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代表皇权、谦和、隐逸,而刀象征着日本的武士刀精神,代表武力、好斗,而这矛盾的二者恰恰代表了日本人的性格,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令日本成为了一个令所有学者都费解的民族。
曾有一段时间迷醉于日本文化,极为痴迷地赞叹日本茶道中蕴含的深意、淡然的技巧,还有那日本建筑沉寂、古典、稍纵即逝的美感,以及日本文学中隐晦细腻、境界唯美的表达。这一种痴迷正如我之前对埃及的念想,尼罗河上夕阳笼罩的埃及,在太阳神拉的照耀下,时光永恒地停留在金字塔的尖端。那是单纯从灵魂深处传来的,对文化的渴求和震撼。
对日本有所了解,是通过李兆忠的《暧昧的日本人》和《东瀛过客》,而喜爱日本却因各种精美的文学作品,如川端康成《雪国》、《叶隐闻书》、《阴阳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心中始终存在一个疑问,为何那个固守过去、传承经典的日本可以如此毫无芥蒂地接受现代文明,同时又可固守原有的传统,这令人总是禁不住想要堆出虽然但是这样的句式,这个答案唯有我在看了历史的那部堪称经典的着作时才得到了解决,它就是由美国着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所着的《菊花与刀》。
当时作者受到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针对二战后美国到底该如何处置日本,日本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民族,做出一份出色的报告,作者果不负重任,虽然她的一生从未到过日本,但却能从各种文献和战俘的口述中还原出日本人性格的本质,甚至连日本人都对这本书对他们的了解程度不住地赞叹,成为了解日本文化的公认最佳读本,至今畅销不衰。
《菊花与刀》由日本人矛盾的本性、岛国的特性引出,深刻地探讨了这种矛盾性格在日本社会、军事、文化、政治各种现象的体现,从而揭露了日本人那些奇怪行为的本质。书中介绍了日本人的道德观、情感圈、自我修养、儿童教育等,其行文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日本人的特点正如文中所说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崇美、既蛮横又有礼、既刻板又善变、既保守又易于接受新的方式。他们即可与美国保持亲密无间的距离、站在同一战线,同时亦可在日益强大的同时发出对美国说不的呼喊;他们既可以日出之国自居,骄傲地说天皇政权可福泽万世,又可拍出像《日本沉没》这样极具忧患意识的灾难影片。他们的性格如同那脆弱又决绝的樱花,花开后又迅速凋零,那决绝的姿态不带一丝眷恋,因而造就了她如梦幻一般的美丽,形成了日本文学特有的哀物、幽玄之境。
身为一个古老文明的传承者,我们历来以传授者自居,而始终不肯接纳外来文化,也忽略了每一种文化都其独有的民族性。其实在那遥远的唐朝,与我们一水之隔的日本早已开展起了脱汉运动,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近代日本的迅速崛起与他们的文化特点息息相关。从《菊花与刀》中,我更加了解了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在以后阅读日本文学时,可以从他们的本性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
高三:疏狂客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昕一个人独自坐在学校的操场上。一阵风吹过,樱花树上的樱花飘落了,昕喜欢看樱花飘落时的那种美丽。昕似乎陶醉在这份美丽,她不知道安已经走到了她的身边。
你也喜欢看樱花?安说。
昕回过头看了安一眼,有种惊奇。是的,我喜欢。它很美。你也喜欢?
我喜欢,也喜欢爱看樱花的女孩。
昕给了安一个美丽的微笑。我不认识你,你认识我?
没关系,不认识可以认识,我叫安,高三,你呢?
我?
是的,你?我想认识你,或者,我们还可以做朋友。
昕,高三。
两人开始沉默,一起看着樱花,感受这美好的阳光。不知过了多久,昕开口了。我要回家了。拜拜。而且跨上自行车,回家了。夕阳的余辉照在安的身上,他望着那远去女孩的身影,无端端泛起一丝心痛。安从昕的眼中看出了她的寂寞,所以会心痛。他的直觉告诉他,她是一个好女孩,可她,却比烟花更寂寞。
安总习惯看着窗外的操场,搜索昕的身影。看到了,会淡淡的一笑;看不到,会有一丝牵挂。
安篮球打的很好,是一个很受女孩子欢迎的男孩。学校里很多女孩都注意他,只是昕,她并不注意。安,是个很干净的男孩,一米八零的个子,总喜欢穿着运动装,给人以一种邪邪的感觉。昕,并不漂亮,但看上去却很舒服。没有人会想到安会喜欢昕。
昕一直喜欢一个人,看着操场上的樱花。樱花的花期并不长,刚开花,就接近枯萎了。
这天,昕依旧一个人坐在操场上。安走了过来,为什么你总一个人?
我已经习惯一个人了。
让我来陪你吧,一个人不如二个人。
昕没有回答,只是沉默。回家的时候,她是和安一起走的。夕阳的余辉照在了他们两个人的身上,他们的影子被夕阳拉的很长很长。他们一路说着回家,她冷漠的心有了些许的融化。她或许可以不再寂寞,因为她有了他。
以后的日子他们一直呆在一起。操场上的樱花已经全部凋零了,他们也不在看樱花了。他带她去外滩,去徐家汇的教堂,去人民广场忙碌的高三,他依然经常陪伴着她,因为他不想让她寂寞。日子一天天的过,安顺利的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安离开了学校,去了大学的校园。昕高三。在周末,安总会带昕出去玩,日子很平淡的流逝。
在昕高三的那年,昕的父亲把她送到了英国去读书。昕在和安看了最后一次樱花后,一个人飞去了英国。离开的时候,昕给了安一封信。
信是这样写的:
安
你看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在一万英尺的高空中。我要飞去英国读书,这是我父亲的意思,我不能做什么。我只有服从,所以我去了。我做不到不留下一丝丝遗憾,我知道我忘不了你。你知道吗?你是那么的深深的存在,存在我的记忆里。对不起,我没有说一声就走了。我只是不想看到你难过的样子。忘了我吧,就当从来不曾遇到我。
在地球的另一半,我会祝你幸福的。
再见了,希望你快乐。
昕
安握着昕留下的最后一样东西,他独自来到了樱花树下,回想当初的事。不觉眼眶湿了。
是呀,樱花虽美,但花期却很短。安和昕的故事虽美,却不能天长地久。
我说:樱花如爱情,明了,就是爱情如樱花。
如是说,在于樱花盛开的一刹那,美丽动人;在于樱花凋落的一刹那,伤感动人。仅仅是一刹那,盛开的花朵,美丽的花瓣,就随风飘落。
她说,浪漫在于她那一瞬间的感动。而我,却不这样。
樱花盛开,一席浪漫。
樱花凋落,一地芬芳。
她一辈子都是那么美丽,一辈子都是那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