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宫花草成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我轻念着这首古诗,在一个阳光灿撰的夏日,默默地将《红楼梦》读完。掩卷沉思,不觉一丝悲凉在心头,为那个时代的人,那个时代的物。
珠泪滚滚冲垮了红楼,雕梁画栋化做一堆尘土,往日的富贵奢华也灰飞烟灭。随着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灭亡,大观园中的风花雪月也因此而一去不复返。对大观园巾醉生梦死的那群贵族来说,自己的一生以喜剧开始,以悲剧结束,醒来之后才体会出浮生若梦的内在含义。
记得《红楼梦》里第一回曾这样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以感伤的心情,饱蘸着时代的血泪,为封建贵族阶级走向灭亡唱出一首荡气回肠的挽歌,在我看来,《红楼梦》并不仅仅是讲述一个封建贵族家庭山强盛走向衰败的过程,井且还用犀利的语言真实、大胆地向世人揭露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与堕落,真实再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世间悲惨景象,将封建统治者的虚伪、阴险和恶毒暴露在阳光之下。它不单单指出这四大家族必然灭亡的命运,而且也向世人暗示这个家族所属的这种腐朽的社会制度也必然会走向崩溃和死亡。
在《红楼梦》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大观园里的每个人物都扮演粉不同的角色,都有独树一帜的特点,令人百看不厌。例如贾府上层统治者中,贾母的安富尊荣,贾政的道貌岸然,贾琏的无耻,邢夫人的庸俗不堪,王夫人的尊贵贤淑。金陵十二钗中黛玉的多愁善感,宝钗的城府深严,凤姐的阴险恶毒,迎春的懦弱,探春的干练,湘云的豪爽洒脱,妙玉的矫揉造作,尤二姐的柔,尤三姐的烈等等,都刻画得细致入微。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黛玉这个让无数读者落泪的悲剧形象。
林黛玉的娇美容姿是迷人的,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丰富细腻、复杂多变的精神世界。她在《葬花辞》中所扦发的是自己进入贾府寄人篱下的生活感受,以落花自况,以血泪为墨,抒写花落人亡的哀愁。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寄托着她对人情冷暖不定的愤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难道不是她对迫害自己的残酷现实的控诉吗?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则表达了她对美好理想的渴望和执着迫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现了她的高洁情志和坚定不移的精神。从后,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向读者探刻展露了一个充满痛苦和矛盾的纯洁心灵,凸现的是一种人格独立的壮美和崇高。黛玉一生不幸,与宝玉的爱情被无情的统治者封杀,最后泪尽而逝,而宝玉也因此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上演了又一出爱情悲剧
读完《红楼梦》,我为故事中的种种悲剧而痛心,因为这些悲剧,不仅仅是性格的悲剧、爱情的悲剧,更是一个社会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
高一:申铖铖
黛玉 对数轨迹
即使降生人世,仙草的身份也让你的生命没有落入凡人的俗套,所以你的生命轨迹并不属于抛物线。没有与至爱的人相守相伴为你撑起苦难的最高点,就连临死焚诗也没有斩断你最后念念不忘的情丝,于是生命的最低点也被否定了。因爱而生,因爱而逝,让你理应属于不平凡。
你生命的起点仅仅只是怜悯他的甘露,就是这甘露让你懂得了爱,开始了漫长的寻爱之路。与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成为了你对数生命的渐近线,也成为你短暂一生想要到达却永远无法到达的目标。纵然你飘然成仙,命运也会将这渐近线延伸下去,让你无法抵达,永留遗憾。
纵然有木石前盟,纵然你别无所求。
近石咫尺,却也只能相望到白头。
宝玉 余弦轨迹
上天给予你最大的爱怜,让你一开始就站到了“1”,站到了人生的最高峰;上天给予你最大的惩罚,让你与她的生命注定不会有交点。你在遇到她之前的生命是周而复始的吃喝玩乐,在脂粉堆里,在纸醉金迷中徘徊,直至她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纵然她只是你生命中的虚拟点,却也让你念念不忘。木石前盟只是老天打了一个马虎眼,他很“精明”地将你们安排在了不同的坐标系,却诡异地告诉你那个虚拟点的存在,好让你用剩下的生命周而复始地找寻那个根本不存在的点。用尽一生,用尽一生,用尽一生……用尽一生寻找,却也找寻不到。
只因她,不在你生命的坐标中。
宝钗 正弦轨迹
你的生命从一开始就和他错开了,不是擦肩而过,而是他在“1”,你在“0”。在遇到他之前,你的生命只有纠缠在不争气的哥哥与撑住这整个家业之间。你很精明,从望见他开始便知道坐在他身旁的新娘会是你,“宝二奶奶”的身份迟早属于你。于是你并不在意黛玉的出现,因为上天赐予你超人的精明,让你一眼便看透了那个虚拟点。然而“当局者迷”,你却不知道,宝玉心中的那个虚拟点已经覆盖了他的整个生命。当虚拟点消失了,宝玉的生命轨迹也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只有点点的思念、点点的追忆拖着他走下去。你最后得到的只是行尸走肉,外加一个空头衔。
就在手边的距离,却怎么也追不到。
只因他,生命中没有你。
纵然,红楼故事五彩缤纷,但最后也只是由一条条的轨迹交织而成。理应相交却没有相交的点,不愿重叠却偏又重叠的线、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这也许就是红楼的精髓吧!
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终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遗憾和指责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隐约中似乎听到她娇弱的喘息,脑海里是她伤感的容颜,带着一分憔悴却万分迷人。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闭上眼仿佛看见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为太难受,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镇中学高一: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