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伴我十四载春秋的你们
十四载的春秋,在校园的点点滴滴依旧历历在目,如果非要我把这些风景串联起来,那么,老师则是我永恒的记忆。
从懵懵懂懂的儿童,到飞扬的青春,再到如今热血沸腾的我,每一步,都烙印着他们的味道,一种无私的爱的味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常说:您是红烛,人们还说,您是园丁。而我却说,您就像是我们的父母,永远激励着我们成长、前行!十四载寒窗,是你们陪伴着我,请允许我叫您们一声:爸爸、妈妈,您辛苦啦!
是你,把人生的大部分时间牺牲在我们的身上,几乎都没有时间去陪陪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你无私,我爱你!
是你,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我们,而自己的青春年华却似粉笔一样渐渐消失,直到做完自己的工作,才蓦然的离开。你高尚,我爱你!
是你,把温暖留给了我们,十四个寒冬,你总是像妈妈一样对我们含嘘问暖的。而你,却迎着凛冽的风整天奔波于女寝男寝教室,你总是关心着这群孩子们。你无微不至,我爱你!
老师,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您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老师,您是可敬的圣人世界上倘若没有了老师,何文明之有?如果没有了老师,谁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呢?
谢谢您,老师。谢谢你成就了我的今天,当初要不是你对我的严厉教诲,我怎会进入今天的象牙塔呢?那些年似懂非懂的我们恨你、烦你,如今才真正明白那恨铁不成钢的道理。老师,由衷的感谢你!
小草因为对春雨的感恩,才拥有了绚烂的花朵;幼苗因为对阳光的感恩,才拥有了甜美的果实;小鸟因为对天空的感恩,才拥有了翱翔的翅膀。心灵因为对爱的感恩,才拥有了钻石般的灿烂光芒。老师,您辛苦啦!
师情浓浓似吉他,越到动情深处越拨动心弦。师情浓浓似钥匙,帮我们打开智慧的大门。师情浓浓似云梯,让我们置身于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老师,您们辛苦啦,我爱您们!您们永远驻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我永远记得您们!让你们们的精神随五星红旗一起飘扬。
贵州黔西南兴义市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高三:余峰峰
从解放战争、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从改革开放、到迈入21世纪,不同时代的遭遇,突出一个时代的缩影。父辈是时代的缔造者和改革者。无论怎样浮沉,唯一不变的,是在历史之中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历经岁月沉淀之后的父辈,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之后,始终指引着未走出青春的我辈,予以方向,给以指导,在我们风雨飘摇,颠踬无以转圜之余,帮助我们保留下绽放的华容,让我们仍不忘怀初为儿女恣意的执念。
映象中的父辈,黄面孔中带着坚韧的、无畏的感觉。对于生活,他们没有抱怨什么,反抗什么,埋怨什么。他们只是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和坎坷,虽然身无分文,即使要白手起家,对于未来却始终抱着无限美好的愿望。回忆我的童年,所有的美好都只融合为父辈反复挂在嘴边的一句期望: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正当年,我们着手开创自己繁华人生的序章,我们以另一种非主流的方式存活着,奋斗着,执着着。期望着而立之年拥有车子、票子、房子,但置身于安静祥和的光辉岁月,对于即将面对的人生,我们却有了若即若离的感觉。我们生存在一个待价而沽的时代,传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潜移默化的被另一种前所未有的现世观所替代,我们隐约记得的最初的梦想,却在不知不觉间和现实背道而驰。我们筹划已久的清晰的未来,却在懵懵懂懂间与生活渐行渐远。我们放胆让自己疲着,专注于锱铢、酒色、人情。总想着潦倒于一念之间,可会挽留余生繁华。生活上我们编了好多谎言,来慰藉垂死的绝望,有时沉浸于谎言的绚丽,竟忘了四面楚歌的现实。事业上我们疲于奔命,忘乎所以的做着术业无专攻的工作,仅仅为了果腹自己而已。精神上我们无所顾忌,只要求物质上的满足,却舍弃掉人性为真的童稚。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独自苟活,曾经梦寐以求的光明在我们自甘堕落中消磨殆尽,只剩下无法预知的黑暗环绕着一颗颗无所事事的心。蛰伏中我们冷眼面对身边种种突如其来的人和事,一切无关紧要,一切事不关己。
这时,父辈用历经磨练的处世之道拉起深陷于迷茫中的我们,用一种慈爱和温暖的从容和洒脱将我们引上正规,引上最初始的道路。于是我们明白了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要回归生活的本意,找回自己,脚踏实地。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空想。要有强烈的目标感和成功的渴望,以及能够容忍很多种的生活方式。即使物质生活比较匮乏,精神生活却要非常充实。要面对内心真正的自己,用父辈的精神洗礼我们年少轻狂的轻浮和躁动,漫漫人生路,还需我们继续乐观的前行。
父辈的精神,为我们当今一代青年人成为现代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作出了模板式的表率和成功的励志作用。他们用自身的经历去教会我们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虽然我们身处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但映刻于父辈身上那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和做人要坚守到底的原则,是我辈应该学习和继承的永久财富。我们必须要扛起父辈的旗帜,并融汇我们现世优良的品质和作风,守祖宗业,为子孙谋。真正走在前行的路上
多年以后,当我们真正扛得起那面旗帜时,我们会坚定得笑着说:
我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会越来越好了。
高三:魔小羯
亲爱的父亲:
吉安!
