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三

关于樱之雨沉淀的思念的作文

《关于樱之雨沉淀的思念的作文》【第一篇】

  姗姗来迟的春风吹拂着漫山遍野,以是暮春三月,心中莫名感伤。凭栏夺目远眺,风中夹杂着花香,沁人心脾的芬芳好似春姑娘的谢幕曲,丝丝悠长,华丽中带着凄凉。层峦叠翠,山峦上早已花开,花朵们片片绽放,生机中附着着希望。

  春风送走隆冬的孤零,却带来了宁静的忧伤。悄悄的拂过樱花的红颜,仿佛一夜之间缀满了枝头,枝枝粉樱出墙来。她没有桃花的俗气,没有牡丹的大气,却有着少女般的单纯与蒲公英般的轻盈。就如同素颜的少女,无需浓墨重彩般的修饰。她轻盈地舞动着她那娇小的身体,如梦般的圣洁美丽。

  如梦如幻的飘落的樱花,向世人诉说着对这辈子的不舍与对下辈子的祈盼。落英缤纷,动情的落红片片飘零,向这个世界道别,将自己那孱弱的身体献给生之养之的树根,来年的春天,我还会绽放。

  不用双眼去观花,只用鼻息去跟随。随着山峦的起伏紧紧地抓住她的手,山间峡谷,路旁田间,到处留着她的步伐。跟随者她,一步步的靠近,才可以感受到那弱弱的冷艳芳香,却有着醉人般的心动。

  暮春的阳光静静地衬托着樱花的素颜,樱花的美丽虽然短暂,没有牡丹那样的惊艳美丽,却高雅极致。短暂的绽放,发自内心的向往着初春却难逃命运的无情。圣洁的樱花,不以鲜艳而抚媚,从绽放到片片凋零,每一秒依然楚楚动人,从含苞待放到壮烈般的凋零,她宁肯放弃生命,也不愿在残败枯萎中静静的死去。

  拾起一片归根的花瓣,依然带着淡淡的她对上辈子的感激与凋落时的悲凉,一瞬间的美丽却没有悲伤,花瓣中写满着微笑与坦然。风拂柳,不经颤然心伤;樱吹雪,宛如泪水夺眶。曾几何时那樱花树下的初恋告白的誓言,樱花树静静的厮守着,在回忆里泛起淡淡涟漪,直到永恒。樱花用生命守护着圣洁的美丽以及那么一份淡淡的誓言,即便是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也依旧鲜艳闪亮;即便是放下了东瓶西镜,也依旧不能遗忘。

  春天,没有芳香的引诱,默默品味,细细咀嚼,徘徊在落花如雨樱花树下,圣洁的美更让人感到珍惜,这一抹暮春的温暖。

高三:李周庆 HansLee

《关于鹰城一日游的作文》【第二篇】

  写景作文:鹰城一日游

  五月一日吃过晚饭,拿遥控器翻看电视,正翻几遍倒翻几遍没有找到可眼可心的节目,百无聊赖,无所适从,困意慢慢袭来。忽然手机铃响,惊了一下,看是好友的,困意顿时消失了三分。

  放假了没有?熟悉的声音不紧不慢,少气无力,听不出一丁点激情来。放了,三天。打算干啥?还没想。出去转转吧。中啊,去哪?先去叶县县衙,再去三苏坟。像学生被老师提问一个难题,他显得犹豫不定,左右摇摆,看来事先没有计划的。

  中啊。我随口应答,反正在家干坐喝酒打牌也无聊,再说叶县县衙还没去过,三苏坟虽去过却是二十年前上学时的事儿了。再说,当今时兴旅游经济,炒作铺天盖地,炒得死去活来,叫人想躲都无下脚处,把人的胃口都调到了头发稍上。况且,今年五一鹰城所有景点免票,对基层工薪族来说也算是千载难逢求之不得的机会了。常言说开卷有益十里不同俗,只要往外走走也许就能呼吸到与家里与单位不一样的空气。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一拍即合,草草商定自驾面包车、次日出发时间、三家同行等,商定有关事宜,又平添三分兴奋,像刚洗过一个冷水澡,困意顿消。

