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三

关于易卜生与奥斯威辛的作文

《关于易卜生与奥斯威辛的作文》【第一篇】

  一、疼到深处,时光就慢了下来。挪威的阳光里,总是掺杂真海风的,北欧的土地上,开始任凭夕阳老去,晨光的熹微里,在易卜生的家乡,那座叫斯凯恩的土地上,到底有着怎样的灵动,孕育出一位怎样的天才作家,甚至于鲁迅都用敬仰的目光去看待他。恍惚间,想到了娜拉,一位易卜生笔下推崇的女性,在《玩偶之家》中,易卜生用一种怎样哀婉的笔调,深度批判着自己所见到的社会,甚至于,我只能用字字珠玑来形容自己所认识的他。

  二、一位19世纪才华横溢的作家,一个20世纪另人恐惧的代名词,两个历史甚至于并无一点交集,但是,于我,总是会牵强的联想起,且将2段历史,碾合成一段时光的抛物线,沉默,亦或者是静默。

  三、时间的抛物线,早已经枕着流水明明灭灭,但,留下的,是记忆,是永恒,一个令挪威永恒的记忆,或者令德国永远烙印的记忆,易卜生是擅长写社会问题剧的,但是,假设可以成立,易卜生能否活至二战,看着人世间的生灵涂炭?那么,他又会用一种怎样的笔调,写出这样一幕幕的疾痛惨怛?读出一首首奥斯威辛遗诗,发出一生怎样的无奈的叹息?

  四、但,这一切只是假设,终不可能实现,上帝并未赋予2个历史以交集,所以,在挪威,易卜生如时光一样,是淡然的,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放弃。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的不懂,会给予一个人,甚至一群人,多少的淡然与雅致?

《关于易的作文》【第二篇】

  本无天籁之声,易则旷世奇贤。

  题记

  心跳乱了节奏,云舞九天,天色变,心归于一,则我易了心中的情感,那天地也为我变色。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在人们看来本质的东西确是难改,不过本质上的过错也有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古之易,今之谓曰:改变变通。一个人如果犯了错误,认为客观原因占主导,但是否看见自己本身的错误呢?

  在我们漫步在那历史的森林中时,随处可见古代文人墨客有惊世才华却不得志,那是因为他们高洁的本身不适合俗世凡尘。这乃是易的另一种,他们也在易,可他们易的是凡尘俗世的庸俗。

  材料中的枭本来声音不适合唱歌,不被世人所接受,那是因为它本身的粗俗让世人所不爱。所以它应该易其声,则其为贤。古有伟大之人李太白不易自己豪放俊逸的风格而不被世人看重;只有孤月赏他的旷世奇才;再有苏轼三谪之后,更有他易其当时之世的想法,这更加体现了他易世之雄心。他用他高洁的节操来感染世人,世人却不为他所易,这就属世人心中污浊之深,以致不能易其心志。古代中也频见惊世之人归隐深山。故有陶潜不能易其心中爱菊之高洁,而自己却又不能易世人之浊污之心,所以他踏着易世的失落,寻找到了那一片属于他自己清心寡欲的天空。所以陶潜属于那种在污浊之中寻找到高洁的隐者。

  心中的天空是随心而易的,要不然不会有俞伯牙之难懂的琴声。不管你面对多好的外界环境,如果心中的环境一片狼藉,那么天上的每一种色彩将成为灰色。

  本无天籁之声,易则旷世奇贤,说的是应该让自己随时处于变通之中,随时有改变错误的思想,就会成为旷世无双的奇才。如果心中的烟云笼罩,则要易心成阳光明媚的天空,如果天空中有乌云阴霾,那则要易心于碧海蓝天之下,总之易时海阔天空。

  心归于自然的色彩,如果抱怨没有明月的夜空,你将失去满天闪烁的群星,易之则成为众星拱月之势;人处于形色的世界,易则成为旷世奇贤,再易则

  天色变,我心易。

《关于驿站的作文》【第三篇】

  夜深沉携带着我对这座城市的不舍,尽管天涯共此时,我依然在乎这几千公里的距离,蜿蜒蛇行继续去缔造我的梦想,虽然它只是一个驿站

  姐姐说

  当我逐渐习惯英语课早读时的听力训练,当我逐渐习惯数学老师永远带着笑容的讲课,当我逐渐习惯语文老师课前五分钟的默写时,日子已经晃晃悠悠走了10个月了。

  那天看见学校贴出去的自主招生简章,我才幡然醒悟,原来我们已经要从学弟学妹变学哥学姐了。我对着那张鲜艳的大红纸愣了很久,然后,转身离开。

  经常会看到很多关于高三的文章,写得很惨烈的那种,我不可置否地笑笑。其实,我的高三,是那么平静,不起波澜。犹记得当时的事儿确实很多,只是都不发生在我身上,我静静地看着那些悲欢离合,感叹一番后就觉得没什么了。最后的那阶段,数学课上自己埋头做着45卷,很充实的感觉。语文课上听着老师的唠叨,现在回想起来心里竟觉得暖暖的。英语课上,看着老师飘逸的板书,也着实喜欢上了那些字。我的高三,就是这么无所事事。

  高中,其实也挺好,再艰难的时光,挺过来就没事了。有时候倒觉得做那一大堆的练习让我变饱和了。喜欢上高中真的需要一个过程。

  不管走多远,我们都需要停下来歇息歇息,这个地方就是驿站。初中,高中,学校,都只是我们人生不可或缺的驿站。换匹马,调整一下自己,重新整装上路。

  在我逐渐习惯分别时,姐姐告诉我,这只是一个驿站。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