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六年级

关于由漫画所想到的作文

《关于由漫画所想到的作文》【第一篇】

  这是一幅极具讽刺特色的漫画。画的是在一片郁葱的森林里,一个手持板斧的盗木贼,挥舞着手中的斧子,随意的乱砍着树木,嘴里还叼着根烟。一直啄木鸟站在他的肩上,用愤怒的眼神望着那木头一样的脑袋,啄木鸟就得这段木头脑袋里一定有虫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像这种脑袋里有虫,不爱惜自然资源、不懂得保护环境的现象难道还少么?随意的开采矿物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乱扔垃圾、毁坏自然资源的表现。不要忘记,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人类将在劫难逃,因为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只有地球。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善待地球上的每一种自然资源,要想善待兄弟、善待我们自己一样善待我们的地球,保护她,爱护她,这样才能给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空间,是人类长期的在地球上生息。

  内蒙古乌海市海区六小六年级:632024445

《关于由小见大的作文》【第二篇】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它对我的影响,很大很大。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我和爸爸在家里看电视。突然,我打了一个又大又响的喷嚏,于是我拿出纸,擦了擦,把纸攥在了手里。

  没事吧?爸爸关切地问我。

  嗯,还好。说着,我又拿了一张纸擦汗,继续欣赏电视节目。

  过了一会儿,我把纸随手一扔,本来想是扔进垃圾桶的,结果它调皮地改变了方向躺在了地上。

  爸爸笑了笑,没说什么,也没把它捡起来。

  现在场上比分相同,这是决定性的一球!主持人的声音如雷贯耳,勾魂夺魄。

  很快就晚上了,我们围在一桌吃晚餐,只听见爸爸对妈妈说了几句悄悄话,但听不太清楚。

  教育爸爸说。

  这是什么意思?我心里直纳闷。

  嗯。妈妈说。

  过了一会儿,只听见爸爸唤我去房间里的声音。

  我走进房间,爸爸正坐在床上,脚上正踩着那两团纸,纸像泄了气的气球,瘪瘪地躺在地上。

  你过来。爸爸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火气。

  我走了过去。

  你今天犯了一个错误,这是一个细节上的错误。

  哦。我已经想到了几分。

  你知道妈妈扫地多辛苦吗?她每天还要上班!爸爸的火气仿佛越烧越旺了。

  我不说活,眼睛直直地盯着地板。

  由小见大啊!

  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爸爸的眼神严厉又深邃,好像琢磨不透的圣人的眼睛,: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隐藏在那小事背后的大事。就好比你这次。

  你这次虽然只是小事,但里面有引发大事的引线你以后可能不会尊重别人的成果!

  听了爸爸的话,我满脸通红,把纸捡了起来,扔进了垃圾桶,就像举行一个仪式。

  由小见大啊爸爸的声音在我耳边一遍又一遍地回响着

六年级:黄喻珏

《关于由小字变大字的作文》【第三篇】

  在两本日记本的对比下,我看出了一个细节,上面虽然都我写的,但截然不同的是那字体。这不禁让我叹为观止。

  前几天,正好放假,闲来无事的我再一次整理起自己的书桌。里面当然有值得我留恋的东西,要不怎会吸引我再三整理书桌?书桌内放上了自己曾经度过的书本,自己用过的文具盒,还有那一个个精致、小巧的玩具,看着这些不禁让我觉得十分温馨,这仿佛又让我回想起了自己的过去。就在这时,一本日记本出现在我眼前,让我不为一震。当我满怀激动地翻看它时,里面一个个小儿精致的字眼映入眼帘。这更让我疑惑:这是我写的吗?怎么会写的这么漂亮?我再次翻开日记本来回看,甚至不停翻看是否是自己的本子。但经过几次验证,这是我写的,这是自己曾经的日记本!我顿时傻眼了,这与现在的日记本王权是两个样子。瞧!现在的字是越来越大,及时谢小乐,也做不到工整了。这好像是天壤之别,由小变大,由工整变凌乱。小与大是对反义词,大家肯定都知道。但这对于我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意思,小则精致,大则凌乱。这诠释了我对学习的态度,对书写的满不在乎。每当同学看见我写的字时,总会毫不犹豫的说:你写的字好大啊!而我也做好了准备:字总会变的。于是,我用一句话便搪塞了别人。是啊,人一天天长大,字怎能不变呢?但这其中,必定有万分的不在乎思想。看看曾经的日记本,每篇日记的左上角都有3颗亮儿夺目的星星,但现在只有两颗。虽然它们只有小小的差距,但日积月累,小差距总有一天也会变为更大的差距。自己曾练过书法,而却练成这个样子,这也让我明白了:掺了水分的东西永远成不了大器,为了省力而不去认真写的文章更是永远拿不了高分。我不停的对自己笑了笑,这是一种嘲笑,更是一种不解。

  有曾经的辉煌变成现在的退败,这一切都源于我自己。由漂亮的小字衰退成如今凌乱的大字,这一切不都是我一手造成的吗?在学习中,这种松懈无法瞒过一切,在人生的道路,这种差距更不会为自己创造出美好的前程。

山西晋城阳城县第二小学六年级:李柯娴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