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一篇】

2011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人与书的关系

  我爱读书是有我的理由的。

  人与书的关系,就像庄稼与泥土的关系。如果没有肥沃的土地,庄稼将生长在哪里?而秋后的丰收又从何而来?书就是人的泥土,人的灵魂就是泥土上的庄稼。灵魂是需要生长的,要想自己有一个有品位的灵魂、崇高的灵魂、伟大的灵魂,那就必须把书当成它的泥土。

  人与书的关系,就像飞鸟与翅膀的关系。如果没有羽毛丰满的翅膀,蓝天就不属于鸟儿,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就只能是一个幻梦。如果你想像鸟儿一样,可以在追逐流云中享受欢乐,可以站在高高的树巅向高空引吭,那么,你就得把书当成自己的翅膀,在阅读中让自己的羽毛丰满起来,然后,志立高远,展翅高飞。

  人与书的关系,也如琴与弦。虽然世上有梧桐这样的制琴佳木,虽然世上有伯牙这样好的琴师,如果琴张而无弦,谁能听到高山流水般美妙的乐曲?如果你正是一把用上好佳木制成的好琴,请多读书吧,在自己的心灵上安上也是上好的琴弦。于是,美妙的乐曲就会从你的心灵中流泻出来。

  还需要更多爱读书的理解吗?

  人如果不爱读书,生命就会无处生根,灵魂就找不到归宿,犹如农夫,空把一筐种子播撒在贫瘠的土地,看似一生奔波忙碌,却总是看不到好的收成;人如果不爱读书,生命就会找不到方向,犹如一个越洋的航海者,手里没有一只罗盘,就会丢失目标,迷失在汪洋里.

  爱读书的人,心胸比天空还宽阔;爱读书的人,心灵比白雪还纯净;爱读书的人,情感比泰山还厚重;爱读书的人,思想的脚步无拘无束,理想的天空无边无际。

  爱读书的人,灵魂的后院会有一个美丽的后花园,那里四季如春,奇花异草,佳木成荫,繁花似锦,果实飘香当我们累了网了的时候,退到这里来,暂且远离红尘,可以听小说家讲故事,可以听诗人朗诵,也可以听散文家诉说衷情在这里,每一朵鲜花都可以是一首诗,每一个果实都可以有故事,每一杯泥土,都可以酝酿出一个美丽的童话生活很烦杂,灵魂很劳累。爱读书的人,就会给自己营造出这样一个心灵花园,放纵心灵,回归原始。

  读书,将是我一生的最爱。希望我以上的陈述,也将成为更多人爱读书的理由。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二篇】

2011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外婆的糖醋排骨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还是真的,就拿我们家来说吧,老妈喜欢吃清蒸鱼,老爸喜欢吃卤猪蹄,而我呢?唯独钟情于糖醋排骨。

  有人说,钟情于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而我钟情于糖醋排骨可是有理由的。在儿时的记忆里,老爸老妈生下我就不管我了,找个堂而皇之的借口就是工作忙,然后,就把我送到乡下的外婆家。所以,在儿时,最喜欢我的人就算外婆了。外婆做得一手好菜,据说,她的拿手好菜是红烧猪肉。我之所以说是据说,是因为我虽然也觉得红烧猪肉好吃,但自从外婆做过一回糖醋排骨给我吃了之后,糖醋排骨就是我的最爱了。

  记得那天,外婆说:乖乖,今天我们吃啥呢?我太小,并不知道为自己点什么菜好,大概在嘴里乱嘀咕了一句,外婆就说:乖乖,你说要吃糖醋排骨吗?好好好,外婆给你做。

  那是我第一次吃糖醋排骨,其他的细节都不记得了,但记得外婆做好起锅后,就挑出一块几乎没有斩过的猪排,吹了吹,又晃了晃,是在让它快快凉下来,然后递给我。我就这样一手抓在手里,吧叽吧叽地啃起来。那昧酸酸甜甜的,我就像吃冰棒一样,塞在嘴里舔呀,吮呀,似乎那酸酸甜甜的味永远也吮舔不尽。

  自那以后,我最钟爱的菜就是糖醋排骨了。

  后来我回城里上学了,外婆告诉妈妈,我最爱吃的是排骨。妈妈当然记住了,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妈妈就是翻开菜谱,糖呀、盐呀、醋呀、姜呀、葱呀,一一配料都按部就班,却还是做不出外婆的糖醋排骨味来,要么显得太酸,要么觉得太甜,即使酸甜适中,也吃不出口留余香的回味来。

  于是,我就特别地思念外婆,特别想吃外婆做的糖醋排骨。

  有一次,老爸老妈带我去出席一个档次很高的宴席,席间,同桌的食客啧啧称道一道道菜品,特别是等一盘大闸蟹上桌后,大家更是掰腿取壳,又动筷子又动刀,吃得津津有味。。可是,我怎么也没吃出有外婆做的糖醋排骨那样的口感来。

