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关于国庆的作文

《关于国庆的作文》【第一篇】

国庆60周年征文:家中十几年的变化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到现在的中国经济腾飞。

  这60年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仅中国有巨大的变化,就连我们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1年的我,出生在一个大都市中的普通家庭。

  1991年至2009年。我们家居住的房子也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变化。

  在我几个月时,我家只是住在10平方的小平房内。家里没有厕所、厨房。只有一间卧室。具老爸说,这房子由于太小了,只好在客厅上搭了个小暗楼。就这房子,它陪伴我度过了我人生中第一个阶段的婴儿时期。

  在我2、3岁时,妈妈单位里分了一套房子给我们家。虽然还是个小平房,但这房子比先头那小平房大一点,还有个厨房,门前还有一亩地。有点四合院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住得挺温馨的。

  后来,在我7岁时。正是我上学校的年龄。家中决定买个房子,多少个平方我是不记得了。我们家终于有了厕所和厨房,是典型的两室一厅。从那之后,我们家开始经济腾飞。

  10岁时,家里开始大胆买房。首先买了个复式楼,还没装修。没买到一年,家人觉得地段不好,就卖了。赚了个几万。

  在我11岁时,妈妈破荒天的买了一栋连排别墅。面积200平方,还有个十来平方的小花园。当时的房价只有2400每平方米。哈哈。现在这栋别墅已经升值到10000每平方。这房子我也只住过几次,后来这房子一直出租给外国人,每月租金是12000元人民币。那是高档社区,里面住的一半都是法国人。

  上学校后,为了我上学方便,在市中心地段买了90多个平方的小高层。现在高考完了,这房子就出租给别人了。

  高中时,在繁华地带又买了小高层。他们说,是供他们来养老的。

  1991-2009年,我们家由一个较贫困人家发展成了小康家庭。

  有时,爸爸会开玩笑跟我说,我们家什么样子的房子都住过,唯独那种独体别墅每住过。

  妈妈说,买独体别墅是下辈子的事了。

  恩。对于他们来说,奋斗了一辈子。能什么类型的房子都住过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这就是我们家十几年来的变化。

《关于国庆的作文》【第二篇】

国庆60周年征文:升旗

  人的一生,我想,总会有一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在我的记忆里,就飘扬着这样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面红旗成为了我精神上的不竭动力。

  12年前,我从学校毕业后,没费任何周折,组织上薄薄的一张介绍信便把我支吾到一个边远的水文测站去了,这个偏僻的水文站成为我人生的第一站。

  尽管每年都有人分配到这里,但迎接我的只有老站长。不知是看到老站长满头的白发和佝偻的身影,还是心血来潮的义无返顾,反正我决定留下来了。

  站里有四间房,一间办公室,两间住房,还有一间厨房,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土坯房,墙壁有些脱落。说是站长,其实在我来之前就他一个光杆司令。他告诉我分去的职工最长的呆了三十五天,最短的放下调令就请长假走了。

  老站长有时间就逮着我讲站里的工作情况和测站特性。他说,若赶上我有事,你就得一个人顶着,再说,我也快退休了。

  国庆前两天,老站长去了一趟城里,回来时小心翼翼地从挎包里拿出用报纸裹着的一包东西。打开,是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他说:让五星红旗在建国五十周年和澳门回归之际,在我们这山旮旯里的水文站升起来吧。我知道,老站长是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对水文事业的忠诚,并希望我也能象他一样,不管在怎样的环境里心中都装着祖国和事业。

  第二天,老站长要进山去找根树来做旗杆。我说我年轻让我去吧,他说他地形比我熟,找起来容易,更快,把我留在了站里。

  十二点钟了,老站长还没有回来,我有些着急,可又不知往哪儿找,只好耐心等待。下午两点多钟,树终于砍回来了,又长又直,没有比这更适合作旗杆的了。但老站长却是一瘸一拐回来的,身上头上沾满了泥巴和血迹。

  我一边帮老站长清理一边听他叙述事情的经过:为了找到合适的树作旗杆,老站长跑到很远的山谷里去了。背回来时,在一处山嘴转弯时,因为旗杆太长,尾部让山路边的树碰了一下,老站长猝不及防,一下子站立不稳便摔下了山崖。真难想象老站长是如何爬上来的,又是怎样背着旗杆走回来的

  第二天清晨,在老站长的主持下,这个山旮旯里的水文站第一次举行了升旗仪式,并以这种方式庆祝了祖国的五十华诞。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映在四只清澈的眸子里,仿佛一团跳动的火焰。此时,天空是那么的蓝,蓝得近乎透明,蓝得令人心醉,天野苍莽,空气中飘溢着野草的清香,无边无际的野生植物奔放地倾泻着它们的生命激情,把这个秋季的节日装点得分外绚丽多彩。

