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匮乏已经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瓶颈,核能源已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在所有能源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在法国占到80%,在美国占到30%。国际上早已经有441座核电站在安全地运行,而且大部分就建设在内陆地区。比如世界上核电站所占比重最多的法国,65.1%的核电站建设在内陆,美国的这一比例更高达75.7%,有些地处内陆的国家比如瑞士,全国5座核电站都建在内陆的江河边上。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核电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厂事故和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切尔诺贝利事故,给核电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至今人们提及此事还心有余悸。这次事故所产生的放射性尘埃,比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造成的辐射强400倍。这些年来,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累计高达数千亿美元,包括医疗费、清理费、赔偿费和生产损失等等。更可怕的是,它迫使数十万人逃离家园,并给无数人造成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恶劣影响,这样的伤痛永远难以消除。
在欧洲风起云涌的反核浪潮中,欧洲国家纷纷关闭核电站。德国、比利时相继决定不再建造新的核电站,德国于2000年6月提出要结束严重依赖核电的局面,规定核反应堆32年运行寿期到2025年左右将关闭最后一座核电站。瑞典、荷兰也同样采取了类似的决定。日本地震和海啸之后爆发的核危机,在核电工业大国法国引起了关于核工业发展的激烈争论。法国一些倡导环保的反对党和民间组织呼吁,法国应该逐渐告别核电站。
核电站到底是瓶中魔鬼还是诺亚方舟,我认为它是瓶中魔鬼,但在没有开发出更好的能源前,它还是拯救我们逃离能源危机的诺亚方舟!
职教中兴高一:***
一场雨把我困在这里
是夜,雨下着整个天空都暗了
世界静静的
我感受不到你的呼吸
黑暗席卷而来
我害怕没有你的陪伴
我躲在树洞里
就这样
静静的等你
是夜,你哭了
整个大地都在哀嚎
我听见你痛苦的哀鸣
看见你红肿的双眼
别哭好吗
是夜,你笑了
那么凄美
我知道你还是很伤心
洞里的我
静静地看着
别哭了好吗
别哭了好吗
我的内心不断呼喊
是夜,有我
高一:张佳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那是一副多么美丽的落日图啊!
然而,所有的美丽都属于曾经。曾经,那涓涓细流的小河清澈见底,伴随着泉水叮咚发出清脆的声音;那连绵起伏的高山挺直的耸立着,雄伟气魄压倒万物;那青翠欲滴的树儿,高高的矗立在山尖,露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神采;那开在山尖的野花千姿百态,无不争奇斗艳,那清新的花使人心旷神怡香
可如今呢?放眼望去,小河变得深邃了,那些色彩斑斓的物品漂浮在她身上;那连亘不绝的高山,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一座座孤峰;咦?那枝繁叶茂的绿树,什么时候给山换上了大地色的衣裳?春的使者怎么还没来,是否连她也遗忘了我们需要春天呢?
眼前的这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它的生命力似乎大过于旺盛。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里,似乎它才是真正的强者。它踩着鲜花的躯体,鲜花反抗着,挣扎着,最后雾气朦胧了眼睛,从此长眠于黄土。它破土而出,摇断了连绵的高山,干涸了潺潺的流水,吹倒了一棵又一棵的百年老树是谁赋予它们这么唯我独尊的权利?呵,是我们,是我们这些不知所谓的号称地球上最聪明的生物。可笑的是,我们还给它们一个美丽而又高贵的姓名城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的口号。的确,一个又一个城市飞速的建立,我们的物质生活也随之越来越好。比起以前,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我们还是不满足,似乎还日益变得贪婪。如果说最初建立城市的欲望,可以称之为贪婪,那么贪婪确实让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进步;现在,看着越来越美丽的城市,似乎这样的贪婪成为了我们构建美好生活的助力。可又有多少人看到我们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呢?河水不再清澈,山峰不再高峻,绿树不再葱郁,鲜花也不再娇艳
站在空旷的地面,大声呼喊:你们还好吗?回应的不是银铃般的笑声,也不是轻松快活的歌声,而是那隐忍悲痛的啜泣声。自然的惩罚正向我们步步紧逼,它怒吼一震,多少城市化为废墟;它疯狂号叫,多少村庄淹没在洪流中它摧毁了我们的劳动成果,我们怎能指责它残忍呢?试问,这些惩罚不正是我们贪婪的结果么?这样看来,贪婪似乎成了我们迈向幸福生活的阻力。
第一棵大树倒下的时候,人类的文明开始了;最好一棵大树倒下的时候,人类的文明也就结束了。我们坚信人类的文明可以得以长存,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我们曾经犯下的错误赎罪吧。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相信,我们既然可以化腐朽为神奇,那么同样可以让这些美景在我们眼前出现。
大亚湾第一中学高一:余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