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一篇】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满分作文


【试题回放】请按下面要求作文。

国家与国家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对手无处不在。他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象,还可能就是自己。失去了对手,往往就会失去借鉴、失去压力、失去竞争;有了对手,或许他会激发你的动力、成就你的命运。
谈到对手,我们将产生许多的联想和感悟。
请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满分作文一】
话说“棋逢对手”
赤水市一考生

“棋逢对手”比喻双方的本领不相上下。“棋逢对手”的故事,一代代传为佳话的古今有之,中外有之,这些故事,又反过来,丰富了“棋逢对手”的内涵,激励人们去善待对手,感谢对手。
就说说当代一些大棋士的故事吧。
马晓春、常昊、徐奉洙之流,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笼罩在他人的阴影之下,不断地失败,不断地被击倒。可是擦去嘴角的血迹,他们依然倔强地等待着下一次。虽然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但他们内心的痛苦一定是刻骨铭心,以至于在愤怒不屈里隐藏着一丝丝恐惧。当年的韩国本土棋士“野豹”徐奉洙一次次被曹熏铉的铁拳击倒时,一代围棋皇帝曹燕子却在离开当时的围棋王国日本后,成就一番霸业。可以说,没有“陪练”
的徐奉洙,就没有后来的曹燕子;没有曹燕子的重拳击打,就没有后来的四大棋王。从此种意义上来说,难道他们不该互相感谢,共同去体味“棋逢对手”的快感吗?尽管惺惺相惜的一握中,身上还残留着彼此恶战的血痕。

同样,当年聂马争雄的相磨,小林光一和赵治勋的同门相争,也都算是“棋逢对手”罢,如此辉煌,如此壮烈,不也是互相成就的典范吗?他们双双都是棋坛上真正的英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对其中任意一方暂时的成功或失意而贬低对方呢?
1
经常在报上读到这样的消息,两大高手在争霸前夕,主办者尽量不安排双方见面,以避免不
应有的尴尬。对手是可敬也是可怖的,那种决战前的复杂心境是旁人无法体会的,就象前不久常昊和李昌镐在中韩擂台争霸时弈城网上一则新闻的标题:做兄弟不如做掉兄弟!想来常李二人若看到这则新闻,真不知该如何感想?

英雄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走过来的,他的脚下是一个又一个对手的残骸,是对手的殊死拼争成就了强中自有强中手的桀骜;是对手高超的技艺让我们不断地磨练自身而进入超一流的境界。假设这个世界你是独一无二的,假设对手们一个个最终离你远去,假如你已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那高处不胜寒的寂寥该是怎样的令人寒心!呐喊过后的沉寂该是多么令人失望啊!与其做孤独求败的隐者,不如做笑傲江湖的英雄,在众多对手的围追堵截中不断地完善自身技艺,追求更高层次的胜利,这才是真正的伟大棋士的本色。
“棋逢对手”精神爽。朋友,从以上的故事中,你能体会其中的含意吗?
【点评】
在高手如云的考场上,小作者不落前人窠臼,另辟溪径,做到了大题小作,以小写大立意高远,构思精巧,见解独到,突现了作者的聪颖睿智与豁达个性。文章以故事入题,题目“话说”新颖有趣,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开篇开宗明义,点明主旨。接着笔锋一转,讲述“棋逢对手”的故事,边说边议,侃侃而谈,喻理于情,耐人寻味。设问结尾,既照应开头,又给读者留下思维的空间,发散开来,余味无穷。另外,本文的语言特点是叙述中多描写的句子,有声有色;议论中多排比反问的句式,说理深刻,发人深省,读起来生动形象,通俗晓畅,气势不凡。
(张宗明老师荐评)

【满分作文二】
追寻声音,寻找对手
红花岗区一考生
在硝烟迷漫的战场上,一个百战不殆的英雄,最可悲的结局不是战败而死,而是在空阔无垠的沙场上,再已听不到反映对手叱咤风云,挑战呐喊的声音。豪杰伟士所追求的声音,凡夫俗子又何尝不该去寻找,去迎接对手为你带来的挑战?听一声狂吼,犹如饮一杯烈酒,让人鼓起几分胆识,几许勇气;听一声沉吟,仿佛是照一潭清泉,正视自己的瑕疵;听一声对手不屈的长啸,如同几响春雷、几束电击,让你心胸震荡。决然回应一声——“我来了!”

2
用豪气万丈气概,与其血战到底!
看!沉静的清泉正是闻到高山兀石下的“叮咚”声,才毫不犹豫地纵身投入千丈之深的潭底,激荡而起的万颗珍珠,在山谷之间从容地回响着一曲铿锵的绝唱;沉默的火山正是因为底下热量一次次的挑衅,才有最后一刻红彤彤的熔桨灼痛了一片浩瀚的热土。

对手的声音在我看来不应是恩恩怨怨的长叹,也非拼个你死我活的呐喊。他的声音是一支曲,一支激昂的进行曲,一路催人奋发,一路催人向上;他的声音是梅花香溢而出的苦寒,是宝剑磨砺而出的锋芒。寻找对手的声音,无须急于用豪言壮语使对手胆怯,只要懂得聆听从而欣赏,对手的言语就不再是逆耳之言,反而是金玉良言,享用一生。
在对手的声音中成长,在对手的声音中茁壮,去陶冶那顽强生活的意志,去坚定那追求目标的决心,定能塑造出敢于浴血奋战的自我。
想想,去追寻对手的声音,又何尝不是在检验自己能否承受生活的种种压力?去寻找对手,又何尝不是在考察自己是否具备意气风发的勃勃生机?


