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将死之际,传位刘禅,并令其拜诸葛亮为相父,严告刘禅对诸葛亮要以父事之。感激莫名的孔明又收到先主圣训,大志为你的才能极高于曹丕,太子能辅则辅,非常之时,你也可自取。
弥留之际,刘备留下了感人至深的遗训,诸葛孔明流下了及其诚恳的眼泪。他知道,他即将登上权力的顶峰,他要做的不仅仅是青史留名,更重要的是他不能辜负先主对他的信任,知遇之恩。
孔明所受的恩惠于后世中绝无仅有,于是他成了后来无数怀才不遇,抑或自以为怀才不遇仕人的仰慕对象。他们以为自己有与诸葛亮一样的才华,智谋,只是生不逢时,遇不见刘备一样的明主而已。
于是,可以对白帝城托孤做一个极为公正的评价。
刘备在世时,孔明勤恳忠勇,毫无反心,忠心耿耿。身为主公的刘备自然明白这一点,然而这并不能证明他死之后,孔明依旧如此。然而受大势所趋,刘备不得不痛苦的做出决定,放手一搏,于是他赌了诸葛亮,抵押是自己几十年创立的基业,期望赢的时一统中国于刘氏,诸葛孔明忠心永久长存。他害怕的是输,一输不仅统一中国遥不可及,就刘氏江山一隅也归于外人之手。于是,为了增大自己赢的概率,刘备做尽收买人心之事,即出现了托孤极尽感人的一幕。从这种意义上讲,刘备是一个优异的心理学家。
刘备死后,蜀地最高领导者俨然诸葛亮,他架空了刘禅,清除了李严,打击异己,又穷兵黩武,六出祁山,不仅未统一中国,反而加速了蜀亡的时间的到来,从这一点讲刘备输了;但诸葛亮始终未越雷池一步,未有自取之心,并且几十年任劳任怨,育后主,携人才,勤于政务,从这一点讲赢了。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结局,没有刘备预想的好,也没有刘备预想的坏。
所以说,在托孤时,刘备愈动情,愈能说明刘备愈不信任诸葛亮,愈能说明刘备越无奈。可能人永远无法完全信任一个人。这一点,刘备懂,孔明也懂。
高一:杨洋的雪
状物作文:白蜡笔
蜡笔有多少颜色,却惟独不属于我,我所拥有的,只是那什么也没有的白。
题记
喜欢用蜡笔勾勒色彩,不像水彩那样水灵,不像素描那样黑白立体,不干燥也不细致。
蜡笔总是很难画细小的线条,或许,这是特点,也是缺点吧。
蜡笔有8色的,12色的,24色的,36色的,48色的,绚丽夺目。基础的8色是由彩虹的色彩加上白色组成的,从小就有了疑问:为何蜡笔会有白色,本来就是白纸,岂不画蛇添足?!
所以,直到长大了,我还是没弄懂。
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色彩,独独属于你的,展示出你独特的气质。
可我却仍未寻觅到,或许,我是绿色,健康,活泼,可我并不太喜欢它,生命的摧残换来的却是失去它的悲伤。我喜欢蓝色,可我知道,它并不是我,蓝色是孤傲的颜色,清高的味道,蓝天碧海,蓝天,高高天幕,俯视地上的所有生灵,大海,广阔无际,任人涉足,却足以狂风巨浪丧失一人又一人的生命。使我对蓝有了生疏感。又或许是橙吧,温暖的橙,如阳光天使。只觉自己配不上它,它太活泼,热情,与我本质中的特质相差甚远。不可能是黑灰,我没有那么暗沉,低调,不像我,沮丧,只为寻寻觅觅,无法心意。
后来,见到了白,差点快忽略了它,她安静,但不乏调皮,单纯,不乏睿智,在医院,会给人以安慰,它就像纯洁的天使,只为给人带来幸福。
可白色还是一无所有?美术老师说:白是调和颜色的,少用为好,那样,会让其他颜色丧失了本质。
我有点愤怒:究竟是白玷污了它们,还是它们玷污了白?
我不懂得蜡笔中为什么有白色,或许真是像美术老师所说的那样吧。
可我坚信,虽然白一无所有,可它是白,这就是它最美最美的真质。
微风轻拂,环佩叮咚
水袖罗裙,倾世玲珑
惊若彩蝶,三世难忘
回顾莞尔,锦落繁华
远近不实,心愿沉香
自知梦里,不醒不愿
城阙烟尘,秋风怜悲
环佩已裂,玲珑已碎
玉容憔悴,泪自阑干
血泪香融,流苏何在
似天比翼,佛地连理
自知梦醒,相逢不识
一舞一倾城,一笑一凝睇,一战一别离
自是迷雾里,却也愿白首不相离
高一:郭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