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一

关于教育成才希望的作文

《关于教育成才希望的作文》【第一篇】

  近来看了一本书,让我感触极深,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中国的希望在哪里》。书名很好听,主要讲述的是中国的基础教育的落后,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讲述了当今社会需要人才,中国的希望在于对人才的培养。

  自从科举制度发明以来我国教育呈现出日趋完善的境况。科考也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因此,教育制度的完善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素质,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也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兴国安邦的基础,是文明传承的纽带,是塑造灵魂的沃土。古往今来,教育为民,教学为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要发展强大,必须要有具备创新思想的新型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当然是教育出来的,这是教育的第一要务,时代需要更新的人才,时代需要创新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日趋完善,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老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

  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教去学,都是一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这是难以出现人才的主要问题。

  在近代欧洲,规模并不大的社会经济转型,产生了包括马克思的一个又一个大家,当代中国的转型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世界罕见的,去尚未能看到大师产生的踪影,屹今已有八位华人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十三亿人口的大陆,人才济济却无一人获奖,中国的希望在哪里,没有人才,哪来的希望。

  至此我们因该明白,光是教或是育都是行不通的,只有两者结合,这样才有用。我们来看看现在的教育,许多青少年感叹压力太大,可是,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导,国家的重担,统统被冠以教育之名压在原本一群活泼的有朝气的青少年肩上殊不知他们已经喘不过气来了,我不经要想像鲁迅先生那样发出呐喊:救救孩子!试想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吗?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如果把教和育割裂开来,我们将永远都不能解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了。

  教育由教和育组成,教是言传身教,授业,解惑育是培养,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这两个字必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若,教与育分开,那教与育的含义就会混淆不清,因为教育的意义为教授知识,培养人才,人才造就中国的未来,教育成就希望。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是中国的希望,只有教育,成才,希望三者互相协调,互相结合起来,才会有中国教育的美好未来,我们的美好未来!

江西赣州章贡区赣南教育学院高一:逐月

《关于教育的作文》【第二篇】

  最近我看了一些高考0分作文,在网上。

  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连我睡觉都梦见了我的高考作文也是0分。

  我总想去找个赛半仙来算算我的命运。但一看见他算个命还要扳手指,也不带计算器,也不背个公式什么的,我就有点心酸了。算命也是算嘛,该是数学的一部分。比如解方程,我做的梦就是个未知数,总该打个草稿打个算盘吧。等到推算出来我的高考作文确实是0分的时候,我看见了草稿,了解到过程,也能死得安心呀。

  我担心考0分也不是没缘由的。因为我作文确实写得不好,我担心阅卷老师看到我的作文会走火入魔。

  从小我就很崇拜鲁迅先生,我是看着《孔乙己》《阿Q正传》长大的。后来又邂逅了韩寒。看了他们的作品,我就觉得很牛逼。那时我就明白了写文章是可以用来骂人的。于是有着幼小心灵的我,写作的文风逐渐趋向于了他们。从小学开始,我就热衷于写批评和负面的文章。因为我实在写不出可爱的一面来。即使写出来我自己也觉得虚伪,因为我生活中从未有过可爱的一面。那就撕毁掉吧。

  事到如今我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非主流。而那些主流都在赞美祖国,谈诗论词,因为这是高考要求的。从八股文到现在,考场作文都有着这么一条潜规则,那就是内容必须是积极向上的。哪怕你作文写得狗屁不通,只要你说一句热爱祖国热爱党就可以及格。哪怕你文采飞扬,激情四射,只要你批评应试教育一句,你就得是零分,没有商量的余地。连毛主席都这么说的,因为他不喜欢鲁迅那张乌鸦嘴。

  可我太老实了,我写作文总是不经营地流露出自己的思想品德。有时随便说件小事,就要吹得老远,完全偏题不说,还要把有些见不得人的事写出来骂两句,比如应试教育。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才是真的英雄。

  我也喜欢这句话。

  敢于直面惨淡的应试教育,也是真的英雄。

  可惜阅卷老师不喜欢,教育部门不喜欢。她们都是专业搞语文的,都很文柔。大都喜欢看郭敬明那种柔情的文章,但必须是与爱情无关,最好引用点古诗词。诗情画臆,带给她们的是享受,带给我的是虚伪。(因为最诗情画意的东西往往是她们无法接受也没机会看到的东西,那就是情书。)

  我的脑子都被英语单词,物理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装满了,哪还有内存来装美景?所以我很悲观,我的作文也很消极很愤青。但这的确是我的真情实感呀。何必要我去学郭敬明去学装处呢?咱好逮也是个爷们,爷们就得写点阳刚的东西,矫揉造作的是太监。

  写到这里我也不知道再写点什么了,刚才灵感在我洗澡的时候闪现,现在磕睡把他赶走了。所以我也不打算再写了。

  注:洗澡的时候我想到一句古话:汝子不可教也。

  于是灵光一现,我想到一句粗话:

  老子不可教也。

《关于教育的作文》【第三篇】

  看了这则寓言,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鹰妈妈教子女学会飞翔的方法真是残忍,把幼鹰们从高高的巢穴里推下去,使它们拼命扑打翅膀来阻止下落。我并不相信所有的幼鹰都会因此学会飞翔,因为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死亡。

  所以我更加庆幸自己是个人类,人类的社会是讲究人道主义的,采用的教育不可能如此极端,毕竟逆境也是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人天生都能在逆境中成长。困难有可能是铺路石,也有可能是绊脚石,当然你也没有权力去指责别人不够坚强,因为很多时候一个人的AQ(逆挫折商)都是由他自己无法控制的基因、家族和环境决定的,所以教育不仅要有耐心,更要有方法。我经常看到一些故事,关于当人失意时旁人的一句讽刺可能救了他,也可能毁了他,前者因为不甘心,有了动力,为了证明自己而重新站起;而后者则因受到更重的打击,彻底万念俱灰,走上绝路。反过来,当人得意时旁人的一句夸赞,可能鼓励他使他更加努力,也可能使他因为自满而迷失自我。

  所以教育着实是一件重要而不易的事情,而它的前提就是去了解这些孩子。想想看,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夫子在2500多年前就能提倡因材施教真的是天才之举。举个例子,他的两个弟子子路和冉有问了他同一个问题听到了好的主张,要不要立刻实行呢?孔子对子路说你家还有夫兄长辈,怎么能自作主张!却对冉有说当然应该立刻去做!一旁的华西公看了十分不解,于是孔子解释道:子路这个人一向轻率鲁莽,所以我要抑制他,让他谨慎些,而冉有他遇事总是畏缩不前,所以我才要鼓励他大胆去做。

  谈了这么多,虽然我不是个老师,但我也明白不同的环境和教育会造就不同的人,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李白说的,但如何将天资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在于后天的教育了。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