  次日天刚灰白即醒起床,觉室内有湿气飘忽不定。走上阳台,见乌云生四野,黑雾锁长空,天阴沉的够呛。推开玻璃,雾气缭绕涌入扑面,摸摸头发湿湿的,突兀想起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两句来,心情随之阴沉下来,像酷暑闷热天里身上挂着一层水,蒸发不掉。心想十有八九出不去了,随手推上玻璃,复入室接着睡觉。刚躺下,外面淅淅沥沥雨声渐起,夹杂着打在雨搭上沉闷刺耳的嗒嗒声,把心又打凉了三分,睡意像山间乌云慢慢升腾,在整个房间弥漫着、浸泡着,身子便忽忽悠悠向爪哇国奔去。

  忽然,手机铃声骤起,把我从梦境中拉出。走,走,到你楼下了,还发癔症哩,睡过峁了吧。

  能走?看看表,快九点了,远远超过了预定时间。

  嗨,就是为了出去才出去,走,快下楼!

  于是,喊妻,叫儿,起床,刷牙,洗脸,拿杯,提伞,一家三口鱼贯而出,奔下楼伴着细雨上车。上车一看,一位嫂夫人缺席,八个人一辆面包,正好坐满又不挤。车出县城上高速,大人调侃,孩子嬉闹,雨也瞅趣,说停就停了,车速便更快了,箭也似的直奔第一个目的地叶县县衙。

  高速不能直达县衙,从平顶山市西郊下高速,穿过熟悉的市区,到东郊进入陌生地带,没有看清路标,跟着感觉走,路越走越窄,眼看要钻进一个老榆树掩映的村庄,才感觉不对劲,迅速折回找到叶县路标继续前行,心里窃笑,唉,一车人都如我一样笨头笨脑。又行一阵子,到一三叉路口,无所适从,见一公交站牌下立一男子,三十余岁,西装革履,腋下夹一铮亮黑色公文包,扎个板正猩红领带,且找他一问。

  喂,打搅问一下,去叶县县衙咋走?

  哦,不远了。男子循声使劲向我们车里扫视,看车里坐得满满的,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走哪个路口?递给他一支烟也不接。

  能让我趁趁车吗?男子诡秘一笑,突然话锋一转。

  不好意思,坐满了。

  朝这儿一直走。男子犹豫了一下,不情愿地抬手一指。看着他我心里又一窃笑,思绪不由飞向远处,险些忘了自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在叶县县城泊了车步行到县衙去。看看街上路标牌,方知自己转了向,转向并无大碍,可每每转向总感别扭。这是叶县最繁华的主街道,不算宽也不算窄,被南来北往穿红戴绿的人塞得满满的,我感到了拥挤,仿佛呼吸都有点困难。看到街上五六处搭简易台子表演做广告的,全是两三个人搭档唱戏,极具方言口语化,像是自编自演,仔细听来,滑稽酸溜,叫人忍俊不禁,我们县城干这一行的也有,却全是唱歌的没有唱戏的,果然十里不同俗,忍不住又窃笑一回。

  正左顾右盼街上景致,猛一抬头,叶县县署四个繁体大字映入眼帘,原来县衙只是俗称。见卖票口紧闭,廊下置长条桌凳,四五名制服分坐两侧,面带微笑,只是维持秩序,应答咨询,看不见彩色精美的门票的影子,各色游人在制服亲和的目光里擦肩接踵涌入涌出,显得井然有序、热闹而和谐。

  跨进县衙大门,环顾四周,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没有导游路线标示,且拣人少处去看,径直走到大堂前,抬眼看见明镜高悬四个大字,这是意料之中的。低头看见脚边地上一长方形玻璃罩,里面空空如也,顿时引起极大兴趣,蹲下仔细看标牌说明,原来罩内的地砖是明代的原始砖,已有1600余年高龄,均已风化破损没有了棱角,诺大一个院子,保留下来的只有那几块,只有那几块能够一睹千年后现代人的风采,罩外满院的铺地青砖都是仿古的,虽然大小形状与原始砖一样,但命运却相当悬殊。走进大堂左侧三间又低又矮很不起眼的厢房一看,原来是古人办公的地方,小小的三间房容纳了户口、粮食、公安等多个部门办公,相当于现在的五六个局委,办公用具也只有了了几张桌子、几把椅子而已,游人无不啧啧感慨。走进大堂右侧跨院,被虚受堂门前廊柱上一副对联吸引,对联为行草体,仔细琢磨认得是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感于对联形神意兼佳,忙让十四岁的儿子辨认,儿子端详一会,除四个繁体字外,基本上能念出大概意思来,本以为整天忙于贪玩的儿子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看来低估了他。走到大堂左侧跨院狱房门口时,同行来过的已经出了大门催促撤离,但见狱房内游人众多,摩肩接踵,想必有好看的,便不顾同行催促,还是进去仔细观看了一番。图画配文字的明代种种严刑峻法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原来明朝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深知农民疾苦,对违法犯罪特别是贪污腐败深恶痛绝,制定严刑峻法予以打击。剥皮食草刑罚是说官员贪污钱财白银六十两以上者,剥下人皮,填充稻草,放公场所示众。文字介绍说那时六十两白银合现在一万元人民币,刑罚的残酷程度可见一斑。

