘴里了我忙问:真的吗?是真的吗?以后每次拿起布丁我就会想起妈妈讲的故事,再没有吃零食的坏习惯了。
期终考试时,考完一门我就心事重重地给妈妈说我哪道题做错了,心里难过。
妈妈就会十分干脆地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然后摸着我的脑袋说:心里想着下一门课。现在我长大了,妈妈不再事无巨细地照顾我,相反,走在大街上我是妈妈的保镖兼行李工,每当这个时候她都用信任、自豪的目光看着我,我知道她在用博大的爱把我培养成人。
五年级:wwl730213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世界名着,是加拿大作家露西蒙哥马利所着安妮系列小说第一步,也是最成功的一部。马克吐温曾评价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形象。
作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自幼失去父母,十一岁被人领养,在绿山墙这个美丽的地方的成长故事。小女孩个性鲜明,富于幻想。她自尊心强,凭自己的刻苦与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欢,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敬重与友谊。
这是一个丑小鸭似的主人公的成长小说,父母双亡,长了一头红头发,脸上还有许多雀斑,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她似乎有足够的理由被定义为不幸与苦难,可是与一般的小说不同,从她身上找不到自卑,看不到恐惧,听不到抱怨,始终都是那么积极乐观的调子,对于自己永不放弃,这也正是这部小说最吸引我的地方。相比而言富足幸运的我读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的迟钝,不时地感受着她给予的爱与欢乐。或者,这就是上帝的公平。
整个故事平淡而琐屑,没有鸿篇巨制、夸张离奇,也就是,一个小姑娘的哭哭笑笑,一群小朋友的吵吵闹闹,一家人的和和睦睦,不需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行云流水,娓娓道来,就像一道甘甜的水流入心田。
在一般的成长小说中,总是将主人翁塑造的那么悲惨,被人欺负、误解、打压,经历那么多的挫折磨难才最终熬过来,虽然感人,可是却不动情,一步一步走得太艰辛,实在是失去了很多本该有的欢乐,也许这是现实,可是我觉得读作品有的时候就是为了一种美好的憧憬,我更愿意选择主人公可以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成长。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那是一种积极正面的东西,让儿童的心更加的敞亮,环境是一种保护与支持。生活在这样一个像童话一样美丽的小村庄,生存本能的释放,可以不要选择逃避,而是大方大胆地去承担去化解去融合。字里行间可以没有不满没有抱怨,有的只是现实乐观的应对。尽管从一定角度上,这样美好的生活只是一种想象,可是能在想象中快乐,为什么不去想象呢?比如她看到野李树,浑身雪白,镶着花边,从路旁探出身子。急着问你这种情形会让你想到什么?可你当然赶不上她的想象,当然是一位新娘喽。多么妙的回答!
读安妮的话,就像一个小朋友在你面前吹泡泡,那么多,那么多,每一个泡泡里又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在这个小朋友面前,只有听她说,倾泻而来,来不及犹豫来不及思考,沉浸在快乐的海洋中。你会惊讶,原来一切可以这样!原来生活就是这样!想到那句歌词生活给了什么,我就享受什么,就是这么痛快!安妮说如果我们对一切的事情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世界就会失去一半的乐趣。那时候就不会有想象的余地了。也只有我们可以想象,我们才可以感受到差不多彻底的幸福。
孩子的世界永远是成人无法追赶的,儿童文学将儿童视为成人之父,不无道理,从儿童身上,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看世界,而这样的世界是近乎单纯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别有洞天。读的时候,老是会想她的小脑袋里到底装了些什么?怎么就能想到那么多。有想象力的人真的是一个幸福的人,失去了这种敏锐,该失去多少快乐?随着成长,也许安妮不再那么天马行空,人始终要成熟的,可是不容置疑,想象力是促使她理想、道德的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推动力量。马修不幸去世,小姑娘不再傻傻想象,而是承担起生命的责任,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决心留在当地教书。当她说出毫不畏惧地正视自己的责任,并且发现,它是一个对你有帮助的因素---每当我们坦率面对他的时候,责任对于我们总是有帮助的话时,会惊喜地发现,她想象中幼稚的成分一点点褪去,可是那一颗敏锐好奇的心和爱发现的眼睛依旧在,心灵依旧干净美好,她依然是令人喜欢的安妮。
在安妮的身边,也始终有一些善良的人们守护着。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他们相亲相爱,尽管他们的爱看起来那么沉默。马修对安妮的爱是显而易见却沉默的,谁能说是谁拯救了谁?怎么就不能说是安妮的到来,让这个普通的小家有了阳光?力的作用永远是相互的,爱也是相互的。玛丽拉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对安妮要求严格,甚至有的时候叫人误解害怕,把爱藏在心灵,不轻易流露。如此对立统一的爱,引导着安妮不断地完善长大。戴安娜的姑姑,被两个小姑娘压在身下的老奶奶,在安妮的真诚坦白感动了,心软了。表面看起来那么凶的一个人,可是走近了,也可以成为灵魂知音。于是懂了,其实有的时候,看人真的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把心贴近去感受去倾听,可以发现很多错过的美好。
这真是一篇可爱的儿童文学。和儿童相处,我们要蹲下来,可是有的时候蹲下来并不意味着我们就真的和儿童看到了同样的世界,而是应该让我们的心也蹲下来,回归。没有甜的发腻的语言,却洋溢着儿童生活的情趣。
绿山墙的安妮,一个丑小鸭的故事,但不要悲伤,如果上帝忘记了你,就靠自己去想象,一样生活,一样快乐。就像小说的结尾说的纵然她脚下的路是狭窄的,她知道田径的幸福之花一定会一路开放。诚挚工作带来的快乐,有价值的追求,志趣相投的友谊将是属于她的。任何东西也无法夺走她与身居来的幻想的权利和梦的理想世界。
五年级:幸福可爱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