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一

关于男士优先的作文

《关于男士优先的作文》【第一篇】

  从西方国家的最强音里传出了这样的声音:女士优先。确实,女士优先,优先于民主,优先于自由,更优先于享受幸福的权利。对于男士而言,女士优先是一种绅士的表现。但倘若事事女士优先,这社会还成个什么样子?

  女士优先,是人类社会上对弱势群体关心的重要表现,是对妇女的拥护和爱戴,是对民主、自由、幸福定义的新诠释!

  而男士优先,则是优先于责任,优先于义务,优先于信念!

  没有铮铮铁骨的血腥男儿南征北战,哪有这国家的幸福与安宁?

  没有任劳任怨的苦命汉子忙里忙外,又有谁能挺起家庭的重担、社会的希望?

  没有无畏不惧的勇士积极向上,又哪有这社会的连锁反应与持之以恒的不断进步!

  堂堂男儿,身上背负的是信念,肩上扛着的是责任,脚下踩着的是希望,心中装着的是勇气,脑中徘徊着的是正义,胸中藏着的是爱、情、义!

  因为男儿有血有泪,有爱有恨,有情有义,所以优先于责任!

  因为男儿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惧伤痛,所以优先于信念!

  因为男儿追寻着正义的光芒,智慧的火花,勇气的力量,所以优先于责任!

  女士优先,是出于贪图享受;而男士优先则是出于义务的保护与支持。

  女士优先,是为了追求民主与自由;而男士优先则是对这种权利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明白!

  男士优先不仅仅是对女性的关心、爱戴和拥护,更是推动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学高一:李凯季

《关于南歌子的作文》【第二篇】

  南风吹,柳条飞,恰似又一春。雁字回,旧人归,可喜,可喜。

  又是一年春。小贩吆喝声、泼皮吵骂声、小儿哭啼声,真是一点也不热闹。可这热闹,却丝毫都打扰不了沈阿婆。

  在我记事时,沈阿婆就住在这小院。这小院是有钱人家的别院,就只见沈阿婆一人住,真搞不懂有钱人家。搞不懂归搞不懂,并不代表我不喜欢这小院。当我还是黄口小儿时,就常偷偷跑进小院,看那棵小豆芽,不幸得是,没过几天,就被抓了个正着。想想当时的自己,吓得哇一声就哭了出来,头都快低的挨着地了,嘴里一个劲的道歉。沈阿婆伸手摸摸我的头,别扭的说着不哭不哭。我用手擦着眼泪,鼻涕泡不停的冒,都不知爆了多少回了,也许是我的鼻涕泡逗笑了沈阿婆,听见沈阿婆笑,我的脸如煮熟的蟹,又用手胡乱的擦。沈阿婆带着笑腔说,阿婆给糖吃,给讲故事。

  后来,沈阿婆告诉我,当时被我这一哭,倒不知如何是好了。沈阿婆故作神秘,对我眨眼,作出少女似的娇羞,你猜猜哄你那招谁教的?我立马抛一白眼,懒懒道:南风。暮儿,真聪明。这是奖励。沈阿婆说着说着就拿出了一糖葫芦给我。开始沈阿婆还很喜悦,却又惆怅了起来。我知,沈阿婆又想起了南风。这些都是后话了。

  自从沈阿婆发现我以后,我照旧往沈阿婆的小院跑,不知被娘亲抱怨多少次,说儿不疼娘了、沈阿婆有娘好?、还知道回家?,娘亲吃起了沈阿婆的醋来,却又不好当着沈阿婆的面讲。沈阿婆哪好?有糕点吃,有糖吃,有肉吃,最最重要的是有故事听。娘亲脸色越来越难看,乘着还没发火之际,我立即讨好道,当然还是娘最好。娘亲才笑似桃花,放我去沈阿婆小院玩。

  那日,我照常跑去了沈阿婆的小院。

  一到小院,便大声嚷嚷阿婆阿婆,暮儿来了。一进小院,就见沈阿婆躺在睡椅上,拿着蒲扇,一摇一摇,感觉还蛮有仙气的。可沈阿婆一开口,我觉得刚刚那是我的错觉。

  知道了,知道了,瞎嚷嚷什么,大清早的,都不放过我这老太婆。沈阿婆皱着眉头,摆出一副不耐的样子。

  阿婆不喜暮儿了,暮儿这便走。我略带哭腔,那手使劲的搓着眼睛,转身作出一副要走的样子,心中却暗暗偷笑,等着沈阿婆上钩。

  诶诶诶,暮儿,别啊,阿婆错了。来来来,这是暮儿最爱的糕点。沈阿婆看暮儿一哭,这下慌了。

  不要。

  阿婆给糖。

  不要。

  那,那阿婆讲故事。

  好。我赶紧转身,跑进屋里拿椅子,生怕沈阿婆反悔。

  只听沈阿婆在身后笑骂你这泼猴子。

  我从屋里出来,就又见沈阿婆躺在睡椅上,摇着蒲扇。

  暮儿,过来。

  嗯。

  每当沈阿婆讲故事,她的声音都会徐徐飘进我的耳蜗,如此动听,似要把我带进她所讲的故事里。

  后来,我才知,这是沈阿婆的故事,她与南风的故事。

  沈阿婆本名其实是叫李沉微,后来随夫姓,便姓了沈,南风便是沈阿婆的夫君。

  (未完待续)

高一:深山

《关于南国的秋的作文》【第三篇】

  南国的秋比之北国,多的只是生趣。

  小小的过道,轻轻迈着脚步,仍是担忧惊动了这南国之秋的清寂,惹得万物埋怨。然而,可恶的微风仍是不知趣地拂过,吹动那两侧的深树的枝叶沙沙作响。转而却是一股清凉的泉水般潺潺的声音,击穿行人的心坎,敲击心灵的脉络,随之共鸣。风的无心的过,却成全了秋的寂动的美。

  天空是浅蓝的,空阔而广泛。装扮天空的是几朵轻浮的云和一行行的雁阵。这大雁何尝是为逃避北国的秋寒,却是为装扮南国的秋而来。雁的稍动,在地下的人们看来,却又像是一幅色彩单薄的水墨画上浓墨的黑点,虽是微小,却也不可或缺。而轻碎的悲鸣声更是南国之秋交响曲的一缕旁音,少之难全秋声之妙。

  荷塘里的水更是因于风的掀动而微波泛泛。鱼儿则是趁着这会儿的空儿,嗖的一声钻进了水底,再也不敢探出水面。水光涟涟里的荷花并非因于秋的突兀的到而微露焦黄,仍是挺秀翠绿地立于水中,荷花少了,但有两三朵的荷花仍是无畏的坚持抵御时光的催逼,为的也只是看一眼这南国之秋的清美。

  这就是我魂牵梦萦的南国的秋了。哪里只是二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所可以以偏概全的了。郁达夫愿舍却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二来留住故都的秋,我却愿用自己的整部生命来留住这南国生趣的秋,只要把这秋留在人间,临死之际,渺渺地看上一眼就足够了。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高一:康文镇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