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一

关于心灵的主人的作文

《关于心灵的主人的作文》【第一篇】

  哲人说:一个人是否快乐,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怎样看待自己的拥有。也就是说,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快乐是一种纯主观的内在意识,是一种心灵的满足程度。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和发现快乐,就会比别人给幸福。

  快乐是生命唯一的东西,没有快乐的地方,人类的生活就会变的疯狂而可怜。然而快乐与否在于心灵对事情的感悟,一件小到微不住道的事,如果你把它完成了,你会觉得你很有成就感,心中的喜悦感就会随之而涌上心头。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一个为他所钟爱至极的儿子,这位年轻的王子没有一项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他父王的钟爱与至高无上的权利使他得到一切想要的东西,然而他仍然紧缩眉头,很不快乐。

  有一天,一位魔术家走进王宫,对国王说,他能有办法使王子快乐,可以把王子的忧郁变为笑容,国王很高兴的回答说:假如你真能办成这件事,你要什么赏赐我都答应。魔术师带王子走进一间密室,用白色的东西在纸上画了一些笔画,他把那张纸交给王子,嘱咐他走进一间暗室燃起蜡烛,看纸上呈现出了什么。说完魔术师就走了,这位王子遵从嘱咐,在这些纸上呈现出帮助别人就是最大的快乐后来王子成了最快乐的王子。

  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真实的意义在于获得快乐,快乐就存在于人们追求的过程中,如果舍弃了过程,其实也就舍弃了快乐。快乐就藏在点滴之中,只要你以真确的态度对待他们。你就会获得快乐,享受快乐,感悟快乐带来的真谛!

高一:蔡佳美

《关于心灵的作文》【第二篇】

  站在生命的彼岸,漫溯那一道道心灵沟渠,是那一道道伤疤刺痛了我,还是那过往的岁月勾起了我的思想缠绵。烂漫的夏花绽放在这个年季,清纯的迎风拂扬在这个猗郁的年华,而那岁月却托起了我一个梦的悠长。

  读山,读山的勇气。

  站在一碧如洗的苍穹下,观赏那莽莽苍苍,沉实而又神秘的高山,这时,心中的无限敬仰中生出了别样的赞叹。即使要忍受那冰封雪埋的寒凉,也要直刺天穹的陡峭;即使要遭受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也要世人赞一声难于上青天;即使要感受荒凉的寂寞,也要做到山的高耸与豪迈。就这样,你凭着勇气,靠着心中的信念,向上向上,向上是你唯一的方向。

  悟水,悟水的无争。

  水之性,不杂则清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清清爽爽的河流淙淙地从山外驶来,映着世俗的尘埃,款款地逶迤向山外。孤独的心灵丰盈,安静到远。你,以你的甘甜之感养育了一方,以你的无争本色,感动了一方,以你的善,滋润了一方。你本无情,但点点滴滴间是你的纯真,是你的渺茫,是你的意义之所在。

  赏梅,赏梅的傲骨。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一园的粉,一园无声的歌,在冬日偏僻的角落岂只有哲学家的脑海才有真理,岂只有科学院中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梅花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娇柔却又顽强的梅花撑起了多少世界的傲骨!冬日的阳光里,有它与雪共舞的身影,有它燃烧着的顽强生命力,有它白里透粉的美丽。白雪给了它白色的傲岸,它却用它抵御严寒。

  倘若勇气在心,倘若浩渺在心,则直刺苍穹何患?倘若无争在心,倘若执着在心,则直达天涯何患?倘若傲骨在心,倘若顽强在心,则长长的雪季何患?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高一:丁芸倩

《关于心灵的作文》【第三篇】

  心灵的视野无边无际,世间万物,人间百态尽在其中。

  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去过的地方不多,视野不够开阔。可视野的开阔与否,难道仅仅只是走过的地方、看过的书多不多吗?我想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视野。

  如果你的心胸不够开阔,而无法领会生命的真谛,那么即使你走遍大江南北,阅尽天下书籍,那也只是表面的现象。你心灵的视野仍旧没变,看到的仍旧只是原来的事物,原来的风景,毫无意义。

  心灵的视野其实就是对生命的感悟,看得越多,感悟越多,了解得也越多。这远比去旅游,去浏览书籍更有价值。当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样能从事物中寻找到关于生命的哲理,其实它们是殊途同归。

  眼界的开拓不过是看得更多,心灵视野的开阔却是深入思考得更多。心灵视野开阔的人,往往能敏锐地觉察到事件的含义,对于世间万物总能说出些道理,对于人情百态也了解得够深够彻,清晰地了解生命,即使对路边的小草,也能寻找到它生存的意义。那样,整个世界便都在你心中,天涯海角、崇山峻岭,无所不至。你的心灵便飞翔在宇宙上空,俯视整个地球家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看清看透,直到地平线的终端,自然要提高精神的层次、感悟的层次。虽然没有亲身前往,却仍能在心中勾勒出种种情态。视野开阔就在于此,没有亲临,却能准确地分析局势,运筹帷握,仿佛天下尽在手中

  心灵的视野,如果宽阔,便能容纳整个世界。让我们为它的开阔去努力奋斗。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