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题记
漫步于午夜的马路,望着奔腾的车流,细数着缤纷的霓虹,心中不免有些许的失落:多年在外漂泊,生活于尘世的浮华间,却已渐渐淡忘那灯火阑珊处的你。
日子在不经间已过了3年,你我离别已三载,我甚至已经忘记了你的苍颜,但行云流水般的思念仍时时激荡着我内心的海岸线,如潮涌般强烈,如烈焰般烧灼,那么强烈又那么势不可挡。
记忆中的你,始终穿着你的蓝格布衫,头上扎着你的淡黄头巾,一双陪你走过千山万水的老布鞋,手持着一根龙头拐杖,嘴里含着你的烟斗,还不时吐出一团黄烟。
今年,你83岁了!
你的鬓角已是银丝满布,脸上早已是暗淡无光,咖啡色的老年斑也星星点点的依附在你的脸上,皱纹如沟壑般,那么深沉,那么残酷,浑浊的双眸深深的嵌在你的眼窝中,好似一双陨坑,让我目不忍视。
小时候,我最喜欢陪着你去田间干活,但那条路过了那么多年仍然那么难走。这时你总会用你那干糙的大手将我的小手包含在你的手心,用你那佝偻的双手将我拥在怀中,抱着我,搂着我走过了我的童年,你却始终隐秘的笑着。
上初中后,你最喜欢陪我去河边散步,但你总是不放心,担心我会掉河里去,所以你总是将我挡在外围,不允许我踏入你设置的禁线,用你的瘦弱的身躯将我与危险相隔开,这样你又陪我走过了少年,你却始终慈祥地笑着。
上高中了,你渐渐的老了,你是真的老了,你已经不能健步如飞。笔走龙蛇了,你的背脊更弯了,牙更少了,手更糙了,眼神更黯淡了,但你还是念念不忘。念念不忘着百里之外的我,这样你在守候中又陪我走过了一年。
终究还是你陪我走到了现在。
门口的山坡从你嫁过来那时就有了,那时只是一块是极陡的山峰,那时你只是一位极美的女青年,时间的飞逝,山峰渐渐变得平缓,而你的背竟也渐渐变得弯曲。
记得,那时冬天中的你。我蜷缩在你的旁边,你从外面捡回一些干柴,放在火盆里生火,火苗蹿出了火盆,不一会儿便燃烧起来,火光照亮了整个厨房,同时火光映红了你的脸颊,你的浊眸中也发出了璀璨的星光,那么难得,又那么闪耀。
不久你生病的消息传到了我的耳中,我打电话告诉你说我不久就会回来看你,你说不必了,安心学习,我好得很,可是母亲告诉我:你夜夜都会点灯睡觉,不然就会在房中点一支蜡烛,嘴上说不想你,但心里却还是放心不下你。听着听着,我沉默了:我为你的付出和我的无奈而感到痛心。
那么多年过去了,我却不曾知道,在我奋笔疾书的同时,你始终与我同行。谢谢你,外婆!谢谢你的默默等候,谢谢你的牵肠挂肚,更谢谢你在灯火阑珊处的守护!
安徽池州东至县东至县第二中学高一:陈俊
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题记
漫步于午夜的马路,望着奔腾的车流,细数着缤纷的霓虹,心中不免有些许的失落:多年在外漂泊,生活于尘世的浮华间,却已渐渐淡忘那灯火阑珊处的你。
日子在不经间已过了3年,你我离别已三载,我甚至已经忘记了你的苍颜,但行云流水般的思念仍时时激荡着我内心的海岸线,如潮涌般强烈,如烈焰般烧灼,那么强烈又那么势不可挡。
记忆中的你,始终穿着你的蓝格布衫,头上扎着你的淡黄头巾,一双陪你走过千山万水的老布鞋,手持着一根龙头拐杖,嘴里含着你的烟斗,还不时吐出一团黄烟。
今年,你83岁了!
