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一

关于磨砺·成长的作文

《关于磨砺·成长的作文》【第一篇】

  引子

  有人说中考是一个耕耘的过程,天道酬勤;有人说中考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从挑灯夜读到金榜题名。我个人感觉中考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次磨砺,或成功或有挫折,却必不可少。时光在流逝,趁备考过程中的片段还清晰地印在脑海,记录成文字,分享、存档。

  窗外

  2012年济南的春天一反常态地姗姗来迟,3月17日是《信息技术》集中考试的日子。早晨,天空中飘着小雪花,北风呼呼的吹着,跟冬天一样的清冷。我和儿子上了车,尽管胸有成竹,还是有点小紧张,为缓和气氛我和儿子漫无目的聊着。话题很快转到了篮球这是他的一大爱好。

  最近战绩如何?一般般

  你和小帅配合,正常不都是横扫对方吗?

  小帅退学了

  为啥啊,我急切地问。

  说不想学了,出去后自己找个工作干

  哦。。。,这样啊,我马上涌起了一肚子的话,可是却不知如何说起。

  昨天,我们还网上相见了,他已经开始打工了。儿子补充说完,便扭头目光转向了车窗外,眼中流露出之前从没有过的忧伤。此时,我想说点啥,但终于没有开口,目光也随着投了过去。窗外,清冷的雪花还在零乱的飞舞着。

  雨中

  儿子学习一直很好的,可是进入初三的下学期,月考竟然四十名开外,班主任开始说了,这样不行啊,别人都在进步啊;语文老师急了,不到100分啊,呜呜;还有的老师比较有爱,悄悄告诉我们该找哪位老师补补课。于是,紧张的备考工作在我们家全面展开。4月10日,燕山涛哥(哥不一定岁数大哈)精心准备好了市中和槐荫的一模试卷,并约定我们几个晚上七点到指定地点领取。那天春雨淅淅沥沥、若有若无的飘着,当我到达的时候涛哥他们已经围在了一起,涛哥带着聪明乖巧的女儿,提着装有试卷的文件袋,其他人围在旁边交流着。我走上前,报上名字,从涛哥手中接过已经复印过、整理好的两摞模拟试卷,心中涌起了股股暖意。几位家长刚做完自我介绍,准备交流点学习心得时,春雨竟然毫不吝啬地稀里哗啦下了起来,于是来不及说声再见,大家怀揣着宝书作鸟兽散,各自消失在雨中。

  烈日下

  盼望着,盼望着,带着几份忐忑,带着几份期待,6月中考的日子来了。12日一大早从酒店里醒来时,大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尽管休息的不是太好,还是按计划步骤起来洗漱、用餐。当提起文具袋,一家三口顶着烈日走向考场的时候,大街上已经是车水马龙,各种交通工具、各种送考大军、各种广告宣传扑面而来,场面在嘈杂喧闹中有序地运行着。第一天考试结束,儿子感觉发挥正常,尽管物理有几个似是而非的题目。第二天数学考试前,儿子充满期待地说:我要考满分。为啥要求这么高呢?我故意问道。为了赢数学老师的一顿饭。哈哈,哈哈!一家三口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其实他们师徒间的赌约我们都知道。当儿子乐颠颠的顶着烈日应考去时,我默默为他祝福,希望他如愿以偿。11点后,儿子面带疑惑地回来了,也不说话,在草纸上密密麻麻地演算着,5分钟后失望地说:完,错了一题。不就是1顿饭和3分嘛,没啥了不起,走咱这就吃饭去。大家调侃着,儿子也慢慢从失望的情绪中走出来,左拥右抱地奔向餐厅。或许是东方大厦旋转餐厅的伙食太好?或许是这2天的烈日太毒?或许是低估了他的失望和焦虑?或许兼而有之吧,午后,儿子竟然多年少有的流了鼻血。

  微风里

  6月28日的早晨,这是雨后少有的一个夏日里凉爽的天气,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在经历了漫长的半个月的煎熬、争论后,盒子要打开了。大家早已抛开了关于什么二的问题、根下二的问题的大讨论,踏着微风早早来到了校门口。我们三口当然也不例外,一番争执后还是决定儿子亲自进去领成绩单,我俩门口候着。又是一个感觉漫长(实际并不如此)的等待,当我们看到儿子微笑着,手里攥着纸条快步走来的时候;当他看到我们后奔跑过来的时候;此时,所有的委屈与煎熬,忐忑与不眠都化成了夏日雨后的花蕾,在充足的阳光下恣意地绽放。

  后记

  一个虽不能笑傲江湖,但足以得偿所愿的分数让我们着实兴奋了一会儿。从实验的校门口走到人行道上拐弯儿不远,我们看见同样是一家三口,儿子默默地坐在花坛边上,眼睛红红的,妈妈陪坐在身旁一言不发,爸爸在旁边静静地站着欲言又止。一切都是那么的显而易见,我悄悄对儿子说:看看这个孩子,你就不能得意忘形,也许是一次失手造成了差距,而这样的失手你也有过。儿子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我还想对那个失望的男孩说:这次你失利了,但这只是人生的一小步,你没有输掉人生的整个棋局,只要振奋精神,你完全还可以完成反超。

  

高一:工程营长方天

《关于磨砺的作文》【第二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然如何利器?磨砺也。

  蝴蝶是经历了破茧之苦,才能翩翩起舞;鹰是经历了断翅之痛,才能翱于九天;狼是耐住了孤独之寂,才能登峰啸月。或许,这世界上的种种,只有经过痛苦的洗礼,求生的垂扎,最终才能成功吧。像刀子,越磨越锋,越磨越利,直至那锋芒,那峥嵘,无人可挡。

  军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从人类诞生以来,军人的身影也就从未被遮掩过,因为他们身上那股可战天战地的气势又谁可掩?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到的军人是那么的挺拔,那么的笔直,不知有多少父母想把自己的儿女送入军营。可是,他们只看到了军人挺拔笔直的傲人身姿,却没有看到军营里他们扭曲的脸,嘶哑的声,更不知道军人,就是一寸寸,一层层磨出来的!