【点评】
读罢本文,如茗一杯香茶,如饮一盅清醇。
这篇视野开阔,立意高远,文采飞扬的哲理散文,从最能体现对手性格,传递挑战信息的声音切入,可看出作者视角独特,聪颖睿智,创意超凡,豁达开朗的个性,蓬勃向上的人生态度及其驾驭语言的能力。作者构思新奇,选材独特;比兴开篇,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气势不俗;文中意境浑厚含蓄,意韵深远隽永;语言苍劲有力,词汇丰富多彩,文笔流畅感人;多处运用排比句式,增加了文章的气势;情感细腻真切,讴歌了对手(声音)之美,蕴含着发人深省的主题等等,这些,都突显了大家风度,读来有一种诗的韵味,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二篇】

 

海南高考满分作文 思维解读福

生命犹如海洋,生活恰是轻舟,扬起思维的风帆,穿梭于人生的海洋。白帆迎接的是狂风和浪花,而思维碰撞出的是或幸福,或忧伤,或积极,或消沉……

  从亚当和夏娃的叛逆开始,上帝就创造了人类,赋于(予)人类的不仅仅是血肉的身躯,更是那思维的方式。思维是最敏感,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合流同污而投身汩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就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被流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

  快乐幸福就是改变思维的结晶。可怜的葛朗台,幸福与快乐在他的眼中就是金子,夺走了女儿的梳妆盒,夺走了女儿的幸福,而金子满足了他的占有欲,而幸福也就离他而去。改变思维吧,幸福就在生活的空气里,需要用心去感悟,快乐并不是被踩到脚后的破口大骂。因为踩你的人是看重了你的脚,脚被看重,那是多么快乐幸福的事。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让我们为远方的亲人朋友担心着急,然而我们为什么就不想想,或许他在远方生活得很好,快乐着,幸福着,这不是更好吗?

  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并不是意味着用阿q的胜利法来占有幸福与快乐。难道你能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再去官场上混一混,转换转换思维方式合流同污,不,那绝非陶君所愿。思维方式的有的放矢,更是快乐与幸福的主判长。

  我们生活,因为我们有思维,我们快乐,更因为我们有思维,正如生活中本没有快乐与幸福,只不过是思维变换的人多了,也就充满了幸福与快乐。

  把握我们独有的思维方式吧,因为思维可以解读幸福。

  思维方式……快乐幸福……思维方式……

  思维解读幸福!

  专家点评:

  本文除了语言流畅、材料典型等优点外,最难能可贵的是,考生在思辨性上所做出的尝试和努力。

  “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并不是意味着用阿q的胜利法来占有幸福与快乐”、“思维方式的有的放矢,更是快乐与幸福的主判长。”等是不多见的精辟之语,否定了阿q式的愚人之乐,并以“有的放矢”作为自己的一些见解,虽尚显稚嫩,但也足可见该考生思辨能力高人一筹,较好地理解了材料中d网友的存在价值,体现了“幸人之幸,不幸的人是没有幸福”的观念。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三篇】

 

海南高考满分作文:两把钥匙的故事

 

天似镜,风如纱,竹涛阵阵,流水综综(淙淙)。正是个好日子,李白与阮籍同到神的脚下寻找快乐幸福之门。

  神睁大眼睛看这两个人:李白,腰挂酒葫芦,身着白青纱,胯下小毛驴,顶上飘飘发,不时用手抚一下那长长的山羊须;阮籍,坐在只眼老牛的破车上,酒瓶东倒西歪,头发凌乱如草,衣服上半只扣子也没有,用一支树枝挂住,潦倒非常。

  神引他们进了一个房间,各给他们一只破耳壶,壶中装有半壶酒。阮籍摇一摇又往壶里看一眼,叹气道:“神怕是偏心这西域浪子,我只有半壶酒罢,他却有一壶吧!”李白笑了笑:“神看来是对我们很好呢,我有大半壶仙酒,喝,味道一定美极了!”

  神饶有兴趣地看了两人一阵子,微微一笑,把他们带到一个分叉路口,让他们各自走去。

  李白的路不好走。赖棘刺丛生漫路,泥淖的山石路让小毛驴弄伤了脚,他从驴身上落到了泥水中,青白衫顿时一片黄一片黑,鸟儿从树丛中惊飞。他哈哈一笑:“这回酒可醒了,可以好好走路,再说,八只脚总比四只跑得快。”他又呷了一口酒。走了不久去碰到断崖,无路可走了。他吟了一句:“无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小毛驴,你可不必受我压迫了,有缘再会”!说罢动手往山下攀爬。

  阮籍也不如意。正当他看着那半壶仙酒叹气时,一只猴子抢走了他用来遮风挡雨的破帽子,他想抢回来,却打翻了大多半的酒,人也倒在路旁,棘刺刮破了皮肉,鲜血直流。他又叹:“唉!天不助我呀!”爬上车走未几刻,断崖在眼前出现了。他顿时悲从中来,忆起伤心往事,哭天抢地地喊了起来:“叫我如何是好,如何是好……”眼前一黑,他晕倒在车上。

  李白历遍艰辛,终于爬到了山下,眼前是一片从未见过的美好境地;金色的树枝,宝石的果子,银白的叶片,云雾缭绕,花影丛丛,神正笑着对阮籍说些什么,他跑了过去。

  神于是宣判他们寻找的结果。点了点他们的酒壶,一阵红光闪过,两人手中多了一把钥匙,一把刻着“悲观”,另一把刻着“乐观”,李白成功地打开了门,而阮籍,无语叹息。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