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在于自然,在于人生中,都是丰收的符号,都是一种自我心理的满足以及成熟的符号。
这让我记忆起生命中的这样一个女孩。
她说过,喜欢韩寒,喜欢郭敬明,喜欢樱花,喜欢和服,喜欢日本,喜欢动漫,喜欢零食她的一连串的喜欢,至今让我措手不及。只是看见她活泼可爱的燕子,听见她咿咿呀呀的幼稚的声音,我就会将她当作自己的妹妹来看待。就因为这样,我会为她的高兴而高兴,为她的悲伤而悲伤。嬉笑时,与她同声笑语,落泪时,拍拍她肩膀,作为我唯一可以做的安慰。
就这样,我似乎看到了未来的某个秋天,也许真的是个丰收的季节。我很高兴,记得在她的某张信纸中,写到:我喜欢上一个秋天,因为上一个秋天里有明媚的阳光。那是一种迷人的光语弥撒;而我如今要说,我还会喜欢下一个秋天,下一个还为来到的充满期待的秋天。
可是,我失去了她,失去了这个美好的秋天。
因为,现在已经是冬天,春天的播种,到了秋天才有美好的果实,而冬天却是个一无所获的季节,我需要另一个秋天,需要绵绵霏雨的春天,需要经历青涩的夏天,她还需要洗礼风雷霹雳的,它还需要享受虹霞珊霓。
最后,才渐渐发现,这个秋天,还只是停留在意念之中,药用未可及。但,要感谢这个依旧活在意念中的秋天。因为她,很美丽,很动人!
当夏天悄悄的走了,秋天就悄悄的来了
每次它来的时候都是一声不响,悄悄的就来了,当你早上一开门,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来,驱走了夏天的炎热,给人们带来了凉爽。再过几天树叶就开始渐渐泛黄,然后悄悄的飘落,生怕惊醒还在睡梦中的人儿。可有的树却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换上了新装,看那,山那边,整山的枫叶树随风摆动,红的像火一样,好像整座山都在燃烧。当它来了,就再也看不到夏天一直鸣叫的小蝉,也听不到夏天晚上鸣叫的蛐蛐儿。当它来了,稻田里的水稻也就开始成熟而渐渐泛黄了。我站在稻田里面,放眼望去全是金黄色的一片。田野里的稻香使劲的往鼻子里面钻,使我陶醉在这一片金黄色里,突然间,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一身都飘飘然的,这是一种久违了的释放感。把心中的所有情绪都倾泻出去,再也没有什么能让我停下我前进的脚步。
秋天是最抒情的诗,也是最容易写的诗。
古时候的诗人,看到秋天悲凉凄惨的景象,于是触景生情,来了灵感,立马提笔写下了许多秋天的诗,不过大多数都太悲凉,太凄惨了。因为诗人大多数都是多愁善感的,写出了秋天的悲凉,也写出了自己心中的向往或者是眷恋吧。只有寥寥数人,比较积极乐观,写出了秋天不同于往常的一面。
在我的眼里,秋天是一个不错的季节,虽然它比不得春天万物复苏和夏天活力充沛,但是它也有它的独特。秋天有着春天没有的秋景,有着夏天没有的凉爽。秋天啊,秋天。你的脚步现在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拉萨市北京中学高一:诗宇
点评:文章语言比较优美,文章略显简短,思维可以再发散一些。
点评老师:陶流林
身上的衣服又加了一件,窗外的风又冷了一点,又是一个秋天了。
穿上足够温暖的衣服吹秋风是一种享受,因为身体既不冷也不热,保持刚刚好的温度,而且凉凉的秋风还能吹得人格外清醒,对事物好像都看得更清晰。至于这种伟大而平凡的感觉还是我在秋泓读书时发现的。
光听这名字--秋泓,就能感到它的与众不同,多诗意的名字啊,秋天的一泓清水,明亮,透澈,温暖,就像这小小的学校。还记得第一次见秋泓也是在秋天,爸爸带我散步到这,我便进去看了看,其实真的只用看看,这地方小得一眼就能瞅完。可我就有种温暖到想睡觉的感觉,当时想,如果我能在这里上课就再舒服不过了。
没想到后来初中还真就在这里过了。那天,秋季入学的第一堂课,我被感动得要冒眼泪花。这个小山顶的学校离太阳最近,所以这边的天亮得早,我踏进校园时已经有千百的鸟儿在清唱了,我当时认为它们是在迎接我。第一节是语文课,又恰逢一个酷爱朗读声情并茂的老师,他让我们晨读,于是这个学校又一次盈满了久违的读书声,接着他读,他波澜起伏的音调伴随着雀儿和蝉儿的单曲开始了秋的循环。
初一我们有一个可爱的英语老师,秋风中的大梧桐树下,三十个同学搬着椅子到树下坐着围成一个圈,圆圈里围着一个笑着说英文的老师和一地黄黄绿绿的梧桐叶子。她教我们唱雪绒花,一首调子简单平缓的英文歌,录音机里一遍遍的重复,她教歌词,直到我们完全会唱,于是她关掉录音机,起了个头我们便一齐唱。也真怪,那时的蝉儿不鸣,鸟儿也不叫了,别的班都很静,我们的歌声成了那一时的独唱,轻轻悠悠的传出去,然后环绕在这个小山顶上,也带着我们的年月。下了课隔班的同学来问唱的什么歌,说唱得真好听,有种催眠作用。
初二的我们过了好奇的年代,老师不再新,同学也是旧的了,于是我们开始松散,却还在这校园里吸收新的感受。还是秋,我很乐意在这个季节做早操,操做得很懒散,因为没有人监督,可这样却能给我更多的时间观察这个学校。一幢三层的小小的楼,半截旗杆竖在楼顶,楼后花园里的假白杨冒出半个头在楼顶的天,通过教室的窗户可以看见后花园里满墙红色的,黄色的爬山虎。每次做完操就是校长例行的训话,我们都只抬头,看左边篮球驾后校园里最老的梧桐,和它头顶那一角蓝得滴水的天,那时候我差不多认为那就是海了。
初三就不敢再懒了,又要应付中考还得抓这样那样的竞赛,我们每天奔走在二楼的办公室,三楼的教室和底下的厕所之间,操也不经常做了,课间都被占用来考试。可同样是在秋天,我同样觉得舒服,坐在靠窗的位置时时常能看到美景,风大时满天的梧桐叶飘飞,从窗户上看就像幅生动的落叶油画。下午上课时秋日的阳光穿过稀疏的枝叶,洒满了桌上,地上,等物理老师一回头抄题,我就和前桌抢一片飘进来落在前后桌交界地上的心形落叶或者在桌上阳光照到的地方铺一张白纸,用笔在纸上勾出阳光照出的图案,围住这小小的金色,围住我在秋泓的金色年华。
如今又是一秋,从前的秋泓,从前的老师,从前的秋叶,从前的阳光都消失了,秋却依然如此循环,只是承载它的换了个地方,换了些人。那些年的秋则只能永远保存在记忆里,有人说得好: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谅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