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连绵起伏的山,山是一种神奇的石头,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我喜欢的山高至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低至几十米的小山坡。我觉得它们各有各的风采,高的可以一睹世界的美貌,低的可以享受大自然的气息。
我喜欢生命之源水,不管是纯净的蒸馏水、微甜的矿泉水,还是白开水与自来水,或是海水与雨水。这些水我都喜欢,因为它们都能滋润地球上的万物。
我更喜欢绿油油的森林,我喜欢的森林大至跨越六个大国的亚马逊丛林,小到家乡的那三亩地大的小森林。这些我也都喜欢,因为只要是森林一进去就会感到生机勃勃,并且会有许多新鲜空气扑面而来。
虽然我喜欢连绵起伏的山、生命之源水,还有绿油油的森林。但要是比起这些的话,我更喜欢那从未被唤醒的巨人冰川。冰川远看犹如被浸泡在海水里的巨人,只有近看才能体会它美丽而又壮观的景象。要问我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冰川的话,那就要数兰伯特冰川了,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
我喜欢大自然,喜欢大自然的一切鬼斧神工,因为它们是我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但我还是喜欢大自然的一切。
六年级:万丰源
我喜欢冬,因为她像身着白衣的天使,将快乐引向人间;我喜欢冬,因为她像披着白羽的孩童,把幸福铺满世界。
在冬天,我最喜欢的是她独有的天气雪天。冬日的清晨,我打开窗帘,一片的白茫浮现在我眼前,一朵朵雪花从望不到顶的天空飘落下来,缓缓地,就这么到处飘着,轻盈、柔美,真是像雾又像羽。同时也像无数只童话般的精灵用独特的方式演绎它们的舞蹈。打开窗户,满满的寒气扑面撒来,让我不禁的打了个哆嗦。调皮的精灵也趁机跳到我的鼻子和眼睛上,只是它们刚一接触到我,就已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就只有那么一瞬间,美好的感受到了雪的温度。有时,我会觉得它们像一个个音符,在眼前不断变化。但它们无论落在哪里都不会发出半点儿响声,至少我是这么想的。它们自知这样毫无意义,却还要花上二、三个月的时间,为人们演奏无声的冬日赞歌。
多么谧静而清晰的冬季。
在冬天,她极具个性的风景也妙不可言。爬上楼房的顶部,我发现屋顶积满了厚厚的一层雪,洁白、干净。使我不忍置身其中。从楼顶向下鸟瞰,一片从未见过的景象,不仅仅是唯一的白色,而是五彩缤纷的。俗话说新年新气象,这不,大人,小孩统统换上了色彩鲜明的衣裳,模糊一看,仿佛遍地开满了梅花,这一朵雪梅,那一簇腊梅,中间一小株红梅也开的正艳,可谓凌寒独自开。一路小跑到楼下,刚迈出一小步,一只可爱的雪球就滚到我的脚边。原来是一群顽皮的孩子在打雪仗,好生热闹。我蹲下身子,赤手捡起了雪球,冰凉的质感蔓延在我的手掌心中,几秒未到,这雪球就被我炙热的手心溶出了水滴,就像靠在火堆旁的孩子渗出了汗珠,我把另一只手也捂了上去,一会儿时间,我的手上就只剩下冰冷的水了。放眼望去,在打雪仗的孩子真不少,这边几个女孩细心地揉着雪球,像是在制作精美的艺术品;那边一群男孩随手捏上一把雪,就奋力的抛向自己的对手;稍微大些的孩子在几分钟内就能立起一堵足够厚的墙,用来做自己的防身工具。这雪地里充满了欢笑和快乐,每个人的心里都装满了喜悦和自由。我想:这也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冬日赞歌。
多么欢快而幸福的冬季。
雪溶之快,笑传之远,冬逝将近,年复一年。
六年级:单县杨楼镇姜晨
August在他的《忏悔录》中说:谁履行真理,谁就进入光明。古往今来,光明常常被人们歌颂,而黑夜呢?大多被人们所忽视。然而,我却喜欢黑夜。
奉献
星月,闪耀着各种光辉,是天空的主角。我仰望夜空,突然想到,那美丽的光,假如没有了黑夜的衬托,还耀眼吗?白昼之下,它们的光都消失了,只有在夜空的映衬下,才能绽放光。漆黑的夜星光点点,无际深空中闪烁着光芒,我不禁对黑夜敬佩起来,自己的光奉献给了他人,自己甘做陪衬。白昼呢?索取他人的光,使自己明亮。黑夜,奉献,我喜欢读。
包容
宁静,悠远,黑夜。世界都睡着了,仿佛一切都归于混沌,夜无光。在乡野的草地上,在曾经喧嚣的尘世中,置身于完全的黑夜里,黑夜将声与光都溶于这黑暗中,劳累的星球睡着了。在我的知觉中,温度还未消逝,我仿佛在黑夜的怀中。她的博大,包容,面对一个备受宠溺的孩子,他已睡着了,母亲也开心起来,置于黑暗中,我感受着,品读着。这包容,我喜欢读。
真实
在狂欢的白日,人性千变万化,如同戏剧中的变脸,令人捉摸不透。人心的面具,只有在黑夜才能摘下。
深夜里,人们看见了自己赤裸裸的心,有丑陋,有高尚,也有冷漠,但都是真实的自我。我在属于自己的一片黑暗中,审视自己。人们将自己完全释放,无拘束地在最真实的黑暗中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人心不再惶惶,在最浓重的黑雾里放松了自己的心,我坐下来,细细品读。这真实,我喜欢读。
在明亮而又喧闹,虚假的白昼里。怀念昨夜,回忆所读。那黑夜奉献了光,包容世界,透出真实。这黑夜,我喜欢。
六年级: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