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是天上飘渺的浮云,白白的,纯纯的。
幻想是地上流动的小溪,潺潺的,柔柔的。
幻想是空中飘荡的泡泡,五彩的,缤纷的。
幻想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美好的能力,这就使我们与其他动物有了极大的不同,不再只局限于三餐温饱。
有人常说,幻想是极不切实际的,幻想根本没有用,只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去做,因此,总是教育他们的孩子,不准幻想,不准浪费时间,只能埋头读书。因此孩子们总是一脸忧郁,没有阳光的感觉。而其他国家关于这个问题则恰恰相反。以美国为例,他们的家长关心的问题也恰恰是幻想与想象,他们生怕自己的孩子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他们在发现孩子不具备这种能力的时候,会想方设法地培养这种能力,他们认为这很重要,关系孩子一生,绝不会像中国父母那样去扼杀这种天性。幻想与想象密不可分,而有了丰富的想象,才有可能在某些科技领域发明创新,从而推动国家社会的进步。诚然,中国父母本意也是为了孩子,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想法与方法,实在很有问题,美国与中国综合国力的差别,就证明了这一点。
幻想真的是一种极为美好的能力,因为有了幻想,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因为幻想,画家拿起了画笔,创造了美丽的画;因为幻想,作家拿起了钢笔,流泻下了美丽的篇章;因为幻想,音乐家拿起了乐器,谱出了美丽的乐曲。因为有了幻想,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
如果没有幻想,我们会怎样?如果没有幻想,世界还会美丽吗?还会有创造美丽画卷的画家吗?如果没有幻想,还会有写下美丽篇章的作家吗?如果没有幻想,还会有谱出美丽乐曲的音乐家吗?没有!绝没有!因为,他们,也是靠着幻想,依附这幻想的力量呀!
如果幻想真的是不切实际的话,那么,我,宁愿在这不切实际中沉沦,我宁愿在这美好的幻想中,沉沦。我坚信,幻想,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力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平定县第一中学校高一:高璐
幻想
在我的世界中,宇宙不是宇宙,我并不是否定现代科技下的宇宙,而是我曾想着,也许现在的宇宙只是一个幻象。因为人类毕竟没有到达过真正的浩瀚宇宙,尽管人类在宇宙中。人类最远的探测器现在才飞到哪里?连银河系都不曾遨游过吧?那么我们现在通过强大的科技技术观测到的宇宙,事实上就是我们从没有真正见到过的。但是,人类也许有足够的信心去相信自己的科技,相信宇宙就是宇宙,它就在那里。
不过,人类认为宇宙浩瀚无际,甚至有无限宇宙的说法,但在想一想,人类只是宇宙中多小的个体啊。我对科技是个局外人,任何有科技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类在宇宙中的比例和一个原子在地球上的比例哪个更大。我想说的是,在宇宙上微不足道的人类,竟然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大脑去认识宇宙,去开始接触宇宙,难道人类的智慧,真的可以与宇宙相比吗?或许,是另一种情况。
这就是我说的第一个论点,宇宙是一个幻想世界。就像每个人的心里世界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内心世界,也许宇宙不是一个物质世界,而是像人的思想一样是个幻想世界。也就是宇宙是一个幻想。像某宗教里说的那样,世界是真主安拉的一个梦,但宇宙这个梦,肯定不是安拉这样的梦。
我幻想中,宇宙是一个外生物的梦的另一个维度的表现形式。所谓外生物,就是做宇宙梦的生物。人们做的梦是虚幻的,所以我说外生物做的是梦,原本是虚幻的。我们之所以会在这个梦中有思想,有认识,又对宇宙的了解,是因为我们与原来外生物的梦是一个事情,一个元件,但体现形式不同罢了。
也许,外神武的梦只是一个他们的幻想,是和人类一样的幻想,没有实物的。但宇宙原本是外生物的梦,外生物的幻想,但在不同维度的世界体现不同,就像人们大脑中的幻想,幻想是虚像,在我们这个维度是看不到的虚像,但不表示实像就不存在,可以大胆的摆脱现代的想一下,我们生活在外生物的幻想中,也许在宇宙的虫洞,不是时间的控制器,而是维度的控制器。我们可能闯过虫洞后发现,我们或许到了另一个宇宙,而也有可能消失了,因为我们不再外生物的幻想中了。
当然,外生物也不是什么宇宙创造者,可能只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生物。就像这样,我们人类的幻想也是一个宇宙,也有生物在它们的宇宙以另一维度的方式身存和探索,也像我们一样的探寻着他们心中的宇宙。
后记:全文论点论述完之后,我有一个总结。我在文中的幻想宇宙还是与现代科技有相一之处的,比如文章最重要的一个纽扣维度。这个概念不是我幻想的。但还有另一种设想,其实并不一定是不同维度,也许就是重叠宇宙.平行宇宙,或者是说宇宙中的一切思想都是另一个宇宙的虚像,就是说人类的幻想与现有宇宙也是一组平行宇宙。或者另一种观点,最小粒子宇宙论,就是宇宙中的每一个最小粒子(不能再分解的粒子)内部是一个宇宙,而我们的平行宇宙只是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最小粒子罢了。
我的论述暂告一段落,但我的幻想不会终止,也许会不合实际,但我认为幻想嘛,一切皆有可能,也许现在的世界并不是实际呢
高一:王一鹏
有一种不着痕迹的伤痛蔓延进身体,随着血液流遍全身。在长叹之后,才发现已经被快速滋长的哀伤包裹了。这就是我阅读郭敬明小说的感受。
这应该是一个流着蓝色血液的人吧。深邃的夜空下,几点星辰因为雾气变得凝重,寂寞的窗台,镶嵌着一个安静少年的轮廓,散发着香味的纸承载着墨香,划破冰冷的雾衣。于是这些文字的基调变得如此感伤。
那些记录了我们所有的纯真所有的脆弱所有悲悲戚戚的年代和所有闪闪亮亮的时光的文字,是最能触动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作为一个80后作家,青春与青春祭成了主要的笔调。风吹起如花般绚烂的流年,点缀着你我的命途,在陌生与熟悉的转换过程中,那些沿途的风景记录着曾经的我们。于是我们成长了,也在经历中感受青春的含义。
不知从多久开始,我喜欢用文字沉淀心中的感受。我不喜欢阅读中外的一些名着,那些对我来说如此遥远,乏味。郭敬明在消失的天堂中这样写到:我们疯狂的迷恋文字带来的温暖感觉,就如同孔雀迷恋自己的羽毛,飞蛾迷恋灼热的火焰,水仙迷恋清澈的倒影,流星迷恋刹那间的坠落。我们以文字为生,以文字取暖,假如有一天,我们没有了文字,那么我们就彻彻底底死掉了。当然,我对于文字的感受还未强烈到如此地步,仅限于一种爱好。可是文字的魅力是真切的,无法估量的。
爱与痛的边缘,不知作者为何选用这样的书名。
那些回忆,那些爱,那些人,那些梦,那些痛,随风飘散后留下的除了幻影还有无限感触。
四川省什邡市什邡中学高一:花落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