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从小生活在蜜罐里的人,家里人自然都把我当宝一样的护着,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那种。但我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但自从我看了白毛女之后,我才知道我生活在如此幸福的家庭。
故事讲的是在1944年除夕,抗日战争尾声。冀中杨庄的老佃农杨白劳与女儿喜儿相依为命,喜儿与同村青年农民大春相爱。杨白劳因生活所迫向恶霸地主黄世仁借了高利贷,之后外出逃债。在除夕之夜杨白劳偷偷回家。黄世仁闻讯后强迫杨白劳卖女顶债,杨白劳喝做豆腐用的卤水自杀。喜儿被抢进黄家,遭黄世仁奸污,逃入深山,头发全白。两年后,大春随八路军回乡,在山洞里找到喜儿,替她申冤雪恨。结尾处,村民们和喜儿一起开会批斗黄家的罪行,庆贺穷苦人的重见天日。
故事里的喜儿为了逃掉,被迫逃到山里,过着孤苦临丁的日子,现在的我们想象不了喜儿受到的苦难,想象不了那一头的白发背后所遭遇的,在我看来,这是封建社会的压迫造成的,这是旧社会的压迫染成的,这是黑暗的恶势力造成的。
杨白劳最终被逼上了绝路,他那痛苦的悲吟,他那死前的绝望,为什么他会自杀呢因为他是无法改变的。他被人一步步的算计,他自己一步步的走向深渊,然而他却对自己的命运什么也不能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儿被人抢去。在那个年代命运是掌握在他人手里的。而自从解放后,人们命运的轮盘已经能自我把握了,但仍有少数人被命运玩弄于鼓掌之间,不过仍有大多数人顶着压力而不屈服坚强为自己的生命而活,在我心里最敬佩的就是贝多芬,他从小耳朵就不好,但他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依然坚持着学习着,努力着,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最终他成功了,他成为了着名的音乐家。他不怕被践踏,持着执着的人生态度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
看了白毛女的故事我感慨万千,我十分痛恨可恶的老地主黄世仁,我对喜儿的遭遇感到十分惋惜。那个年代人们没有自由和土地,所有的一切都在霸主的手上。同时看了白毛女的故事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每一个人强大起来,所以我们更需要刻苦要求自身努力。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的潮流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而社会制度适应发展的潮流为人们的权益打开了一把保护伞,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高一:吴洪宇
仓皇的弹奏声飘荡在耳边,突兀还带着些许苍凉。
顺着音乐的轨迹看过去,坐在花坛边缘的人怀里抱着吉他,手指在琴弦上悠然滑过,唤起一连串涟漪,在空旷宁静的夏夜里一圈圈地自由飘散。
我的眼睛,也随着涟漪回归圆心的节奏把视线移向他轻轻挥动的手指。
我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弹吉他。简单的曲调,奏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温润和哀伤。
一如在午夜酣睡里所听到的乐曲,冷冷地缓缓地流淌。
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从来没有抬一下头,也始终没有终止弹奏。混杂在耳边的除了琴声还有凌晨时分的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还有自己轻轻的呼吸和心跳声。
节奏渐渐高亢激扬,他的侧脸也因为节奏的变化而微微转向我的方向,和琴身配合的丝丝入扣。
轻松潇洒地昭示着恰到好处的温柔。
和他的眼光一对上,那目光如星光一样。
尾音在夏夜里洒落,如凉风在星光下流淌。
高一:蒋家敏
刚才专注地听他弹奏,我几乎没留意到凌风已经在我不知觉的时候悄悄走开。
眼前弹吉他的人,从花坛边缘站起身来,在路灯照耀的方向,我第一次看清楚了那张脸,和琴声一样的优美柔和。
他是我和那些同学一起吃喝的小酒馆里给我们上菜的人、
在最昏暗的光线里,眼睛的光亮仍然如同雨后夜空的流星一样闪亮。
你就是刚才那群学生里喝的最疯的女生吧?现在的学生还真可以
如果是学校里的男生这样对我说话,我大概会扬起嘴角丢给他一个讽刺的笑,然后再十分客气的告诉他其实他说的大谬不然、
但面对他。
我短时间愣了一下,然后竭力按照平常口吻说:你管的着吗?我爱喝多少是我的事,你这样在夜里游荡,我还要尽量提防你呢,谁知道你是不是好人。
在夜里游荡的又不止我一个,你和你那帮同学不也是在游荡吗?如果我是坏人,你还能站在这里,盯着我半天都不跑开?你就是这样提防坏人的?
他嘴边隐约微笑,说话神情满脸的不在乎,我却没办法报以同样的轻松自然,停顿了一会儿才说:你年级也不大,别摆出一副教训人的样子来,我看你和我差不多也是找个借口,瞒着父母偷偷出来疯一下的,对不对?
问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我心里有些得意,他和我应该也差不多吧。
高一:蒋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