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渴望那些留守儿童有爸妈陪着;我渴望那些穷孩子一日三餐能吃饱;我渴望那些还只是孩子就已经被病魔缠身的人能早日康复;我渴望那些那些大山里的孩子能有书读;我渴望那些大山里的孩子春夏秋冬能不被冻着,凉着,我渴望孩子们有一天能走出大山。我渴望
山里的孩子:个子矮,穿的衣服破烂不堪,家徒四壁,整天一副脏兮兮的样子,几乎全身没有一处地方是讨人喜欢的,你随便跟他们挨近一下都会感染病毒似的。他们可以随便烤几条虫子来吃,只为了填饱肚子,这无疑在别人的眼里是那么肮脏不堪,他们水汪汪的眼睛已经失去了灵气
穷,这可以说是大山里的孩子的代言词。是,他们是穷。是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的处境有多苦,他们那些穷孩子读书实则不易还要干活;他们吃着变馊的馒头,挖山上的野菜来充饥。就仅仅吃这些还要天天去砍柴,天天背着一个箩筐上山。。。下山。。。他们发育不良,所以长得矮。但我想说一句,山里的孩子不似城里的孩子条件优越,父母忙于生计,受父母的影响,孩子懂得生活的不容易,理解父母的艰辛,孩子比较容易独立,早当家。当然这只是对于某个方面,某些山里的孩子而言。环境使然,生活所迫。
留守儿童是贫穷山村人家常见的境况,每次看到这种情况,看到这样的孩子,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想帮助他们的冲动,可事实上我们又能做的了什么呢?我看过一篇报道:放牛的小孩:两个小孩看守着一大群牛,这些牛是整个寨子里的,由各家各户的人轮流看守,那些未成年的小孩承担了这样的责任,你不得不心生佩服,城里的小孩在这个年龄在做些什么呢?或许依旧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
我们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也是经过了各种苦难折磨,生活的考验
我渴望他们能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
高三:解金念
点评: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大篇幅描写山里孩子外貌,生存条件,忽略了对他们性格品质的描写,山里的孩子看似可怜性格却很坚强,他们很多都能独当一面。文章标题张力不大。
作者可以就山里孩子的懂事,勤劳做出描写,使文章更具可读性,而不是单纯描写她们的不幸博取同情。
点评老师:苏璐璐
我渴望能够回到十年前。那时的我,还是一个恃宠而骄的孩子;还依偎在父母的怀抱中被爱萦绕;还在感受童年的幸福乐趣;还不用整天做学习任务但,我并不是厌学贪玩,而是承受不了这山大的压力。有的同学可能享有同感。整日在题海中左突右击,却逃不过学习这座五行山,还要上这补习班,那补习班,两点一线来回跑,想放松一下,却又被父母力逼学习。
转眼间,就该步入学校的校门了,但我却是五分憧憬,五分担心。憧憬的是以后三年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担心的是那更加重的学习任务会把我压得难以喘息。自打进入高三以来,作业任务便尤其繁多,每天我都为那作业发愁,我开始害怕放学,害怕老师布置那成摞的作业任务。一放学,我便开始奋笔疾书,晚饭只是匆匆扒了几口饭,也来不及放松休息,就继续埋头苦写,一写就写到十一点多,第二天呢,无精打采。还好,我这艘劳累的小船还可以停泊在家这个温暖港湾。可,可唉!怪只怪这唯一可以让我消除一切疲倦乏劳及忧愁的幸福源泉也被学习、成绩给拔除。一到休息日,我写完作业,随之而来的是做不完的、复杂的家人给我在电脑上抄写下的练习题,不做吧,对不起家人的一片苦心,做吧,我又是累啊!我和家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家里到处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因为学习,我和家人已经吵了好几次架。现在的我对习题十分厌倦,也听烦了家人的喋喋不休、苦口婆心,但我又何尝不明白家人望子成龙的心啊!他们也是为了我着想啊!他们也是为了我的未来生活做打算啊!看着自己的孩子不思进取他们也是着急啊!可他们又曾知道我的烦恼?后来,我想了想,也许只有回到十年之前的儿时,才能远离这烦恼、这压力吧!在七月的暑假里,有一个,深深渴望回到十年前的少年啊