你的鬓角已是银丝满布,脸上早已是暗淡无光,咖啡色的老年斑也星星点点的依附在你的脸上,皱纹如沟壑般,那么深沉,那么残酷,浑浊的双眸深深的嵌在你的眼窝中,好似一双陨坑,让我目不忍视。
小时候,我最喜欢陪着你去田间干活,但那条路过了那么多年仍然那么难走。这时你总会用你那干糙的大手将我的小手包含在你的手心,用你那佝偻的双手将我拥在怀中,抱着我,搂着我走过了我的童年,你却始终隐秘的笑着。
上初中后,你最喜欢陪我去河边散步,但你总是不放心,担心我会掉河里去,所以你总是将我挡在外围,不允许我踏入你设置的禁线,用你的瘦弱的身躯将我与危险相隔开,这样你又陪我走过了少年,你却始终慈祥地笑着。
上高中了,你渐渐的老了,你是真的老了,你已经不能健步如飞。笔走龙蛇了,你的背脊更弯了,牙更少了,手更糙了,眼神更黯淡了,但你还是念念不忘。念念不忘着百里之外的我,这样你在守候中又陪我走过了一年。
终究还是你陪我走到了现在。
门口的山坡从你嫁过来那时就有了,那时只是一块是极陡的山峰,那时你只是一位极美的女青年,时间的飞逝,山峰渐渐变得平缓,而你的背竟也渐渐变得弯曲。
记得,那时冬天中的你。我蜷缩在你的旁边,你从外面捡回一些干柴,放在火盆里生火,火苗蹿出了火盆,不一会儿便燃烧起来,火光照亮了整个厨房,同时火光映红了你的脸颊,你的浊眸中也发出了璀璨的星光,那么难得,又那么闪耀。
不久你生病的消息传到了我的耳中,我打电话告诉你说我不久就会回来看你,你说不必了,安心学习,我好得很,可是母亲告诉我:你夜夜都会点灯睡觉,不然就会在房中点一支蜡烛,嘴上说不想你,但心里却还是放心不下你。听着听着,我沉默了:我为你的付出和我的无奈而感到痛心。
那么多年过去了,我却不曾知道,在我奋笔疾书的同时,你始终与我同行。谢谢你,外婆!谢谢你的默默等候,谢谢你的牵肠挂肚,更谢谢你在灯火阑珊处的守护!
高一:小草的明天
灯亮了,又意味着什么呢?是在妈妈怀中的幸福,是有人等待着你的满足,是彻夜不眠的焦急,还是对失去的无比恐惧?
婴儿时期的我们,那颗小小的脑袋,其中装的,总是妈妈的爱的抱抱。于是任性的我们,每至夜深人静,当看到熟睡的妈妈她的手渐渐松开,翻了个身,我们便赌气地大哭起来,把已入美梦的妈妈吵醒。这时,灯亮了,妈妈的嘴角早已不是美梦时的微笑,她惺忪的睡眼中盛满的,是焦急。被妈妈搂在怀里小心翼翼地哄着的我们,眼角闪过一丝笑意,继续装模作样地大哭起来。最后,在妈妈的摇篮曲中,伴着灯光,沉沉入睡。
妈妈爸爸,我回来了。妈妈在厨房中探出头来应了一声,继续在油烟弥漫的厨房中炒菜。爸爸微笑地点了点头,询问起了今天的在校情况。这样的日子,对于十一二岁的我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每天放学后,一如既往地回家,一如既往地被等待,偶尔盼望着某一天,能过得新奇一点,尝尝家中空无一人的感觉。但我们知道,家里的灯永远为我们亮着,迎接我们回家的,总是伴随着炒菜声的忙碌的妈妈和微笑着的爸爸。似乎永远无法想象,如果有一天,那盏灯终于灭了,笑容可掬的爸爸和妈妈消失了,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因为,那还离我们很远很远。
要升学了,每天晚上我们在作业堆里完成作业,复习,做最后几十天的冲刺,每一天都熬到很晚。卧室的灯,却亮了,妈妈总是起身,走进厨房。随即,厨房的灯也亮了,妈妈忙碌起来。不一会儿,妈妈端着夜宵,陪着我熬夜。而此时的爸爸,在电脑上了解着各个学校的最新招生,考试资讯。考试的前晚,我们睡得很香,而爸爸妈妈却担心地翻来覆去,彻夜未眠。直到清晨,妈妈就亮起灯,一遍遍检查着文具和准考证,琢磨着准备什么早餐。他们亲自送着我们到考场,满是期待地目送我们进入考场,在骄阳下,在考场外,他们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大学了,离开爸爸妈妈到外地独自上学,家里亮起的灯和笑容可掬的爸爸妈妈,一年只能看到两次。工作后,也许这样亮起的灯,一年只有一次,每天下班回到家,面对着漆黑一片,心中并不失望。因为在家的方向,我们能看到始终为我们亮起的灯,心里满是踏实。等到取而代之的是手术室的那盏灯时,才猛然意识到,原来我们有那么那么多的日子没有和他们一起过,有那么那么多的感受没有与他们分享,有那么那么多的生日没有陪他们一起过,他们有那么那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而我们之间,却只有不足以回忆一生的那么那么少的回忆。直到连那盏灯也不在亮起时,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已漆黑一片,已经找不到家的方向了。在迷茫与痛苦中,意识到有灯亮起的地方,有人等着你归来的地方,才是家。可那盏灯,终究不会再亮起。
也许当人生已度过二分之一的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灯亮了,是多么温暖的事,也是多么奢侈的事。
高一:王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