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
泛着淡淡殷红的春
早已爬上枝头
给予每朵杏花
涂满粉色的梦乡
畔上新染的绿苗
盈在朝阳中
起伏的田间蠕动的草帽
荷着露水未干的锄头
接而一声脆鸣
时转忙碌
清晨里
麦丛中的马兰花也唱起歌来
那传来歌声的地方
就是我的故乡
高一:何皓
直到有一天,我才发现,乡魂是涩的思念,甜的歌谣,咸的泪水。
细雨蒙蒙,雨水顺着脸颊滑落下来,我孤寂地在小径的石道上,跺跺脚,还是甩不掉肮脏的污泥,停下来,不住地对自己说:高中,还是回到自己的家乡读。
躺在石椅上,望着这个陌生的天空,围墙囚禁着我的心,欲哭无泪,因为我知道:家乡,离我很近。
天空渐渐地从我眼中消失,我的梦好美,只顾天马行空的驰骋
心灵的灯塔在闪烁着光辉,我看到了,看到了那座写有文笔凌霄的宝塔。饱经日月沧桑的你,依然屹立在那片沃土上。苍老,但不失刚韧;贫脊、但不失灵魂。风,向你倾诉着它的痛楚;雨,向你漫谈着它的伤心。你为什么如此的的慷慨因为你是偏头关的心;因为你是偏关儿女的爱的结晶,汗可以洒,泪可以流,但心不能动摇。
没有不醒的梦,但流出了两行干涩的泪。思念,是一件痛苦的事。
终于,回到家乡读高中了,站在塔下,我仰天长啸:家,我回来了,天各一方的离愁结束了,日思夜想的家乡,我回来了,信念让我再次见到你。偏关人是勇往直前的,我要像金字塔一样,在养育自己的沃土上,成就未来的梦想。
偏关中学高一:ric
在经济落后的乡间,存在着这样一种职业信客。这是一种辛苦的职业,在曲折蜿蜒的小泥路上,他们往往是形单影只;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满面清风的快递员;在平坦的山路上没有他们的身影,似乎他们就是为了小乡村简单的联系而存在,他们也联系着一方的幸福小天地。在崎岖的高山脚下、在丛林的小道旁、在田野之间的稻香中,你才可以触摸到他们的身影。
你所看见的信客,只是他们远去的背影,原本就不是很强壮的身体,还要要承受货物的重担行走在泥泞的山间小道;他们被不计其数的期待所淹没,一个冷馒头支撑着他们的信念。而他们所要求的并不多,要的就是人们的尊敬和信任。这么看来,他们拥有着伟大、朴实、不屈的品质。
在这个伟大的背后只需要1个字给他作铺垫-----信!
想必大家都知道余秋雨先生笔下的那个老信客吧。仅仅是因为剪下了一条窄窄的红绸带而被人们误解,遭受唾骂被遗忘。可是,当时的老信客在被人们所唾骂时,他并没有过多的解释,他在这时想到的是自己走了之后,乡间没有了信客怎么办,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曾经热爱着的乡间百姓是如今唾骂他的人。这份爱正是是他的伟大的地方,一个作为乡间与外面的枢纽,一个乡间的精灵的伟大。
老信客走了,走的悄无声息,仅仅是因为一个窄窄的红绸缎。新信客来了,他来的悄无声息,他的到来继承了老信客对于乡人们的热爱。他依循老信客,为了看见乡间百姓得到信的那刻的笑脸,他得了风湿病,犯了胃病。他却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老信客的心,为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就这样,他在岁月中老去。新的信客逐渐成为了老信客。在他这生中,他也无憾了。他当过信客,体味过了辛劳懂得了付出;他后来当过小学校长,更加体会到了生命的幸福。最后他死的时候,他风光下葬,而此时已经无人知道老信客。
因为老信客,教会了他做人的道理,就是要讲信用、历经坎坷才能赢得尊重。在岁月中体会人情世故。
虽然现在信客少了,甚至逐渐消失了,但是我相信他们都化作了乡间的精灵,一直守护着这片他们热爱的土地。
杭州第四中学(吴山校区)高一:哥是龙仔
点评:文章写得比较生动感人,有细节描写,有情感的抒发,文字表达很流畅,希望能经常看到作者的文章。
点评老师:陶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