高三:杀阡陌
点评:不知道现在的学校生到底学习压力有多大,会让人想回到十年的感觉。其实这个想法就包含了逃避的态度,当人处于极度的压力中的时候是会不断回忆曾经的美好。
但是我想说的有两点,第一学习不是为了什么可控的物质,只是那种从中获得知识的感觉是无价的;其二逃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有面对才有可能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油。
点评老师:孟祥琦
我渴望倾听城市的声音,在蔚蓝的夜空下,分外寂静。白日的繁杂已去,皎洁的月光如水浮出。我静静地思考,我们还能听到些什么声音
题记
一天的时光又悄然流逝,我躺在床上,闭上眼,好像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曾经不知道那种声音来自何方,但总感觉它很近,又仿佛感觉它很远远。想起今天坐在公交车上,我明白了,其实它,就在身边。
走在路上,看见街边的站台上有个女孩子正眺望着远方,好像很着急的样子。我不知不觉间竟跟着一种未知的感觉与她一同走上了一辆陌生的公交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我闭上双眼,倾听着周围的一切。
渐渐地,我好像听到了两个女孩的谈笑,虽然她们的声音很小,但我还是听到许些东西。虽然不能明了,但我想她们应该在聊着自己校园生活的点滴事情吧?!听着这些总是感觉很有趣。又让我想到了自己在校园的那些繁琐小事。
突然我好像听到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说着:唉,看来大雨又要来了。我心里想着:这位老爷爷,一定是经历过沧海桑田的人,他现在正望着天空,看着那些无忧无虑的白云。或许他说的不一定只是气象,又或许还意味着别些什么。虽然我并不知道,但我想一定对老爷爷有重要的价值吧!。
正在我自己遐想的时候,我好像听到了对不起的话语,我又猜想,也许是一对吵架的情侣正在闹别扭吧,虽然我不知道,但我还是听见了一男一女间的窃窃私语。应该是那个男孩做了什么事,让女孩子误会了。我想只要那个男孩子好好道歉就一定可以挽回女孩子的心的吧。
我轻轻拉开了车窗,伴随巨大的摩擦力,好像带有轻微的声音。这让我渐渐猜想到这辆车的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
我好像又听到了,树叶沙沙的声音,那是路边的行道树。我好像还听到了汽车的喇叭声还有街边摊贩的声音。
这应该就是城市的声音,或许还有一些自己没有听到,因此我决定以后常常去坐公交车从起点站到终点站,或许我能听到许多城市的声音,知晓许多未知的新奇。
忽然间我听见一阵脚步声,回头望去,大家都下了车不知不觉间,真的坐到了到了终点站。又看见,上车时的那个女孩,任然闭着眼,好像也在倾听着城市的声音,我不认打扰,迈着欢快的脚步下了车。因为我听到了城市的声音,因此我忘记了一些繁琐的小事,我明白了快乐的另一种表达。
躺在床上想着白天的那些声音,竟有些睡不着了,我渴望常常去听听城市的声音,去看看这个城市别样的风情。
高三:陈钊
点评:文章对于心理的描写细腻,比喻句用得非常好。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美中不足的是:作者笔下,对两个女孩儿,老者,情侣等声音做出描写,但似乎更加偏向人物的刻画,对于城市来讲,尤其夜幕中的城市更加具有情感色彩,虽无需占大篇幅,但也需细化描写,因此作者结构划分的不是很合理。
借物抒情,寓情于景也是写作的一种手法,作者不妨试试,比单一的人物描写要好得多。
点评老师:苏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