  现如今,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吃的品的食物越来越多,但我独独还是忘不了外婆做的糖醋排骨。后来,每次回老家,第一要告诉外婆的,就是给我做糖醋排骨。现在,外婆老了,眼花了,背也驼了,手脚也不如原来麻利了,虽然馋虫时时在喉咙里爬来爬去,但不好意思再向外婆要糖醋排骨吃了。

  老妈说,嗯,我儿懂事了,知道心疼外婆了,说明你钟情的不是外婆的糖醋排骨,钟情的是外婆对你的爱呀。我会心地笑一笑。

  (重庆考生)

  满分剖析

  这篇作文以钟情于一物而写钟情于一人,这是借物发挥,写出了外婆对外孙的爱以及外孙对外婆的爱。这种借用一种道具来写人的手法,比直接写人要有意蕴,有文采。为了体现对外婆的糖醋排骨的钟情,作者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开篇用红烧肉与糖醋排骨对比,后半部分又将大闸蟹与糖醋排骨对比,很好地突出了糖醋排骨在我心中的位置。阅卷现场评分:内容分20分+表达分20分+发展分19分=总分59分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三篇】

2011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我就这样钟情于刘若英

  我有一个同学是刘若英的粉丝,准确地说是英迷。她和我说,她其实并不喜欢歌,但唯独喜欢刘若英,她把刘若英的歌词当成口头语,她的音乐手机里的歌曲目录文件夹取名也是刘若英,这似乎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里边全是刘若英的歌,但难以料想的是,因为刘若英是达芙妮的代言人,她这位在校女生,竟然特意买了一双达芙妮的4.5厘米的高跟鞋,我听了之后差点晕倒。

  本来我不是特别喜欢听歌,也就不可能成为哪个歌星的歌迷。不过,我也曾经喜欢上一首歌,就是《很爱很爱你》,当时,只觉得好听,却并不知道是谁唱的,当同学告诉我说是刘若英的歌时,我竟然反问她谁是刘若英?她当即骂我是白痴。我无言反驳,想想当今的中学生,有几个没有做某某明星的粉丝?直到有一次在长途汽车上看电影《天下无贼》时,听到有人说女主角是刘若英,我这才对刘若英有了第一印象漂亮。

  既然有了直接的视角感受,于是,在几天内我反复不停地听刘若英的歌,想强化一下对刘若英的印象,但当时也并不是就一下子迷上了刘若英的,因为我依然觉得刘若英像其他一些女明星一样嗲声嗲气的,听起来有点腻人的不适感。

  所以,渐渐地我把刘若英给忘了,但没想到,我与刘若英之缘却并没有了却。我在看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时,陶醉在萧亚轩英台的呼唤声中的我,也深深爱上了影片主题曲《蝴蝶》。看完电影后,我迫不及待地下载了这首歌,这才知道这首歌也是刘若英唱的。

  一天,另一同学让我与他共听一首歌《很爱很爱你》,不喜欢听歌的我,也没问是谁唱的。我听后,也没觉得有什么出众之处。可同学意味深长地问我:如果你所爱的人跟着你过得不幸福,你是否会像刘若英一样,因为爱,所以舍?我愣住了,又是刘若英。

  生活还在继续,我依旧去买《青年文摘》,看着看着,一个题目赫然映人眼帘-《2011年桂花不飘香》。看完之后很感动,倒回来看作者时我才发现,作者竟然是刘若英!原来,演员的刘若英那么漂亮,唱歌的刘若英那么深情,作家的刘若英这么有文才。相对于听歌来说,更喜欢看书的我,于是特别关注刘若英的作品来,后来读了她的书《我想跟你走》《下楼谈恋爱》,还了解到她主演的《生日快乐》也是由她的小说改编的。出书的明星有很多,但像刘若英不是靠炒作,而是靠文学功力出书的并不多。单凭这点,刘若英就在我面前,从一堆雷同的明星中脱颖而出,也单凭这一点,刘若英成了我情有独钟的偶像。

  有的粉丝对自己的偶像了解得非常细致,诸如所属星座、喜欢的颜色,甚至日常的一些细节习惯。可我对刘若英其他的事一无所知,也懒得知道。她的歌,我也就听《很爱很爱你》《蝴蝶》《为爱痴狂》这3首,然后就是读她我能找到的所有的作品。对我来说,做一个英迷,这也就够了。

  (重庆考生)

  满分剖析

  这篇文章成功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人们对作者这个英迷的印象更为深刻。作者这一英迷与别的英迷虽然也是从明星的歌接触明星的,但作者并非因为刘若英的歌而喜欢上她的,而是她发表在杂志上的作品,是她出版的书。这最后一点尤其出彩,因为只喜欢一个歌星的歌,有时会显得很肤浅,甚至有只停留于娱乐这一浅层次,而作者因为明星的作品而成为她的迷,这从追求的境界上来说,就要高深得多了。阅卷现场评分:内容分20分+表达分20分+发展分20分=总分60分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