  从县衙出来已是中午时分,在叶县一位好友的陪同下到县城有名的元鱼城吃午饭,美餐后作别好友向三苏园进发。

  进入郏县境内,同行一人说临沣寨快要到了,离大路不远,他去过,建议我们顺便捎带看一下。于是,看到临沣寨景区的标牌,便拐了进去,在寨里仔仔细细走了一遭,看了一遍。原来,临沣寨就是被红石寨墙围着一个小村庄的村寨,方圆左近只有这个村庄被古老的寨墙围着,也的确算是个奇迹。此寨没有进行旅游开发,看不到详细的资料介绍,和村头老人攀谈,得知此寨西北距郏县12公里,建于满清,距今已有150年了,是河南省唯一的红石古寨,寨墙长1公里,高2丈。文革破四旧期间因村子防洪,此寨没有被毁,基本完整地幸存下来。寨子包围的村庄名曰朱洼村,有160户600多口人,朱姓占90%,明万历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居至此。顺着一处舒缓的土坡爬上寨墙,清风拂面,凉爽宜人,看着古旧的红石,看着绕寨潺潺的流水,思绪翩跹,不由想起逝者如斯物是人非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句子来,顿生出许多感慨来。寨墙填土肥沃,各色野草遍布,有一种看来分外眼熟,正是清明前后我们顺着小河苦苦寻觅的野菊花,它经过简单揉搓加工后吃起来鲜嫩可口,还清热去火,可惜现在已过了采摘季节,不然一定会采它个盆满钵溢,我们相约明年一定来采摘。

  从临沣寨出来沿洛界公路继续向西去三苏园,刚过郏县县城,忽然发现洛界公路旁一个大公园,园内男女老幼穿红挂绿游人如织。同行一位说这是有名的郏县青龙湾,是人造的新景点,由一个废弃砖厂改建而成,引汝河水而入,常年活水。路过就不能错过,大家争先恐后下车进入园内。漫步湖边弯曲清洁的小道上,见垂柳掩映,轻抚水面,湖水荡漾,微波不兴,俯视水中,见鱼儿倩影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倏忽又不见了。看湖边人们有散步的,有垂钓的,有照相的,有围坐打扑克的,有卖汽水冰激凌的,有谈情说爱的,其乐融融。忽然想起在这里发生的一个故事,说有一对新人携亲带友前来拍照留念,新娘不慎滑入水中,新郎跳水相救,将新娘拼命推上岸,自己却永远沉入水中,上演了一场真实的泰坦尼克故事,给青龙湾抹上一层浓重的凄婉色彩。于是,心情又沉重起来,催促同行继续赶路。