现在的时代,互联网把人拉得近了,心却远了,电话把办事的节奏提高了,人却更加的懒了。
记得上一次写信的时间好像还是大一的时候把,时间一晃,有5、6年的时间没有动笔写过信了,那时候家里穷,农村的条件差,通讯、网络都是一个神奇的新鲜事,就连那黑白电视也是房顶上架个天线,把手动频道翻来覆去的转了几十圈都是那唯一一个点歌的地方台,时值下雨天阴什么的,还是一屏幕的满天星。现在没事的时候坐在广场上看来来往往、花花绿绿的美女也比看那时候的电视要强上100倍,然而,那时候的我们却是显得那样的傻根,电视里播个广告什么的,还忙把饭端过去望上半天,结果是把稀饭汤汤洒了一地。
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娶上我们村最漂亮的吴家二丫头,然后买上一个大大的电视,再请上赖家的木匠做上一张大木床,没日没夜的躺在床上看电视,夏天的时候最好不用再摇那破竹扇子,旁边放上一个落地的电风扇,一个劲的吹。不过那时候感觉好像没有现在这么热,扯上几尺花布,妈妈一针一线的缝上一条裤衩子,然后一套,光着上身就满世界的跑了,裤衩子脏了的时候,就连人带裤子跳进河沟,从水底抓上几把淤泥裹在裤子里几搓,再在水里面一涮就干净了,然后脱下来光着屁股爬山岸,找个阳光充足的地方晒上,等在河里面泡上一阵子,小裤衩也干得差不多了,再爬上岸穿上裤衩,到水枯的石头下面去抓螃蟹。而现在,成天坐在凉爽的办公室还是不自在,可能是人比小时候害臊了,每天西裤皮鞋的,形同契诃夫笔下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整天的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刚出家到外面来念书的时候,天南地北的与家人相隔几千里,只要一听说附近的村子谁谁谁到北方打工回来了,您总是急匆匆的赶过去,问别人北方的气候怎么样呀?那里的人们吃得饱吗?街上会不会很乱?最后反倒是打工得来了兴致,搬上一根长凳子,二人就坐在上面开始谈起了北方,什么那的少数民族人很多啊,治安很乱啊,人们出门腰里都是别着刀子啊,害的母亲是哭了几天几夜,越是得不到我的消息越是急,您也是一天好几次地往乡上的邮局跑,看看有没有我的来信,后来就连邮递员都烦了,只要看见你一去就说:信都在墙上布袋里,你自己去找,有就拿。春节回家的时候,在我的一再正确详细地描述下,母亲一听那边还不错,心底才宽慰了不少。而那时候我基本上就成了全家的心理寄托,您本不是很硬朗的腰却在外面挺的直直的,见人就开始给别人吹起了新疆是怎样的怎样,好像你是刚从那边渡完假回来了一样,而当我再一次回到家时,我的身边也不自觉开始多了一圈来向我了解外面世界的人,这一听不打紧,我发现您把我给你讲的北方又添油加醋的给别人吹了一番,这时的我却再没有心一遍遍的去解释了,只顾着频频点头,不停的称新疆好。在每次临行前,您总是再三叮嘱我:到学校了记得多给家里写信,我总是满口答应。而到学校,发现写信已经很落伍了,别人都开始煲起了电话粥,而我在您的一封封来信问候下,却是以学业忙应付了过去,此时您却不再说什么了,因为您太相信您的儿子了,您认为儿子嘴里出来的话就是真理,而此时的我,在您们的深切期望下,却开始慢慢的一步步走向了学业上的堕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开始泡网,开始打游戏,甚至开始泡女孩了,手也一次次的向父亲你伸得更勤了,我总是变换着借口要买这门书要学那门艺了,而你却反而更加高兴了。
几年的艰难苦熬下,终于从学校毕业了,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装上了电话,安装了有线,家里也换上了彩电,(要是按我儿时的梦想算,现在的资本够娶上两个吴家的二丫头),你们也开始慢慢的了解外面了,村里当年的裤衩伙伴也一个个的走向了大城市,而此时的你,反而却是愁了起来,又是一遍遍的打来了电话,催促着我考公务员,催促着我谈对象,而此时,我却开始觉得你是不理解儿子了,而此时我却厌倦了你们开始仰慕的城市生活了,我却想与世无争了,我却看不惯阿意奉承了。我也懒得再打那电话了,电话在我眼中只是一个办事或是联络的工具了,我反而是怀念起了那久违的书信,那付诸笔尖的亲情、感情,只有在纸上才能孜孜不倦的流淌,那心底久违的冲动的泪水只有在无声中才能痛快地渲泄。虽然这是通过电脑打出来的,但是此时,我却找到了那种从未有过的绵延、感怀。
说到此时,我更想向您说的是:谢谢!谢谢你这么多年的养育,谢谢你从小对我的严厉,谢谢你从小让我们写作、炼字,才有了今天的能力。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反而感觉到你才是我心中的骄傲,而我只是你伟大举措下的一个结晶。我也明白你的期望:希望我能在你们所认为好的人生道路上一片辉煌、光芒万丈。但是我却还想说:爸爸,你的儿子已经不小了,他也找到了他人生的坐标点,他正在往着他的幸福、往着他的美好未来前行,或许,他的未来不在城市,或许,他的未来不是舒适、明亮的办公室,但是,那却是他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