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思念,一种心情,一份愧疚,一份执着。在这个08年的春节中,独自一个人穿梭于喧哗的城市和宁静的乡村之间,去摘撷那一些被人们遗忘了的文字,去寻找那一份被我所淡忘的回忆。只可惜,摆在我面前的只有破碎的美好以及残酷的现实。
写到这里,一定又会有某位大文豪说这是一篇消极的作品了。但我自己倒无所谓,管别人怎么说,这里是我的地盘,我只想用最简单的文笔,写出最真实的情感,而不是那些为讨好什么所写的东西。那些似文非文,胡写一通的妙笔,看完后简直让读者浑身不自在。
其实,我们真的该反思一下了,在不断追求更高更好的过程中,我们的作文是否在变质?我翻开小学所写的日记,里面的笔迹很潦草,而且文章结构一点也不严谨。但我却在其中找到了被我遗忘了的东西,那就是真实!
看着我长大后所写的作文,有的华丽,有的煽情,有的激扬,有的搞笑。。。。。。这一些作品,都曾在阅卷老师的好评下得到过高分。面对这一切时,我笑得很开心,但笑容的背后又夹杂着一丝无奈。我心想,这么虚伪的东西,原来就是高分的宠儿,考场的万金油。所以,我不屑去炫耀这么华而不实的东西。我一直在寻觅,为我内心的文字找一个家,一个可以落叶归根的家,于是,我找到了创网。
在创网上奔走了几个月,发表了几篇拙笔,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就在前不久,学校举办了一了现场的作文比赛,旨在创新和真实。我抱着十二分的热诚参与其中,写了一篇在颇受好评的文章,自认为还算创新,够真实,并第一次满怀希望得屏弃了那些虚伪的成分。
但最终的结果仍是遵循那个不变的定律。我笑了,毫无保留地笑了,狂傲地笑了。面对那些获奖的作文,看着那些被我屏弃的东西,我终于明白,学校所谓的创新不外如是。我并不伤心,而是满足,明白了许多,也懂得了生活。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一场瞬息万变的作文赛。
月圆是中秋节的象征。可今年的月亮,却被一层厚厚的乌云遮住了。连日的阴雨也没有因中秋这个特殊的日子而停下,薄薄细雨笼罩了天空,似乎连月亮都在为那些无法团圆的人哭泣。褪不去的阴霾让中秋的忧思更加沉重。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我求学在外,没有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不仅是我,许多在外打工的人,在他乡求学的人,只能通过电话,网络来传递对家人的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每个人心情的真实写照。
然而,这是小家,是一个人的思念。不能回家的我不禁想到了游子台湾,那个至今未归的游子台湾。六十多年了,台湾依旧漂泊在外,没能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不知道它是否像我一样的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两岸本是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却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团聚。随着时代的发展,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祖国现在等待的是台湾,是她刁蛮任性不肯听话的小女儿。好在三通已经实现,统一已经不远。我希望有一天,两岸人民可以亲切的握手,肩并肩站在一起,响亮而骄傲的喊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又是一年团圆时,却总有人不能享受团圆的喜悦。利比亚的动乱还在持续,虽然卡扎菲已经下台,但反对派与其斗争还没有结束。连续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许多青年被迫参军,也许一去就不返。更有无数的人颠沛流离,家破人亡。没有空闲停下来赏一赏月,没有闲暇坐下来,吃一块月饼,逃难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月虽圆,人却分散,无法与家人欢度中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纵然身在外,心却是和家人在一起的。只引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一句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表达我对那些分离的人们的祝福之情,希望来年月圆之时,他们可以与亲人共同赏月,没有烦恼,没有优思。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北校区高三文科21班高三:耿康宁
看着往昔洋溢着明媚的笑脸渐渐张帖上严肃的表情,我知道,高考的战场近了。
某日,正埋头于题海之时,对一难题苦思不得其解之际,一抬头。眼神不小心溜到窗外。啊!好一片金黄,难道浓绿的夏已经离开了吗?心底流过几缕惊讶与无奈。是的,金秋已经来到,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在我心底他永远那么凄凉,他赶走了夏的浓阴,送来的只是漫天飞舞的残叶。何况,这个特殊的秋,我并未感受到收获的气息,我收到的只是沙场秋点兵的号召,这意味着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走近了它的身影。倚着窗棱,任夕阳在脸上肆意挥洒,眼前这片金黄加上夕阳的装潢更加显得悲凉。此情,次此景,依稀感到自己正被这一切慢慢的吞噬着。或许,是因为害怕那场战争,但还能退缩吗?秋风送来了最后的期限,一片枯叶慢慢飘落,她是否会感到孤寂与疲惫呢?我想她不会。看着一起生长的伙伴如此之多,却难以找到知己。我想,此刻她会因为可以回家与母亲做伴而高兴。随风飘舞,无拘无束的在空中飘悠。我想,此刻,他会因能不在疲于应酬而高兴。
或许,这也是他的一种重生。一载落叶千里愁,今年,又一次落叶。心底愁绪依旧,看落叶重生,人又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