  虽然时隔12年,但至今回想起来,当年那山旮旯里高高升起的五星红旗依然在我的脑海中清晰地飘扬,凝结成了我内心一道永恒而亮丽的风景。

《关于国庆的作文》【第三篇】

国庆60周年征文:我为国庆大典奏军乐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期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25年前,天安门广场。我,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乐手与战友一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35周年国庆大典奏响了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5年后,我们满怀豪情迎来了建国60周年华诞,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回想起自己参加35周年国庆大典的情景,那神圣庄严的时刻,那波澜壮阔的场面,那威武雄壮的队伍,那装备精良的武器,那欢呼雀跃的群众,仍然历历在目,仿佛又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仿佛又站在天安门广场为国庆大典奏军乐。

  难忘1984。

  经过6年的改革开放,中华大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举国上下以饱满的热情喜迎建国35周年。

  中央军委决定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阅兵仪式活动。

  那年,我是海军某部的一名副政治指导员。经过严格挑选,我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肩负为国庆大典奏军乐的神圣使命。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是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和全军各兵种部队的军乐队联合组成的,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演奏水平最高的军乐团,在天安门广场演奏不同于剧场,要适合阅兵和群众游行的特殊要求,要有很强的节奏感,从入场到退场站立时间大约3个半小时,连续吹奏时间近2个小时,这不仅要求队员要有高超的演奏技巧,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从3月开始,我们在上海吴淞口某部进行了紧张的选拔训练。5月,我们又踏上北上的列车,到达位于北京清河某卫戍军营与来自全军的1200多名军乐手一起开始了艰苦严格的集中训练。

  训练的情景苦中有乐。从早到晚队员们按照各自的声部在声部长的指导下,逐个音符逐个小节逐个段落逐个曲目进行演奏强化训练,背谱、练曲、合奏,每个环节一丝不苟,准确无误。在烈日的酷暑下,我们每天都站立演奏10个小时以上,从持号、上号、演奏到结束,每个动作每个环节都是整齐划一,节奏一致。不少战友晕倒在地爬起来继续坚持,腿部僵硬难以弯曲不叫累,汗水渗透了军装不叫苦。进入8月份,便是更加紧张实演阶段。经过艰苦的训练,1200多名军乐队员基本熟练掌握了所演奏的曲目和合成要求,按照正式阅兵的程序与各军兵种进行了大规模的合演凭着坚强的毅力和神圣的历史责任感,队员们经受住了艰苦的考验,为参加国庆35周年大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1984年10月1日凌晨4点多钟,我们分别乘坐解放牌卡车静悄悄向天安门进发,7点我们作为第一支部队身着84式新式军装,迈着整齐的步伐,提前集合到天安门广场国旗下。9点多钟,当邓小平、胡耀邦、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国来宾登上天安门城楼时,天安门广场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十点整,由联合军乐团1200人奏响了国歌,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此时此刻,我作为一名军乐手,为完成光荣而神圣的任务感到无尚光荣与自豪!

  邓小平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28响礼炮声拉开了大型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活动的序幕。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的联合军乐团位置在天安门广场国旗下,正对天安门城楼。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乘坐的红旗牌阅兵车驶出金水桥后,在联合军乐团队前稍作停留时,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阅兵总指挥秦基伟乘阅兵指挥车迎上前去,向邓主席行军礼报告。随着小平一声开始,阅兵式正式开始。邓主席的一句句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的亲切问候,鼓舞着官兵的心!官兵们响亮的回答首长好、为人民服务表达了一切听从党指挥的坚定决心!

  阅兵式一结束,气势宏大、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分列式伴随我们演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进入了高潮,隆重而壮观。三军仪仗队,18个徒步方队,24个机械化方队金戈铁马,94架战鹰风驰电掣依次接受检阅!承载战略导弹的战车向天安门广场驶来,一枚枚远程导弹,中程导弹,洲际导弹第一次展现在世界面前。

  当一个个整齐的方队和游行群众队伍伴着我们演奏的军乐旋律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时,我内心的那种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无法用语言表达。

  3个小时,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庆典仪式上,我们连续演奏了30多首乐曲,献给祖国最诚挚的生日祝福,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神圣使命。历史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丰富多彩的自我人生。我为此荣立三等功,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至今,我已离开部队转业到地方5年了,但我那颗赤诚的军人之心依然闪烁,心中永远飘扬着那面永不褪色的军旗。5年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始终以军人的作风,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干好本职工作,先后被评为崂山区优秀党员、崂山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平安崂山建设先进个人、青岛市优秀军转干部等荣誉。

  我为国庆大典奏军乐。作为一名转业军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保持着这样的激情,让生命中永不褪色的海军蓝,永远激励自己更加坚定不移地走向未来,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