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一

关于飘过人生,飘过感知的作文

《关于飘过人生,飘过感知的作文》【第一篇】

飘过人生,飘过感知

  每个每天,起床的时候,总要发呆几分钟,才起来刷牙。每天的日子,虽然过得有些轻松单调,但是感觉得到每一天有着一种一无所获,疲乏的感觉。

  每天,生活,有许多的孤独,来来,放学与上学,穿越在街上。现在的日子不如以前的热闹,不是对于生活某些事而感伤,而是长大一岁,对于生活有了新的看法,对于自己有了新的认识,逐渐不喜欢吵吵闹闹的生活。虽然,生活有热闹,固然好,但是再热闹的生活,我觉得,也没有比安逸静静的好。

  我是一名高中生,对于每天,学习质量不好,我也很难过,不是不想学习,而是想学习却学不下。我是走读生,每天回家,拿起笔,又放下,不是有电脑,手机的诱惑,而是面对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而感到枯燥,无心动笔。

  长大的时候,我感觉意志力是在变弱,可能面对一种无法期待的未来,而感到惶恐,无法提供动力。读书一直比打工好,在于读书,不是用体力,而是动脑力。打工,一直付诸体力。打工可以很好的提出体力,只要不累!而读书,脑力一直得开发,读书轻松,但脑力,却无法源源提供。

  现在,有些感悟,在此,我也不想说。我想,一个人,有想法,有感悟,生活,不管艰苦,又何妨。唯一想说的,我不喜欢〝花花〞的人,不喜欢交这些人!而高中生活,形形色色的人多,交之也好,不交之也罢,不过也是一面之交。何生重交之有同道的。

  每个人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则,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很静?其实,不是我的心情不好,而是我的性格这样的!以前上小学,我喜欢上课和老师顶嘴,看同学谁不爽打谁!但是,对于现在的我,性格改变了。变得我喜欢,看着听着,不喜欢说没经大脑的话,也许可以这样说,我不喜欢拍马屁。不喜欢自讨没趣。这似乎与性格的静画不上勾,但唯一说明的是,静者自静,心境就不会被打扰了。

  听一首曲,酝酿人生。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每个人,不是每个人都了解每个人,心里深处都有一道不让人踏进的一个门。忧伤可以带来灵感,灵感可以带来创造。

  疲乏的生活感觉,疲乏的学习感觉,都只是感觉,我们要感悟,来这世界,除奋斗就是颓废。奋斗可能不成功,但也不带来遗憾,颓废带来快乐,可能也带来遗憾。无论感觉多遭,都要坚持!

  带着一切感悟,无论多好多坏,都在奔驰与等待中。因为我们都想成功。

广东汕头潮阳市金玉中学高一:林锦东

《关于飘零的落的作文》【第二篇】

  我们这代被亲切地称为80后,有新鲜的思想,活跃的思维,独特的眼光,时尚、个性、高挑,同样堕落、沦丧、彷徨、哀伤。

  早恋已不再是新鲜话题,随处可见,包括餐厅、走廊,甚至厕所。有太多人想尝试禁果的酸甜,迫不及待,即使忐忑不安。有人在发烧,有人在张望,有人在等待,有人在沉默,或垂头,更甚者喧鼓声讨。学校这个圈子,说大不大,说小又不小,反正什么人都有。有大胆者,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教室里唧唧哝哝、亲亲我我,搞得热火朝天,旁似无人;有不堪者躲在草丛背后激情四射,互相陶醉;更有狂妄者,一男一女化作蝴蝶,飞越校墙到外面的世界演绎新梁祝去了。学校虽然为此派出了众多巡游老师,不过一对对夏娃与亚当却奉着敌进我退,敌上我下的指导思想愈战愈勇,绝无休战的可能。

