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梦是一个很美好的东西,是我们内心的渴求,是我们奋勇向前的动力,有梦的人才有志向,有志向的人,才可能享有成功。
禾苗有一个梦想,它们希望可以茁壮成长;科学家有一个梦想,他们希望可以发明创作;志愿者有一个梦想,他们希望可以辅助弱小;雨点有一个梦想,他们希望可以滋润万物而我呢?我的梦想又是什么?
我的记忆里,时常有一个梦浮现在夜里:一个长大后的我,在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师里,里面坐着一群活泼好学的孩子,我指着黑板,挂着微笑,讲解教育我终于知道,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出色的人名教师,为祖国培育花朵,浇灌花朵。为了这个梦,我努力,努力,再努力。因为我知道,我并不算聪慧,所以,我想要实现梦想,会比他们要困难得多。可我并不畏惧,哪怕前行的路上会有骤起的狂风,怒吼的巨浪,和瓢泼的暴雨
我们在追梦的时候,会遭遇失败,不必灰心,不必绝望,用行动来治疗,从失败中汲取,才能使我们变得更强。要相信自己,请坚持下去,迎接你的,便会是成功。梦想,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虽然现在的我们还依旧是位求知的少年,但是却承载着祖国的未来,从现在起,在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为梦想而努力,为梦想而奋斗,为梦想而坚持。
祖国有一个梦,这个梦是由和谐出发,到民安,最后实现富强。有句话说得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实现祖国的梦想的达成,需要千千万万人梦想的实现,只有我们的梦想一个接着一个地实现,离祖国的梦想才能更进一步。
努力了今天,才能把握住明天,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为梦想而前行的步伐。
广东河源龙川县新城小学六年级:戴夏灵
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给我们指明方向。当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都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会聚成了一个强大的中国梦。一个梦,两个梦,三个梦,13亿个梦,结成红红的中国结,高高地挂在天空之中,日月同辉。为追求梦想而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当鸦片战争打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当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当九一八事变的时候,你不为国人的愚昧而痛彻心扉吗?是的,我们应当有一个梦想,中华儿女应该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强大的梦想。我们追求梦想,因为中国梦与我的梦息息相关,自己的梦没有开花中国梦又怎能实现?
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确实如此,我们承担着中华民族的未来。自古以来和平就是百姓的梦想,当秦朝统一六国时,这个时候中国梦是和平梦,一直到现在百年不变的梦想,然而这一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古时六国之战,近代侵华战争,一路坎坷。到了解放战争工业化又是当时的工业梦。一五计划改变了我国工业化落后的情景,到了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又是一个梦改革梦使我国迈入一个新纪元。21世纪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的梦想是让全世界的人都远离饥饿,他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还记得李中华吗?试飞英雄,当时他完全可以弃机跳伞,但是他没有。他用自己的试飞经验使飞机安全着陆。因为他说过的:人生有梦想,每一个梦想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当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又为我国的探月梦推进了一一步。这又是一个梦想。探月梦注定永无止境,他叙述着中国人的探月的新篇目。
你还没有梦想的时候,看到钓鱼岛被日本人占领还碌碌无为吗?如果菲律宾无故挑衅你还能默默忍受吗?拉萨叛乱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中国梦吗?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中国梦,同学们,奋斗吧!我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我们从小就有自己的梦想,这对中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梦想,我的梦就是中国梦,中国梦就是我的梦,放飞梦想,为了中国梦而奋斗!
六年级:麻洲豪
我刚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刚学会唱《国歌》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一个梦,两个梦全中国十三亿多个梦,十三亿多个中国梦。我的梦是长大了当一名小说家。
中国有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写小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很小的时候,那些小说我都看不懂,只拣些我喜欢看的书。直到长大了一些,我才知道写小说的辛苦。比如曹雪芹,他花了毕生的心血才完成了《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我读着他们写的作品,想起他们的感受。我也看过了许多小说,如:《刻在星星上的我们》,《狼王梦》,《十字骑士的诅咒》,《西游记》等等。这些小说作者不知流了多少汗水,花了多少心血。现在的我,虽然只有11岁,可也会写一点东西。比如:我写的《逆世界》,虽然比不上那些出版了的小说。但是,我已经很努力了。我感觉到了写作的辛苦,写作的力量,它能让人开心,让人伤心,让人愤怒。比如《狼王梦》这一部作品,我看完之后有点想哭的感觉,里面的主人公紫岚没能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狼王,还看着它们在自己的眼前一只只死去,最后又把希望寄托在她的孙子上。小说里的人物像是我的朋友一样,也许就是这原因,让我非常喜欢看书,又因为我爱看书,让我又认识了很多作家。比如:严晓驰,顾抒,张玉清,杨老黑
为了能当一名小说家,为了实现我的中国梦。我要从现在做起,认认真真地学好各门功课,为实现自己的梦,而努力学习。
六年级:黄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