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母亲的菩提树》有感
故乡老屋后,那棵菩提树姿态宛美,就这样静静地,伴母亲走过了在故乡的那些年。这棵菩提树,宛若是这个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像一缕细线,串起了这个家的五彩珠,一颗缀连着一颗。长工阿荣伯在树下工作,热了就脱下棉袄往树枝桠上一扔;帮工阿喜从田里抓来田螺,也往树上一挂;母亲拉了把竹椅,就坐在树下做活儿
午后,母亲总是浸在和煦的日光里,一个人坐在树下,呆呆地盯着菩提树,轻抚着它,眼神是宠溺,好似眼前的是自己的儿女。难怪,毕竟菩提树守望在母亲逝去的年华。这些年,没有女儿的陪伴,没有丈夫的依靠,她只有在菩提树下虔诚地祈祷。一遍遍地对树许愿心,祝愿女儿在外的学习顺利,身体健康。母亲常说:菩提树叫人看了没有忧愁。树叶的清香,熏得人心旷神怡,自然而然也就陶醉其中了。这菩提,久久陪伴在母亲的身旁,扎根在母亲的心里,对母亲的重要,无疑是不言而喻了。
母亲是个乡下人,规规矩矩,对父亲的安排都逆来顺受,这无非是对父亲深厚的爱。这爱,只是希望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只是想要有个人可以相伴一生,只是奢求有个人包容和分享人生。尽管长久的等待,换来的是父亲的背叛,但母亲能够凭借这份爱,和一个与自己瓜分丈夫心的女人生活在一起,是何其伟大。父亲对母亲的感情,因新鲜感渐淡而随时间的推逝变,慢慢变淡,直至最后的厌恶。我想也许此时,母亲也只好带着对父亲的爱,静静地守望在菩提树下,默默地为父亲祈福。眼中漓着泪水,注视着菩提,心痛地吐出一句:祝他们幸福!
母亲爱父亲,由衷地爱,撕心裂肺地爱;母亲爱我,宠溺地爱,视我若心地爱多少日多少夜,母亲守望在菩提树下,暗暗地操心我的一切一切,转身青丝变白发。礼佛是母亲修身养心的方式,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无疑,酒肉是母亲的大忌,可我恰恰好吃荤。当然,母亲也会日复一日地为我做荤菜。即便那冒犯了她信仰的佛祖,但母亲眼中,我才是第一母亲对我的爱有如春雨般滋润我的心脾,有如音乐般愉悦我的身心,有如阳光般普照我的身躯,母亲的爱未眠
当今社会,多少孤寡老人,流离失所,遭到儿女的抛弃。多少妻子,遭到丈夫的背叛,终日以泪洗面。我曾听闻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八十几岁高龄的老人,丈夫早早离去,唯一的依靠,唯一的港湾已是儿女。命运总是弄人,她被自己的孩子狠心抛弃,孤苦无依。这个老人,日复一日坐在门口的藤椅上,怀中抱着一个破旧的布娃娃,总是自言自语,又或是在和娃娃讲话。她总执念,孩子会来接她走的,一定会的!就这样,她一直等,一直等。最后,甚至是在这把藤椅上咽气的。她守望的是什么,一个母亲的守望能是什么
我认为,母亲的守望不过只是儿女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养育一生,不过是渴望儿女能带给她个家,母亲的守望无非是能有丈夫的依靠,两人相伴一生,最后葬在他身旁
闭上眼睛,眼前隐隐有一个素衣女子,独自坐在菩提树下,嘴唇一张一闭,双手合闭放在胸前,凝视着菩提的藤蔓,眼神很柔,柔得若水。渐渐地,渐渐地,转眼青丝变苍发。
高一:苏曾凤
心中又一次涌起海雾,那片蔚蓝的大海又一次分开,深海的沟壑处不断冒出红色的血液。-题记
乌云渐渐飘过,这是龙卷风到来的预兆。
我要你还有什么用?买完菜后的妈妈气冲冲的踏进家门,没头没脑的朝我抛下这句话,看电视正在兴上的我一听到妈妈的斥责,心中便充满怒气,这都数不清是第几次了,可转念一想,我就宽宏大量一次吧,不和更年期高潮的妈妈计较了!于是我压制住心中的强烈抗议继续看电视,没有吱声。我以为这场风波就这样被我轻而一举的化解了,可没想到不通情理的妈妈狠狠甩下手中的菜,从我手中强行夺下遥控器,气呼呼的将电视关掉,我想灵魂出窍一样愣在那儿,还没等我回过神,一个响亮的耳光便扑向了我的脸。那一刻,妈妈的双颊像火光一样通红;在脸颊的映衬下,双眼像冒火似的。若非她是我妈妈我简直会被她的表情吓个半死啊!我不知道你这孩子是怎么想的,这么不通人性,这学你到底是上还是不上了?我感到好似整个房子都快烧着了,面对妈妈那颗沸腾的心,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像喷泉似的大篇幅涌出,像是要扑灭妈妈心中燃烧着的熊熊火焰。够了,我真的受够了,我是你的孩子,不是你完成自己的梦想,伪装自己的面目,武装自己人生的道具。我憋了一肚子的委屈甩门跑了出去,只留下房间里的一片安静与气冲冲的妈妈。