  80后用得最多的词语是Modern,即时尚。从头到脚,从帽子到袜子,包装得彻彻底底,非名牌不穿,非高级货不用,没钱的买国产名牌,有钱的用国际名牌,从来不回头看看父母这样挣的钱。不用埋怨,他们还有理呢:别的同学都买Nike,我当然也要买啦。恩,听起来倒是这么回事,咱哪方面都不能落后。可父母的付出从没得到过等价的回报,甚至半价都是奢望。你爸开丰田,我就叫我老爸买宝马;你的鞋子一千,那我就买两千的,还一定要全球限量版;你用电动牙刷,那我就用两个电动牙刷,还买支大你两倍的牙膏;你说你像周杰伦,我就说周杰伦像我

  什么都攀比,还都要赢,因为毛主席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咱不能落后,更不能落伍。所以,即使倾家荡产、头破血流、万劫不复,也得撑住这个面子,即所谓的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也。

  课堂是用来干什么的?对,画漫画,看小说,谈情and说爱,也可以幻想中了五百万彩票,或是与周公一起唾沫四溅地互相争吵着谁的鱼大。然后摇头大呼:此谓全面发展也。老师讲的都是废话,书上写的都是乱码,唯有踏踏实实地睡上一觉才是硬道理,前辈们都说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整日梦着小说里完美的邂逅故事,幻着天上下着钞票雨的日子,想着长大后坐在办公室就日进千元的小资滋味,而现在,哦,还是睡吧,在老师的噪音下,在周围同学吵闹的争论中,继续睡吧。

  手机何以用?曰为考试舞弊而用,为暗送秋波而用,为互相攀比自鸣得意而用。如今,手机何等泛滥,连以地狱命名的校园都被潮流所染,以致于形成三人行,必有手机的壮观局面。手机的作用也被我们这群天才型80后发挥得淋漓尽致:上课,在被书堆成的围墙中埋头苦玩,势必要破了某同学的最高游戏记录;下课,打开mp3功能,音量调到最高,既炫耀了自己的手机有多么高档,又展示了自己多么有情调,还表现了自己不畏老师的的坚韧精神,一石三鸟――高,实在是高;晚上,躲在被窝里与GF(或BF)柔情似水地远程蜜语,自圆其说曰沟通;考试时,那可是手机大显神通之日,不管移动还是联通可都盼着这一天呢。

  80后的人能颠倒是非,善于斤斤计较,拥有傲慢轻狂的天性,也有悲叹哀伤的无聊性情。

  他们不爱学习,鄙视那些书呆子,喜欢打篮球、上网、听音乐,因为那样子显得很时尚,也很拽。课堂是用来为体育课补充体力的。寝室是新闻演播厅,不管新闻、旧闻、传闻、绯文统统向你砸来。他们学会了空虚、迷茫,但多半是因为无聊。早已遗忘了诚信,谎言与放纵蒙住了他们的眼。、奥妙总是想着哪天张导来选新秀,然后拉着自己去拍《英雄2》,也总觉得自己很帅。他们总是想尽一切方法去刻意模仿某位明星,连说话的调都跟着学,一个个都想当超女或者参加我型我秀,之后继续模仿,继续改变,他们不曾知道站在别人渺小的阴影下只是禁锢了自我,而非张扬。见到他们的人只会说哇,他长的很像王力宏哎!而绝不会说呀!王力宏长的好像他哦。不要那牛顿来对比,后者是站在前人的肩上,而前者是倦在别人的跨下。

  他们也有自己的语言:丑不能说丑,那叫耐人寻味;恶心不是恶心,那是有个性;常年不洗澡,那是节约水资源;拿砖头砸你不能怪别人,你得怪地球引力;有人跳楼?别怕,他在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呢