  又西行20余公里,终于到达三苏园大门前广场。拾阶而上,有工作人员分坐大门两侧与游人打招呼,指示游人在登记薄上作简要登记,写上从哪里来、多少人、联系电话等,免了门票,增加了登记。进入大门看看时间已近五点,环顾四周,游人稀稀拉拉,十有八九已经离去。仔细看,如今的三苏园已今非昔比,记得二十年前上高中时这里叫三苏坟,是现在三苏园大院中的一个占地几十亩的小坟院,坟院正南方有苏东坡高大的石膏像,西南是广庆寺,三处各自独立。现在的三苏园规模宏大,是近些年改扩建的,3.5公里长的围墙将三苏坟、广庆寺、苏东坡石膏像等全部围在一个大院内,又新开发了金蛙迎宾道、东坡湖、东坡碑廊等新景点,面积扩大了,内涵大大丰富了。我们先是来到林荫下金蛙迎宾道上一试真假,有节奏地使劲跺几下脚,果然听到了逼真的蛙声,原来是东坡塑像脚下阶梯反射声音的效果。接着,我们走进古老的三苏坟院,映入眼帘的是一字排开的三苏坟茔,苏洵居中,东坡居东,苏辙居西,大小柏树满园,比起二十年前,三座坟茔似乎古朴了许多,柏树苍老了许多,与先前不一样的是坟前多了两个摄像头,为景点增添了些许现代气息。正审视间,见一陌生游人闭了双眼伸了双手顺着甬道摸索着向坟前走去,详问方知是在摸福,先前似乎没有的。原来,坟前平台中央有一铜质地砖,站在砖上闭了眼转三圈,顺着甬道去摸苏洵坟前石头香炉,如能双手捧住香炉便是有福之人。我们也轮流摸了一把,果然有趣,一行八人只有一人顺利摸到,其他几人要么中途走下甬道,要么摸到苏轼或苏辙坟前,更有没福的走了个南辕北辙,转三圈后朝相反方向走去,惹得大家一阵哄笑。我试着摸了三次也没能如愿,心里愤愤的,但低黄瓜原本上不了高架的,这样一想,心也就平了,气也就和了。出了坟院进入广庆寺,见有钟楼、鼓楼东西对峙,以前来时,仿佛没有见到,分别登上认真地敲了一通,钟声清越,鼓声厚重,只是在上钟楼时头被楼梯撞了一下,隐隐作痛,仔细一想也有道理,晨钟暮鼓是有讲究的,下午敲钟哪有不碰的道理。接着走进东坡碑林,进门迎面看到的是毛泽东手书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旁边满墙尽是不同书体、款式、章法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真是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让人大开眼界,只是他们几个大多不喜欢书法,匆匆看了一下就离去了。等我出了碑林,已看不见他们几个踪影,这时天色已暗了下来,灰蒙蒙的一片,园中柏树已模糊了身影。正待急急离开,忽见右首道旁一座崭新建筑,门上方轻松山房四个大字隐约可见,正纳闷不解其意,走近细看两边廊柱上写着一副对联,道是男女有别分清去向,大小皆可注意卫生,轻松山房是横批,原来是公共厕所,忍不住又一窃笑,感觉俗不可耐,又想到吟咏大江东去的苏轼长眠于此,更觉特不协调,实在有点调侃的味道,真不知撰写者出于什么考虑。

  当我三步并作两步跨出三苏园大门,工作人员已开始收拾桌凳关门落锁,同行诸人已在车上等我,环顾四周,陌生游人一个也不见了。于是,慌忙上车落座,启动面包,打开车灯,匆匆踏上回家的路,鹰城一日游像翻一页纸一样呼啦就过去了,时间真是跑得贼快,让我们差一点没有追上它。

《关于迎奥运促和谐的作文》【第三篇】

  奥运迈着轻快的脚步渐渐走近我们,我庆幸自己是一个情感真挚,善良,城实的人,可以在其中体验到许多的感动。

  明天的太阳是新的,2008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我预想到,今年刘翔还会拿第一,打破世界记录。奥运会在我眼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类之间的战争,但愿奥运会能使真正的血腥的战争可以消亡。今年,是我国的第一届奥运会,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英文是OneWorld,Onedream这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一天,我们已等了很久很久,为了这一天,我们已努力了很久很久。中国的运动健儿在努力,他们正磨拳擦掌,加紧训练,准备在“家门口”大展身手;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在努力,他们正抓紧学习着新的知识,准备为五洲四海的客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北京人民准备以新北京迎接新奥运;全国人民都在努力,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中国印~福娃,无不凝聚着全中国人的集体智慧......奥运会是一次体育的狂欢,也是一次全民的盛会。奥运礼仪行动《三字歌》不学礼,无以立。迎奥运,重礼仪。升国旗,须敬礼.......如果把我们的祖国比喻成一个快乐和谐的大花园,那么,即将举行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便是盛开在这里最美丽的花朵。

  从1896年第一届希腊雅典奥运会至今,奥林匹克运动会一直寄托着我们中国多少代人心中的希望!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拼搏,2008年,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象征着奥运精神的五环旗从爱琴海边来到了万里长城脚下,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大花园里冉冉升起;奥运圣火从古老的奥林匹亚圣地传来,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这是全世界人民的渴望与期盼,也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站在国旗下,我想到了,全国小学生都应当好好学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祖国增添光彩!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