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时代不在讨论研究着孔子,就仿佛是一个人印证了那句话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或许我们会一直对孔子的事迹有着两种目光,或褒或贬。无所谓外界的评论,实实在在的是孔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汉族。英文:Confucius,KungTze。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无论是孔子还是孔丘更或者是Confucius,可谓是家喻户晓了。
当孔子穿梭于个个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他不仅和儒学息息相关,在思想或者文化,甚至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在那个时代里丝毫没有被受到重视。这不是他的错,儒家思想终究适应不了春秋时期的统治阶级。那个时期,孔子被落寞在所难免。
但是,伟大的孔子似乎又印证了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孔子的儒学从春秋时期的应运而生到战国时期已经成为巍然大宗,再到秦朝,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让儒学遭受严重打击。西汉时期在逐渐复苏,到了汉武帝时期已然成为正统思想。从此以后一路繁荣确立了正统地位
这一思想在孔子在孔子逝世千年之后,仍然为我们现在所用以德治国的思想所延续着。当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以德治国这四个字的时候,标志了现时代对孔子儒家思想吸收借鉴。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心中的仁就是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多么进步而令人折服的思想。无数的人,无论是政治家还是思想家,更或者教育家都孜孜不倦的研究者孔子的思想学术。
孔子主张学习的知识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学习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方面得来的知识,这可以说是历史知识;二是从现实生活方面得到的知识,这可以说是现实的知识。
孔子怎么会想到自己在那时不受重用的思想成为了各界研究的经典。
无论如何站在孔子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都似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纵然我们知道孔子的思想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他主要是注重观察而不大注重实践,特别轻视生产实践。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时代的缺陷性。但是这不会影响到孔子在这个中华民族,乃至在整个世界的影响。1988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曾经向世界提出学孔子。可见在整个世界里,孔子的地位不可忽视。
我们是新时代的栋梁,历史的磨练中仍然熠熠生辉的孔子思想不该在我们这个高科技化的时代里被落寞。我们作为高中生应该辩证的吸收孔子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的任务了。
作为教师,孔子热爱教学。除了中途当了几年官,被阴谋家离间下台,他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教育事业。不投资,不炒房,安贫乐道,心无旁骛。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典型的舍小家,顾大家。孔子向往荣华富贵,但反对以不义手段得之。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教学的一大特色是随意。他没有教科书,没有统编教材,不设必修课,不发文凭,不评三好。无组织,但有纪律,学生规规矩矩。他主要通过和学生聊天完成教学任务,类似于今天的小班教学。因为小班教学,他知道每个学生的底细,知道他们的性格和理想。他会问:同学,你的理想是什么?从而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对于学生,他不挑剔,没有入学考试据说有面试,有教无类,好生差生一个样,不搞区别对待。好学生他当然喜欢,比如颜回。脾气坏的也喜欢,比如子路。他的学生宰予,说话不算话,大白天睡觉,气得孔子大骂朽木不可雕也,但他没有开除宰予,宰予后来成了孔门十哲之一。
他不体罚学生,也不叫家长来,也不罚学生抄N遍课文,更不用恶毒的语言骂人。他是怎样维护课堂秩序和教学秩序的?我想,一是因为他爱学生,将他们当人,不当自己是老板。其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让人瞧不起。这就是孔子的能耐。一般人说得到,做不到。
