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闻,在繁华、科技发达的首都北京中,坐落着一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与颐和园初次见面那时,仅仅是六年级的课文中。课文中的描写虽然包罗万象精妙绝伦,但是远不足我对颐和园的满心好奇和按耐不住的欲望。终于,那天妈妈带我去了那梦寐以求的人间天堂。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直径来到了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它,是这个皇家园林的主角,是颐和园最重要的建筑。它就像个饱经风霜的千岁老人高高屹立在万寿山前山的方形台基上,慈祥俯瞰着它膝下的子子孙孙。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中闪闪发光,像是给这位年迈的长老披上了一件金缕绿衣。佛香阁身边的小庙,那就是排云殿。它们也金碧辉煌,却比佛香阁稍朴素淡雅一些。它们倒像是佛香阁的晚辈,众星拱月般围绕在它身边,左右维护他。虽然别具一格,但是这毕竟是佛香阁长老的地盘,也自然不敢与长老争奇斗艳了。
跨进门槛,映入眼帘的是那已经上了年纪的古木参天了。它们就像佛香阁身边出谋划策的丞相们,忠贞守卫佛香阁。顺着古木的根一直延伸到了排云殿下,我才抬头看清了这位长老的面容。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沿着好似菱形的条形楼梯上至。从大门进入,佛香阁矗立在我的面前,两旁是黄瓦绿檐红墙的走廊,偶有破旧的痕迹。直径佛香阁,抬头向上看,这座古建筑棱角分明,一注金黄的高筒帽竖立在佛香阁顶端,衬着背后的蓝天白云,迎着霞光,甚是好看。进入阁内,一个庞然大物高高伫立在我眼前,顺着往上看,是那闻名中外的千手观音佛像,数不清的双手插着缝隙伸出,一只只手就像光芒万丈的太阳一般,数不清的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游赏的游客们。虽然这尊佛像还是那么金光闪闪,但仔细观察佛像角落有一些黑黑的雀斑,而头部有条裂缝,好似缝补上去的。看完旁边的简介,才明白这并不是原来在佛香阁的那尊佛像,而是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寺庙中移植至佛香阁,原来的那尊佛像早就被毁坏了。现在的佛像的头部还是在昆明湖中捞起的,才组合成了现在的千手观音像
走向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稍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若隐若现,忽有忽无。看向佛香阁正前面,昆明湖一碧万顷,水波不惊。只有游船和画舫在湖面上平静、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再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屹立在那头。
颐和园不愧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皇家园林。尽管世界瞬息万变,但是这记载着中国辉煌历史的皇家园林还是那么朴素优雅,富丽堂皇。就像炎黄子孙们永不磨灭的爱国之心。
六年级:驀藼
北京,一座举世闻名的城市,那里有着上千年的文化历史,是历经风霜的古都。而这次暑假,我就亲身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历史悠久。
滴滴闹铃声又按时按点的响了起来,抬头一看时间4点50分哎呀,谁调那么早的闹钟呀,害我没睡够。而这时,妈妈就把窗帘拉开了,外面白云飘飘,鸟儿也叫了起来,不会吧?现在还是凌晨,天就亮了,唉,没办法,谁叫这里是北京呀!
随着十分钟的班车,我们就来到了皇家园林颐和园。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也是一个鸟儿聚集的地方,让人仿佛置身在天堂,感受着生活的美好。我们随着导游坐上船,游闻名四方的慈溪水道。慈禧水道是慈禧太后每年夏天去颐和园避暑的必经之路,原来慈禧太后并不是坐船去颐和园,而是坐马车去,后因一位名叫李莲英的官员指点后改正坐船去的。乘舟游时,远山似画、如入仙境,游船穿行于亭台楼阁之间,仿佛船在云中走,人在画中游。
一进入颐和园,就看到了宏伟的十七孔桥,十七孔桥上每一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极其精美。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让我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雕刻技术的精华。
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正对这万寿山的前门,感受在风的清爽,水的清静。一座座高大雄伟的楼阁在眼前一亮,佛香阁,宝云阁,多宝塔,都让人感叹。
昆明湖也是颐和园的重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月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与园内的湖山浑然一体。
昆明湖的对面就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廊上的每根房梁上都彩绘,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样样都有,其中我最欣赏岳母刺字这幅图,它把当时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副值得称赞的作品。
不知不觉,时间就到了下午五点,我们北京之旅的第一天就结束了,第二天又会发生什么呢?
六年级:吕彦彤
大家好!最近,我特别喜欢收集一些民俗节日的资料。看得我真是心里痒痒,想要与大家好好的分享。这不,我已经都整理好,做成大盘点了。什么?你们不服气?好,那我现在就给你们好好地介绍一下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在漫长的历史中,也拥有了特殊的节日。在德昂族,这些特殊的节日不足为奇,竟然在特殊的节日中还包含着更加特殊的民风民俗呢!
历史悠久的德昂族,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风俗,不论酒席上菜肴有多少,都要用新鲜的蔬菜做一碗没有味道的素菜,然后再端一小蝶辣椒水,蘸着辣椒水吃。听着听着,爱吃辣的我,口水都流下来了。这样吃,别具风味,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又热情的民族。彝族的火把节也在全国颇负盛名,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它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连白族、纳西族、基诺族等都过火把节呢!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当我想象起彝族火把节的热闹,不由充满了憧憬
各民族的民风民俗使我领略了许多民族气息,也让我更加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六年级:182103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