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这个现代化时代,有一个新名词慢慢的被社会所认识,那就是90后。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这一代新生儿对各种事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这种理解通常是被社会所不认可的;因为在大人们看来,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可他们没有注意过90后是怎么看待责任的。
作为一名90后,我对责任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最初认为责任是一个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品质。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美国西点军校还将责任二字作为校训,不难想象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因为有时会让人觉得它是硬施加给你的,是必须要做好的,它是有着岩石般的冷峻。但这只是我对责任的初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从少年变为了青年,在老师的启发下,我对责任又有了新的理解;老师告诉我们责任没有那么复杂,它只是一种简单的自我的使命。因为在付出责任的同时也会得到回报,使自己的心灵世界温暖起来。一个人必须有责任,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努力一天比一天更好。
作为一名90后,我认为处处皆有责任,包括一些平常不起眼的小物件;例如说拖鞋。仔细想想,每当回到家时,第一件事就是要换鞋,从那时起,拖鞋便履行着它所应有的责任,让人体会到家的温馨;把冷漠留给自己,把温馨曾与他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就是一种没有生命的责任。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物体人,也在时时刻刻的履行着自己的责任。一个真实的小故事,说的是一个公交汽车司机在拉运乘客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极度痛苦,公共车面临失控的危险,但他仍坚持着做完了三件事:一是把车慢慢靠到路边;二是踩下刹车;三是打开车门,看着乘客一个个都下去了,才无力地爬在方向盘上,永远的睡着了~~虽然他的心跳停止了但他的责任却延续着他的生命,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负有生命的责任。让中国人从这两则故事里学到在责任感上的差距。
作为一名90后,我们要清楚我们现在的责任;我认为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读好书是对自己负责。我们中的大部分同学,已经或者正在长大。长大就意味着肩上多了一副担子,身上多了一份责任。长大了,就意味着要对自己负责。我们不可能一辈子在父母长辈的庇护下过日子,我们终有一天要自己面对外面的世界,面对社会,面对人生。今天社会的瞬息万变、竞争激烈,我们只有好好读书,才能依靠自己的实力立足于其中,使自己能在高手如云的社会中,行走自如。好好读书,是对父母负责。从牙牙学语到亭亭玉立,从蹒跚学步到一表人才,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艰辛的劳动,尽管有时候,我们对父母的爱理解的还不够,但它是神圣的、崇高的。父母爱孩子是一种天性,我们尊敬父母则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任何一个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人,都不会也不能回避这种责任。父母没有要求我们回报,他们唯一的心愿就是要我们好好做人,好好学习,我们进步了,父母就开心了,我们成功了,父母就幸福了。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交上一份能让他们从心眼里笑出来的答卷。读好书,也是对祖国的责任。一个人,总是要有一份爱国之心,那样才能在全世界60亿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相信你如果拥有了强烈的责任心,就会感动你身边的人,总有一天也会像感动中国获奖者一样,感动中国每一个人。
作为一名90后,我们应该知道责任是一种民族精神,以一种精神来传承着中华儿女的美德。在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人们通常会祭扫祖先的灵墓,目的是在传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风和美德;很多学校,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目的是缅怀着建设新中国的革命先辈。继承着我们中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就是让我们这些当代中国人,能够永远地烙印着爱国主义情怀,把我们都培养成具有爱国主义的中国人。有的同学说:什么是爱国主义啊?对中小学生来说,爱国主义就是爱家庭、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用责任来弘扬民族精神
作为一名90后,我常常被老师和家长说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可你们没有想过我们的感想,我们虽然幸福,可对于你们来说,我们缺少了旧时代的朴实纯真,全国上下的人都想着为人民服务,全都是大公无私;而相对于我们而言,从小就看透了人心叵测,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的责任:个人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和长大后的社会责任,乃至于对于人类的责任
虽然一路走来,只是学生;活到现在,还是学生;可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90后眼里处处皆责任,自然作为90后的我们也了解现在自身的责任,因为我们知道责任是一种民族精神;这就是现在的90后对责任的认识。仅仅想通过这篇文章,让全社会能理解现在的90后对责任的看法;同时号召全社会对责任都怀有一种舍我其谁的信念;同时,心中存有继续前往的使命感,责任感!
河南师大附中高一 徐世豪
曾经听80后的人们说:我们是糖,甜到忧伤。然而90后的我们却说:我们是糖,甜到忧伤。每次看到身边的朋友说这样的话,摆出受尽岁月沧桑的样子,我就默默的回想这个问题,我们是糖,到底是什么糖,为何甜到忧伤。棉花糖?
也许吧!
90后的我们,也许是一支棉花糖,我们却感到忧伤。虽然我们90后喜欢显示个性,但是却因为我们每天知知道忙碌工作的父母,注意到我们。我记得一个朋友说过,90后的我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孤独的接受父母给予的丰富的物质生活,却少了关爱,在意的目光,我们只想爸妈的目光能停留在自己的身上,那怕只是吝啬的一分钟,可是他们连吝啬的一分钟都给不起。是啊,听完朋友的诉说,原来90后的我们,只能孤独的抱着抱抱熊,看着深夜的大门;原来90后的我们,除了丰富的物质,什么也没有;原来90后的我们连忧伤也是一种奢望
是啊!如果有一天,你们发现,90后的我们不再忧伤,也许我们只是渴望拥有注视的目光。朋友说习惯就好,生活永远都是在交错里失望,越思念越孤单。90后的我们,一个人的奶茶,爸爸妈妈常到外地出差,每当孤单、寂寞的时候,也只能看着大门发呆,那时,也够幸福的了。
其实,并不是我们想忧伤、我们也想快乐伴随我们成长、我们也试着用更多的知识解答我们可以不忧伤的理由。可是一切都是那么徒劳。个人的幸福和快乐、由不得谁作主、就像剪刀、石头,布,不是拥有就不会输。
我最崇拜郭敬明的一句话:那些曾经刻在椅子背后的爱情,会不会像水泥上的花朵,开出没风的、寂寞的森林。这句话让我们90后对爱情深信不疑。
80后的前辈,用恶劣的语言批判90后的我们,猖獗、无力、叛逆、滥情可是80后的前辈,难道就没想过,我们是不同时代的产物,对于身边该有的不改有的,我们都无能为力,错的不是我们,错的是时代,不是我们!