在孔子的时代,国家不管民间教学。没有教学和科研考核,没有高考指标考核,没有既定的人才标准让他完成,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教书育人。没有国家的英明领导,没有校长热情鼓舞,孔子为什么那么卖力气?我猜,其一是事业心,为理想而奋斗。其二是孔子要依靠教学质量谋生存,一心一意谋发展。学生教不好,没有生源和学费据说是腊肉干,他吃什么,喝什么?国外私立大学办得好,也是这个道理。
孔子的课堂无处不在。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在师生游泳的归途,在君王议政的庙堂。在这一群人里,孔子是老师,但更像带头大哥。他领头在前,学生相伴在后。师徒在仁途上风尘仆仆,在春风里手舞足蹈咏而归。孔门虽然没有实际上的学院,但他们有共同的精神家园。他们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没有了理想和理想主义者,就没有孔子和孔子书院。
高一:寒秋瑾木
这天,孔子气愤的躺在床上,想着冉有临走时甩下的硬邦邦的几句话:不就比我大九岁吗,现在又不同于以前了,以前什么事都是你做主,现在我要去辅佐季孙氏了,什么事情还轮得到你插手吗?你主张仁,可是治理国家,仁管个屁用,你再管我的事可别怪我做徒弟的不给你情面阿!说完,冉有拂袖而去。
这就是我教出来的徒弟吗?这就是我最最心爱的大弟子吗?为了季孙氏将伐颛臾这件小事,竟至师徒反目成仇吗?就算你身在朝廷身不由己,也不能和我的观点背道而驰阿!想着想着孔子只觉得心跳加快,四肢冰凉,头脑眩晕,忽然间身子一挺,竟死了过去。一代圣人啊!竟被自己的徒弟活活气死了。
他的魂魄被黑白无常拉着,忿忿的到了阴间,他心里再怎么不平,无奈如今已是一缕孤魂了,他远远的望着前面有一座桥,估计这就是奈何桥了他心想。这时黑白无常张口说话了孔圣人啊前面就是奈何桥了您虽是一代圣人但终归有死的时候,我们这就给您指点迷津让您老投胎从新做人,不过再回到阳间您老可得多宣传一下让人们给我们老哥俩多烧点纸钱阿,孔子很奇怪但他顾不得说什么了,只好点了点头。白无常接着说孔圣人前面就是奈何桥了,桥的一端有一口大缸里面装的就是孟婆汤,记住阿千万别喝那东西,过了奈何桥见了阎王很快您就可以从新投胎了,孔子在阳间也听说过孟婆汤,喝完孟婆汤之后就要忘记前世重新做人,可是孔子咋能忘记前世与冉有的恩怨?毕竟自己是被他气死的,什么温良恭俭让让他们一边去吧,没有他们我还死不了呢!我决定了重新做人改头换面说完之后三步并作两步走向奈何桥,这时桥头已有几个人,为首一个拿起一只碗在一个大缸内舀了一碗水喝了下去就消失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很快轮到孔子了。只见他拿起碗来舀了一碗水,用宽大的袖子遮住自己的脸庞一杨脖子,把一碗孟婆汤尽数倒进了自己的袖子,孔子阿孔子,没想到你变的竟是这么快竟变得那么圆滑黑白无常站在一边笑道。其实就连孔子自己也没发现,如果他早下去侍奉国君,恐怕能当上诸侯了!
孔子喝了孟婆汤之后去见阎王,还没等阎王开口,孔子自己就说话了:阎王大人在上,我下辈子要饭来张口,还要有人伺候,最好是冉有!阎王听出了门道:敢情他没喝孟婆汤阿!孔子还继续在那里喋喋不休:我要冉有一大早起来就得伺候我,还要阎王听得不耐烦了,于是大手一挥行了你去投胎吧
孔子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冉有家的猪圈里,和九只小猪躺在一起孔子哭笑不得:我说要做人谁说要做猪了?原来正当孔子在阎王那里喋喋不休时,冉有家的母猪要分娩,正巧阎王听孔子说得合乎条件阎王又怕晚了耽误了时辰于是大手一挥。孔子这个气啊,可是他的抱怨此时已化成猪的叫声,这下把冉有乐坏了这只小猪刚生下来就会叫,以后肯定与猪不同
孔子渐渐长大了,果然他真与猪不同,他是所有猪里面最懒的一个,每次冉有喂食他跑得最快吃得最多,有时甚至还跳到食槽里。他还特别贪睡,哎!谁让他一改以前温良恭俭让的作风呢,都已经做猪了,既来之则安之嘛!还是享受做猪的乐趣,等待下一个轮回吧!但是有一天他闯下了大祸――冉有那天炖了一锅肉,这可把孔子馋坏了他巩开猪圈,跑进屋里两爪扒在灶膛上就吃了起来,正巧赶上冉有外出回家看见这一幕,随手抄起一根棍子一下子把孔子打死了
一切照旧,孔子又见了阎王。这次孔子有了上次的经验,请求阎王让他再去投胎,但这次不能做猪了。不知是孔子倒霉还是他命该如此,真巧冉有家的马要生产了,阎王大手一挥又把孔子送回了阳世。
孔子醒来后真是哭笑不得,他又变成了一刚出生的小马驹,这次他不想在空等下去,于是他绞尽脑汁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绝食!冉有惊奇的发现他这匹刚出生的小马驹居然不吃不喝,不到两天,孔子又回了阴间。这次还没等他开口阎王就说话了:够了!孔子,你三番五次蒙混过关,企图祸害冉有。在阳间你推行仁政,在阴间可是要讲法制的,来人,把孔子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孔子在一霎那终于明白温良恭俭让是多么重要,圆滑世故是不行的他挣扎着不不阎王,我改,给我个机会吧我是圣人我以后再不可是说什么都已晚了。
师傅该喝药了子路在孔子床边轻声的叫到。
孔子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原来这只是南柯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