  他们独自飞舞,孤单演绎,因为骄傲从不允许他人融入。他们个个哀伤,个个惆怅,如李清照般委婉,或是苏轼般豪放。他们喜欢在深秋的黄昏,映着夕阳惨笑,多愁、感伤、也有悲愤。或是在蓝黑的星空下,泛着月光的隐晦呻吟,低声的,怕吵醒了梦。原来,他们也会沉思,但也许更多的是在逃避。他们有自己的仇,自己的恨,自己的情,自己的梦。他们整日笑着,嘻嘻哈哈,追逐打闹,但更多的是在伪装。他们不想轻易被别人戳穿,他们想傲然地飞舞在别人的生命中,然而却忽略了自己的衰败颓废。他们年少轻狂,肆意喧闹,却只为掩饰内心无比的抱怨与失落。他们自命不凡,绝不相信命运这个借口,付出的一切,不只是不愿输给别人,更多的是不愿屈服于自己,然而失败以及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拿命运来膛塞,然后独自咽泪。他们看的很远、很远,然而现实却是周围拔地而起的环山。他们只是简单地学习,简单地生活,却不曾想过未来的路有多艰辛,外面的世界多错杂,没有压力,只是单纯地笑着,或是哭泣,感性如清纯的少女。他们也会后悔,或泣泪,因为他们从未正视过时间的存在,等丧失了才会领悟,悲痛过后却又接着丧失。

  我们如断翅的天使,渐渐地堕落、沦丧,有时拼命挣扎,却总逃不过叫作命运的阴影,有时茫然旋绕,却也有希冀的清风泫舞。时间不会为谁多停留一秒,我们的梦如沧海一粟,只求最后一刻能潇洒地,回首。

《关于飘零的作文》【第三篇】

  漫步在树荫下,蓦然回首,只见桂花飘零,枯叶飘落。

  飘零,真是一个很唯美的词。一如破碎的邮票一角,残缺的玻璃瓶。纵不能承载你给家人的祝福,或是你内心的祈祷期盼。她美丽依旧,曾寄托着你稚嫩的幻想,迷离的深思。

  我爱看飘零的雪,飘零的雨,飘零的雾。只爱风过的一刹那,雪飞,雨斜,雾散;风逝,复又回归原轨,鲜有人记得他曾破碎飘零。就残缺吧,那浅浅的一角淡淡的一抹,遗留下回忆,刹那,却唯美。

  月季注定没有玫瑰受人珍惜,因为它一年四季季季存在于人们的视线,因为存在,所以忽视。虞是玫瑰,娇艳但带刺;虞是烟花,美丽却短暂;虞是水果,鲜嫩却不易保存;虞还是唯美的逗号,是不圆的圆。曾经的她,稚嫩娇羞,只那纯真的一隅,追随项羽,一歌一剑笑看苍天。甜蜜过,只伴项羽膝下;痛心过,只为项羽之操劳;释怀过,如此惠质心兰的女子,岂不知项羽有不可抛弃的责任?那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一部分的生命。抹去这一部分,他不再是项羽,不再是她心中的他。

  完美的蜕变,她一变而为庄严稳重的魅力女人。她柔似水,只为洗涤项羽的疲惫;她又烈如火,才会在乌江江畔结束自己生命。

  她是爱项羽的吧,爱得太过伟大,包容了他一切的一切。乌江一舞,在项羽眼中是倾城的吧,可惜美得太过耀眼,天妒,红颜殇。

  乌江为其沉默,呜咽着吞噬两岸的沙,似一遍一遍诉说着自己的悔恨为何阻挠了项羽的军队?让世间一朵美丽的奇葩凋零?

  其实,我们该赞乌江的:它诠释了虞姬的爱,保留了虞姬的爱,让爱在最炫最美的一刻定格。

  风,逝已;泪,逝已;美人,逝已。漫漫乌江,陇上一层缥缈的情,迷离沉重的爱。

  虞姬,是无悔的吧,不求常伴左右,只要曾经拥有。飘零又何妨?那是美到极致的一种表现,没有如花般的盛开,吐露芬芳,哪来飘零后点点余香?

  飘零,唯美。

  江苏省昆山市昆山中学高一 秦婵媛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