  夏天,他们顶着烈阳,光着肩膀,一块块沉重的木头让他们手连手,心连心,在操场上奔驰,洒下汗水,喊着口号,直至虚脱。冬天,他们迎着寒风,仍是光着肩膀,身上的冰水再次让他们手连手,心连心,做着仰卧起坐,感受刺入骨髓的寒冷,紧咬牙关,喊着口号,直至虚脱。家中,他们来不及孝敬父母,没时间疼爱妻女,只能默默承受这条路上的责任。边疆,他们不能玩乐,他们只吃清汤白菜,忍受着高原的不适与孤寂,握紧手中的战友!他们的痛苦,没人可以承受,因为那里包含着亿万个家庭;他们的责任,没人可以承担,因为那是亿万国人的幸福。不过,也正是着沉重的痛苦和责任,才铸就了这一批钢铁意志的战士,这可以为国家为人民撑起一方净土,一片蓝天的不朽长城!那是一段经历血与火的磨砺的传奇!

  所谓不经历一番刺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不断经历着强国之路上的挫折与困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英两国在香港问题上已经谈判了不下数十次。英方更是在交换香港主权问题上处处找借口,不肯交出主权。这成了令全国人民都憋屈的问题。然而,面对这个关乎国家荣辱的问题,中国没有做出如英方所愿把香港再借五十年的让步。邓小平主席一句:不要把路走得太绝,你是要香港五十年,还是要与中国以后的交往!顶的当时被国际称为铁娘子的英国首相撒切尔无话可说,也令国人挺起了胸膛。可如果这样的事情是放在建国不久,事情怎会如此简单?在经历了抗战,建国,油田开采,制原子弹,对越的自卫反击战等一个个困难后,中国正慢慢向着强国走去,向世界展现大国之威!在与菲律宾南沙群岛问题上,菲律宾借以南沙群岛自古离菲律宾最近的借口,想侵犯南沙主权,却被中国领导人一句菲律宾自古以来也很近吓得落荒而逃,大国之怒,竟如此!相信,从无数困难中磨砺而出的中国,定能在强国之路上走的更高更远。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旷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天才,并不缺乏,但若是不经历艰难困苦,只能泯然众人矣。国家,若不能经历国内国外的种种忧患,也只能屈居下位。,磨砺,能使钝刀退去锈气,而寒光铮铮!狼王,也是要从孤狼做起。

北京石景山区苹果园中学高一:董滢纲

《关于磨难与成功的作文》【第三篇】

  磨难是生活之盐,而生活缺少盐,将会变得淡而无味。风平浪静的生活,会使人变得毫无生气,重复着每天都要做的并且都知道结果的事情,生活单调如同机器一般,无聊。其实,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充实的生活需要有坎坷,需要充斥着变量,因为只有在变数中,我们才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而磨难恰也是改变我们那一尘不染的生活的一种影响因素。弱者遇上了它,经受它的洗礼,会变得坚强和勇敢;强者遇上了它,将会增添他的自信和毅力;可见,只有经过磨难的洗礼,才能有铁一般的意志,才能获得成功。

  尽管如此,但磨难是需要适量的,它应该是给生活添彩,并非是影响生活。磨难的多少是取决一个人的心里承受能力的大小。如果适量,则它将是一种调味剂,如果过多,则它将是一种灾难。当然,这只是一种反面的评论方式。因为只有从磨难的阴影走出来的人,才能这样轻松地谈论。而那些经历磨难从此一蹶不振的人,那就是一场灾难。所以面对磨难我们需要一种乐观的心态和对自己充满希望的信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饱受挫折时依然昂着头,在失败时挺起胸,它能稀释胆怯,熔化恐慌。要知道就是在你艰难的时候,也就是你离成功最近的时候,挺过去了,成功就属于你。相信自己,因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还记得着名的音乐作家贝多芬吗?他在晚年不幸双耳失聪,还坚持不懈地进行音乐创作,完全依靠自己对音乐世界的理解,造就了着名了音乐篇章,走出了他达到达顶峰的道路。这不仅需要一种坚强的毅力,更是他对磨难的一种不同常人的理解;苏武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信念铭记在心灵深处,十九年的苦难生活历尽艰辛,最终回国。凭着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我们的革命先烈才能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走完长征。

  可见良好的态度,对于磨难来说是多么好的溶剂。古老中国的一句俗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对坏事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的一种诠释,所以千万不要轻易去逃避磨难,因为它可以是助你到达人生目标的力量源泉,送你踏上成功之路。人生的道路必定会遇到种种挫折,过程有辛酸与绝望。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只要我们勇敢去面对,正视所有磨难,我们也将会给他人呈现出不一样的人生。

湖南娄底新化县一中高一:黎艳云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