小四说:在这忧伤而明媚的三月,我从单薄的青春打马而过,穿过木棉,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和无常,你笑一次,我高兴好几天,你一次,我就伤心好几年。这些悲伤的文字,只有经历才能体会得到,只有经历过才能知道青春路上的波澜起伏。只是某些人不想正视罢了,快乐一直伴随我的左右,忧伤也不请自来,生命中有太多遗憾,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忧伤,不想长大是90后的心声,长大了也就没有童话
90后的我们能不能不忧伤?
我们并不可以左右什么,我们只是试着生活的更精彩而已,我们只是选择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仅此而已!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第一完全中学高一:张雨萌
80后自己的精彩
讲到80后,韩寒自然是最具感染力的符号之一。
假如韩寒没有成为韩寒。那么,80一代们,将会面临怎样的未来。
不是每个人在赚到钱的时候都会去实现少年时的梦想,但他去做了。
人们总喜欢在80后的头上戴以叛逆的冠帽。韩寒当是首推。其实叛逆也非80后固有的代名词。那应该是他们的精彩。他们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只是世人总达不到80后的共识,总自以为是地迂腐地斜眼回头看,把这股涌动着青春的激流,看得不值一提。
其实,得到或得不到公众的认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谁才具有真正的魅力,不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乌合之众说了算的。
真英雄者自然相互吸引。
80后也非韩寒一人值得称道。是郭敬明、李宇春,还是周杰伦、王力宏,抑或谈及丁俊辉、姚明,80后都有各自的精彩。只是他们的性格特点,人格魅力,人生价值追求不同罢了。都是多彩斑斓。如若相同了,80后也不过是平庸的一代,丝毫没有他们说话、办事的份。
一枝独秀的春天还会是春天吗?
90后,我们的迷惘和野心
年轻的我们,心中的阴影多多少少来自那对前路的茫然无知。眼前的一切没有启示和征兆。
迷惘,无论谁都有过。80后也不能说他们的前路一片明朗。他们没说这话的权力。或许,他们面临的迷惘比我们还要多。每一代人都曾面对过各种迷惘。所以我们也就不必畏畏葸葸。但他们都走过了迷惘,世界在他们眼前呈现出立体的美感。现在,是我们面对的时候,我们也必须承担。
在通向高考胜利大门的路上,乃至在整个人生道路上,那浩浩汤汤的大部队里,平庸者走进去就如一滴水汇入大海,谁还认得清你?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一切似乎就是如此无奈。而真正的强者,不甘于平庸的人,在走入人群的那刻,所有的目光都凝聚在他身上,熠熠闪耀。如同遗世独立,突兀的存在让众人感觉空气发生变化。这与五官并无关系。或许,这话不免偏执,但却分明,真切。
迷惘既然再所难免,也就大可泰然处之。只是,我们总不应该丢弃那奋斗的气节。
能者自然走得出困惑。一直,都很放心。
什么是青年?是十七八岁的帅哥靓妹?有十八岁的老人,也有八十岁的青年。年龄不只是简单的生物年轮。青年总是那看得出朝气,靠近便强烈感受到有太阳般的热烈,又有那小溪流般的清澈、明丽。而不是那让人瞧着就觉得迂腐可笑,自以为是,可悲可恨的丑陋的面孔。
青年者,当有宇宙般的胸襟气量,理想抱负。但过分的得意,空有志愿,也难免是普遍性的平庸。只有那野心昭显,而又不动声色,踏踏实实者,才让人敬畏。
90后,英雄辈出。这显然不是群雄割据的时代;也不是适合英雄生存、发展的年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这里依旧出生,成长着如此之多的强者。只因这是新的一代。
谁才拥有真正的未来
谁都不能把未来描绘得太理想化。那经不住考验。但谁都可以证明,成功完全源自那有雄心而又朴素的理想。理想在它实现之前尽可能是幻想、妄想、白日梦,乃至不可能。但在理想成为现实的那刻,一切的渊源都将澄清。未来是理想化的,是可以去梦想的。一切都不仅仅是想想而已。
但真正的未来不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光辉。应该也必然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不然什么都甭说了。如何能不黍祖国的期望,谁都大意、轻率不得。无论是老前辈们,80后,还是我们90后。老前辈们自然是国家的顶梁大柱,80后也自然胜我们一筹,而我们能做的便是那简简单单的后来居上。还那么简单吗?未来属于一个国家、民族,他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代人。
我是90后,是一代人中的一个。但我不愿只是孤身一人。
因为,一个人决定不了一代人,而一代人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走向。谁都当不下千古罪人的恶名。
90后,迷惘中却涌动着野心,自然让人敬畏。
后记:德国汉学家顾彬说,看不起中国文学的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自己。中国的知识分子相互蔑视。或许,中国人总喜欢窝里斗?!但无论是何辈分的人都有责任,有责任担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80后是如此,我们90后更是当仁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