走出值得自己栖息的家,我不知道该去往何处,我漫无目的地下了楼,靠在楼道发黄的墙边,蹲了下来,眼泪依旧无声无息地浸出,凉风透过楼道肮脏的大铁门,吹得我直哆嗦,天上飞过几只乌鸦,像是夜晚的幽灵在嘲笑狼狈的我。楼上忽然传来门响的声音,打破了四周的静谥,随后便是一阵阵沉闷而缓慢的高跟鞋声音。最后,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出现在我眼前,两行酸泪也挂在她的脸上,我眼前一亮,没错,是妈妈。还没等我开口说话,妈妈便已拉住了我的手,对不起,是妈妈的错,妈妈不应该说你的,饭已经熟了,我们回家吃饭吧!妈妈,其实我。我被泪水哽咽了,扑在妈妈怀里痛哭起来,我听见了妈妈的心跳,是的,那颗愤怒心平静了。
好了,终于回家了。回到家后,我坐在餐桌前,刚要吃饭,盘子却被妈妈端走了,干嘛啊,我还没吃呢。我知道。妈妈的唠叨又无休止的爆发出来,可是我不生气了,任凭妈妈怎样说。在昏暗的灯光下,伴随着炒菜的咝啦声,我与妈妈欢乐的开着玩笑,我偷偷的看到妈妈被我击碎的心在悄悄的愈合着。
华丽的夜空有闪烁的星星点缀,正如妈妈的人生有我的存在点缀着,我的人生有妈妈的唠叨点缀着,而妈妈和我共同的人生有喧哗的吵闹声点缀。这一刻,我才真正长大了,不会在伤妈妈那望女成凤的心了。
高一:青笛
女人是水做的,而有时,女人比水还要脆弱。母亲是感性的,哪怕是一点点轻微的刺激,她都会毫不保留的奉献出自己刚刚攒足的泪水。儿子明白,并非母亲的眼泪不值钱,而是她似乎只懂得用这种方式宣泄内心压抑的情感。她不会骂人,更谈不上打人。母亲17岁就在姥爷的一手安排下嫁给了父亲,只是为了给儿子换个媳妇,也就是所谓的换亲。这些年来,母亲是忍辱偷生走过来的,父亲对她很好(父亲长母亲八岁),然而我有个霸道的爷爷。母亲说自己毫无怨言,自己就这么个命,她说只要我和姐姐将来过得好,再苦再累也算不了什么!每当愁情爬上眉梢抑或郁闷充塞耳际,她总会偷偷流出几滴泪。渐渐地,眼泪对母亲而言也多了份安抚与慰藉光阴荏苒,一晃18年过去了,母亲的眼泪也在不知不觉中流入了流年的缝隙,荒凉而斑驳的岁月在家中是伴着母亲的眼泪走过来的。门口陪母亲一同嫁过来的小槐树如今已脱掉稚嫩的外装长成参天大树,我也是在母亲的泪水中由一个吃奶的婴孩长成18岁的少年,乳臭一点点褪去,胡渣一点点滋长,儿子一步步走向成熟,而母亲的眼泪却一步步趋向干涸。
6岁那年,我已经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我总是设法讨母亲欢心,每当看到母亲脸上溢出幸福的笑容也是我最快乐的时刻。我总是爬到母亲的腿上,贴在母亲的怀里给母亲讲自己刚听来的鬼怪故事。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不想母亲无缘无故的流泪。一天夜里,我又一次被母亲熟悉的哭泣声惊醒,透过剌眼的灯光,我看到缩在沙发上哭泣的母亲,而另一边是父亲高大的身影,烟气笼罩了整个房屋,空气变得呛人。母子连心的缘故吧,我的眼帘开始模糊起来,泪水占据了眼角而后打在棉被上,我再也没有心思睡觉,只有瞪大眼睛盯着天花板,那晚父亲不停的安慰母亲,从父亲无奈的话语中我明白了这一切的起因又是因为我的爷爷,一个嗜酒如命的人,在醉洒后又一次与老实的父亲打架了,母亲无法容忍霸道的公公,但作为女人,她似乎只有用眼泪来表达内心的愤懑。
母亲的泪水一点点渗入对儿子的疼爱中。我无法忘记那次意外的突发事件,病床上处于模糊状态的我,已经昏睡了两天两夜。是母亲的哭声唤醒了我游离的生命,感动了错愕的死神。听护士说,母亲在我床边守了两天两夜,没有合一下眼,进一点食!透过熹微的眼缝,我看到母亲哭肿的眼睛,瘦削的身子。
18岁,是我步入成人社会的开端,也是与父亲在一起的终点,刚将儿子培养成人的他在这一年撇下我们匆匆随鹤而归了。当电话那头传来父亲在黑龙江去世的噩耗,母亲当场昏倒在地,醒过神来,她便陷入歇斯底里的丧夫悲痛中。父亲去世的那几天,母亲像丢了魂似的,本来就瘦的她一下子轻了10斤。我总在不经意间看到母亲对着父亲的照片偷偷抹眼泪,泪水一滴滴滑落,每一滴都凝结着千斤的思念,作为女人,她似乎只有用眼泪来表达内心的悼夫之痛。
18年来,母亲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泪水,作为儿子,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让母亲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再流泪。后记:世界上最神圣的液体莫过于母亲的眼泪,母爱,感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