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一

关于读城市与狗有感的作文

《关于读城市与狗有感的作文》【第一篇】

  读《城市与狗》有感

  第一次见到这个书名的时候,还以为这是一本关于流浪狗的小说,就像一次探险,不断的与奇怪特殊的人物相遇那样。但当我真的读过这本书后,却又觉得有些后悔看这本书,后悔知道了这所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

  自从听到有人说:军校是最能美化人类情感的地方,军人是最热血、最善良的人。我就开始梦想未来的我能成为一名军人,成为绿色军队的一员,与那群最可爱的人一起生活。

  但对于这个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这是由一群流氓、无赖所组成的学校。在这里,到处都充满了欺压同学、抽烟、喝酒、偷窃甚至还有嫖娼等称得上是丰富多彩的各种恶劣行为。在他们眼里,似乎善良就是愚蠢,守纪就是犯罪。在这所地狱学校中,那个唯一没有做过任何坏事的男孩奴隶,却死在了军事演习中,而他暗恋的女孩,竟与心地亦有纯良面的凶手走进了神圣的婚姻殿堂。

  当我第一次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这是一本与现实几乎相反的书,或者说这本书把现实中的黑暗点无限的放大了。而作者描写的是一所地狱,在这所地狱中,小鬼不管恶灵,恶灵欺压他人。

  后来,在与同学的一次聊天中,偶然的谈到了这本书,同学告诉我这本书的作者曾因它而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听到这句话,我一下子就迷茫了,心中也变得十分迷惑。为什么这本书也能得诺贝尔奖,是颁奖的人眼花了吗。

  我特地到网上了解了一下别人对于《城市与狗》的看法,其中我觉得最难以理解的是其作者略萨的诺贝尔获奖评语,因他对权力结构制图学制的细腻描写,和他对个人的抵制反抗和挫败形象的尖锐刻画。

  我耐下心来,坐在藤椅上,带着这句话,又仔细阅读了几遍《城市与狗》。当我再次读完这本书时,感觉好像真的是那句话所描述的那样。虽然我还是不太理解前半句话,但在这次的阅读中,我发现了诗人的不卑不亢、不欺弱小与他为扞卫自己尊严的努力,也看到了美洲豹的坚强、勇于反抗恶势力与其维护自己尊严的斗争。还有那最终死去的奴隶,他虽然善良、温顺,但也懦弱无能、不知反抗。他是最可怜也是最可悲的。他永远的沉睡在了这场噩梦中。

  这所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是一片被原始树木遮的暗无天日的原始森林,外面的人只能看到这里的绿色,里面的人却望不到明媚的阳光。在这里,强者生存就是原则,拳头大就是道理。善良的人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软弱的人在这里没有生存空间。一切都是物竞天择。

  而在这场有一枚小石子引起的海啸中,那只被我不小心掐断了后腿的狗,那只一开始未被作者关注的狗,一直用它同情的双眼,看着这场狗与狗之间的战争。

高一:936147916

《关于读楚辞的作文》【第二篇】

  

  读楚辞,第一篇是《离骚》,震撼;第二篇是《九歌》,惊艳;第三篇是《天问》,迷茫;第四篇是《九章》,沉痛。其实最想说的,是《九章》。其中有一篇《惜往日》据说是公认的伪作,《橘颂》是其中很特殊的一篇(看过的就知道了)。剔掉这两篇,剩下七篇,读下来才发现,其实是屈原从生到死的心路历程。

  《九章》实在看得我很痛苦,《涉江》、《哀郢》、《抽思》、《怀沙》《回风》,大概是里面最重要的五篇东西。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大学的生活如果用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表达,那么大一是呐喊,大二是彷徨,大三是伤逝,大四朝花夕拾,其实我觉得《九章》大概也可以这么概括一下,《涉江》是呐喊、《抽思》是彷徨、《哀郢》是伤逝、《怀沙》是朝花夕拾。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九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更多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只是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忍卒读。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在这里,对于楚王的抱怨、对于奸臣的抨击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少了。反反复复写的,只是孤独的流浪。失去家园的痛楚,可能比政治下野还要深刻的多。有家不能回,有路不能行。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高大的房屋可以变成丘陵,楚国最繁盛的东门也可以转瞬荒芜,这不但是对于楚国一国命运的描写,更是上升到了对于整个历史循环的质问之中。如果说《抽思》中的孤独还是屈原个人的身世之感,那么《哀郢》中的孤独就是对于人生、对于社会、对于历史的一次拷问。明知道答案是什么,可他还是不得不去思考。

