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一

关于八月的作文

《关于八月的作文》【第一篇】

  

  八月

  铭刻我惆怅的记忆

  八月的雨侵湿了书的扉页

  留下了泪一般的痕

  陌上无人

  巷尾传来熟悉的木屐声

  又见花纸伞

  伞下却不是当年的人儿

  风掀起迷色的纱衣

  斜雨弄破了脸上的胭脂

  飞扬的发丝给了我无尽的失望

  望不尽的街

  说不出的伤

  道不完的迷惘

  我唯一的奢望

  就是在梦里将你珍藏

高一:钟思敏

《关于八月幽香的作文》【第二篇】

  夏日似火,烤熟了在田野间的食物。也迎来了这丰收的喜悦,微风中,隐藏着淡淡的幽香。也隐藏了淡淡的思念

  我喜欢生机盎然时,色彩艳丽的桃花;我喜欢夏日炎炎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水中物,我喜欢寒冬腊月临寒独自开的傲骨之梅,然而,我却更喜欢那果实累累时,盛开于树枝间的金色桂花,别无他意,只是因它与生俱来的幽香。

  桂树未开花时,样子笨笨拙拙的,只有茂密的叶子,却让我想起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诚实向秋景的诗句,但此时的桂树之景似乎恰恰与万物凋零形成对比,因为秋天的桂树也有属于它独特的果实。八月,在桂树的树枝交接处,开出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米粒大的黄色的花,细碎的,密密的,一丛丛地藏在绿叶间,存于枝杆和叶间嘻戏。

  黄昏时分,我徒步到山间,那里的桂花正开得灿烂,一阵微风吹来,花瓣徐徐下落,像一个个小精灵,穿梭于天地之间,这让我忆起了每年的此时,我便于外婆一起拿着背篓,立于桂树之下,晃动着那桂树的身躯,细小的花瓣脱离生长的母体,随风飘落,似乎在追逐嬉戏。细小的花蕊带着淡淡的幽香,夹杂着细长的绿叶,飘落在背篓中,飘落在地上,飘落在我的身旁此景似乎梦幻,似乎带着宁静的喜悦,又似乎有着浓浓的凄凉。让我觉得桂树似乎不是人间种,疑似月中来。

  我曾期望留住这一美景,但它却只能成为一副桂落美景图沉淀在我的心里。

  八月中旬,我曾逢着一场秋雨,像丝线,消失于金色之间,也曾有金色的细朵承受不住这超出能力的重量,坠落在地,此时的它显得更加柔弱,若此时遇到的是狂风暴雨,或许就粉身碎骨了。金黄色的花朵与标色的泥土纠缠,最终消逝,唯幽香与雨后空气相结合,令人神清气爽。

  现今,我的母校之中有着一棵桂树,每每秋季,它都会散发出馥郁,让我想起在家乡的此时,我早已和家人一起晃动着桂树那高大的桂树身躯,那一份快乐,那一份温馨,如今已是物是人非。有人说:何须浅珍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然而,在我的眼里,这毫不起眼的金色小花就是花中一流之物。

  金秋时节,十里飘香的桂花又会开始绽放它自己的生命,一阵微风掠过,桂花像一只只橙黄的蝴蝶,纷纷落下,唯馨香独存。

实验中学高一:刘麟

《关于巴黎圣母院读后感的作文》【第三篇】

  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作者笔下的当时的那些建筑,那些奢华的象征权力的教堂,人们还不知道可以拥有自己的思想,以及为了自己的愿望可以做什么事情,一切都假借神圣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圣的教堂来展现,展现建筑家的审美观,也就是个人的才华,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时的人们,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从那许多的错综复杂的毫无章法的建筑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人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压抑,怎样狂躁,那些像雨后春笋一般从地下冒出来的教堂的尖顶,正是人们扭曲的灵魂在对着苍天做这无声的哀号!

  教堂里面是那么的阴森恐怖,这让人联想到在宗教的遮拦下,当时社会是怎样的肮脏和败坏,真善美的宗教和利用宗教制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强烈的感官刺激。通篇都是在这样的对照下进行的,让人的心灵深刻的体会出迷茫,困惑,和不安,如果有一把利剑,你会尽你的全力去刺破那层蒙在社会上空的阴云,那阴云是邪恶的,你对它充满了愤怒和鄙视,就像书里面的那些流浪汉们对待社会的疯狂的报复。可是你不能,因为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恶,你就先要将代表着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还有比人丧失本性更悲哀的么!

  印象深刻的是这样的几个人物,代表美丽善良的姑娘--爱斯梅拉达。她不仅有迷人的外貌,更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灵,从她对待那只山羊,救下那个落魄的诗人,对于伤害过自己的卡齐莫多,送上的水和怜悯,对待爱情的牺牲,等,我们看到她是美丽的,她的身上心灵上没有污垢,她是没有被污染的。可是,这样的天使一样的姑娘,受到的是怎么样的对待呢?流浪,在最肮脏的环境里面生活,被所谓的上流社会排斥和嘲讽,被玩弄,被抛弃,被诬陷,被威胁,最后,作了彻底的牺牲。

  书中描写了一个那样的社会,和在那个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人物的状态,麻木的如那个弗比斯,最底层的如老鼠洞里的那几个隐修女,疯狂的副主教,还有尽全力反抗的最丑陋的卡齐莫多,副主教和卡齐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鲜明对比,同样爱上了美丽的姑娘,同样的遭到了拒绝,他们的爱都是那么的热烈,那么的诚挚,可是,一个是占有,一个是奉献,已占有为目的的,当目的无法达到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毁灭,毁灭别人;以奉献为目的的,当无法奉献的时候,想到的也是毁灭,毁灭自己。

  我想这也就是世界名着的真正魅力所在,他让人看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他深刻的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些活动,无论放在什么时候,什么社会,人的共性是始终存在的,对美好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对美好的赞美,人是一个天使和魔鬼的综合体,人和人的经历没有相同的,也就是说,社会本身就不可能让所有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这种不一样的待遇,让多少人的内心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对美好的追求阿!林林总总的肮脏的巧取豪夺,充斥着我们的眼睛,振荡着我们心灵,我们该怎么办?

  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高一:justin1997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