  这种深切的悲哀一直延续到《悲回风》。《悲回风》也是《九章》中很特别的一篇,因为它没有情节,完全抒情,文章也特别长,可以看作是一首咏叹调。而且在这一篇里,第一次看到了屈原的死志。然而他却是在挣扎,要不要一死呢,死有没有用呢?我以前从没想过,在教科书里比天还高大的屈原会在自尽之前这样痛苦的挣扎。在这一篇里,楚国的影子没有了,奸臣的影子没有了,百姓的影子没有了,连他自己的肉体也没有了。他仿佛只是一个灵魂,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为找一个出路。可是,没有出路啊,知道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么,一路读来,我终于理解了他的心思,屈原是不得不死,并不光是因为愚忠、因为国破家亡,而是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值的他留念的东西。像屈原这样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人,降生在这个世界上便是错误。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然而《怀沙》,突然一改低沉,用了简洁的短句,铿锵有力、干脆利落地写下了他的绝命词。没有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楚王、群臣、百姓、自己,又回来了。这就好像是对于一生的回顾,给自己做最后一个定义。然后他说,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知死不可让,原勿爱兮。人的生命上天早就安排好了,至于我,大限应该也到了吧。放宽心胸,不要伤悲,不要害怕。我知道死亡已经不可以避免了,那么就不要再吝惜自己的生命。从前面几段的果决,到最后的平和与放下,我终于看见了屈原平静地走出了最后一步。

  以前觉得,屈原死得不值。因为教科书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屈原之死,不能改变楚王的昏庸,奸臣的谄媚,也不能改变楚国被灭亡的命运。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大势所趋,屈原之死不过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是愚忠,甚至是愚蠢。可是我读完《九章》,我觉得他的死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一个人经历了那么多的煎熬,奔波过那么多地方,屈原太孤独了,太劳累了,又是太渺小了。天地那么大,山原、江水、滔滔洪流、滚滚红尘,他只是其中的一粒芥子。生与死,对于浩荡的宇宙来说,实在不算是什么。何况这个世界上,早已找不到一个能了解自己的人了,这样活着,实在是一种痛苦。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巉岩,屈原带高冠,衣广袖,一个修长而静默的背影就那样立着,举手投足间只有两个字:孤独。试着读《楚辞》,特别是读《离骚》、《国殇》、《哀郢》、《卜居》、《渔父》时,心中狂躁不安。《楚辞》犹如疾风暴雨,控诉人间罪恶,特别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都让人产生紧张与不安。奇崛的语言和疯狂得失去控制的想象,都让人情绪不宁。

  不管如何,我明白,我现在的心境,需要的是回环往复而不是狂乱无章。这时候的《楚辞》,于我而言大概是一剂良药,多服为宜!

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高一:维拉

《关于读的作文》【第三篇】

  乘着微风吹来的清香。掀起生命中的篇章,细细品读。  
题记

  读浅浅的享受

  指尖轻撩起书中的一页,成片绿荫映入眼帘,灼灼其华的桃花传来沁人心脾的香气,蓝得透彻的天空望眼欲穿。这是久违的大自然啊!我细细阅读书中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因为这是自然的写照,我在这书中,找到了心田的宁静。不知不觉地带来一丝丝浅浅的享受,我读到了大自然。

  读浓浓的爱

  我拂袖打开那本陈旧却夹杂丝丝温馨的书。里面的内容真的是混乱不堪,七拼八凑。可是我依然读得非常入心。书中写到:你怎么还不吃早餐啊,要迟到了。明天天气转凉,多穿衣服啊。这道题目,你怎么能不会写呢你一定会说:我家有本书的内容和这很相似呢!没错,我正在阅读的正是家家都有的爱之书。我小心翼翼地阅读着,细细的品味着,内心油然而生一种甜蜜。我读到了浓浓的爱。

  读深深的情

  我离开书桌,来到书橱前。一本五彩斑斓的小说让我停下离开的步伐。我充满好奇地打开这本小说,认真地读起来。一页,两页我随着小说的情节会心地笑了。这笑中,有同学们有同学们的纯真自然引逗的,还有一份是被这深深的友谊打动的。我毫不吝啬地绽放我的笑容边读着,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深深的情。

  读纯白的一页

  正准备离开书房的我,一不留意瞄到了躺在地上的一张纸,一张纯洁无瑕的白纸。原本只是一张没有任何阅读价值的纸,而我却目不转睛地阅读起来。我认真地品味纸上的气息。可它却像个谜一般,封锁了所有的信息,这就像我们的未来。我在这页纸中读到了自己,总有一天,我也会编写出一本完整的书。

  睁开你的眼睛,去细细阅读吧!读是一种体会,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随着你的指尖去阅读吧!去读懂那大自然,去读懂人与人之间的爱。

  今夜灯火依旧,我掀开一页,细细阅读

安徽宣城绩溪县绩溪中学高一:1027475858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