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一篇】

2004年湖北高考话题作文:买镜

镜中日本
湖北考生
当大唐盛世的瓦当不再锃亮,当歌舞升平的霓裳不再绮丽,昨日繁华渐渐褪去。一叶带着一个名叫徐福的术士和追随而至的童男幻女的扁舟向一个小小的渔岛驶去,一个名叫日本的民族在中国的臂弯里成长。可这小小的渔岛却见证了泱泱中华的悲欢荣辱。
前天,当驶向西域的驼铃叮当作响,笨重的骆驼身上滋滋地冒着热气,碧眼的狐狸四下张望。闭关锁国的清政府不过是一个戴着罂粟花冠的瞎眼老人。可是,另一个腐朽的帝国却在明治维新之后睁大眼睛,张开臂膀,接受挑战,重唤生机。于是,古老的中华惊醒了,在维新变法,洋务运动中寻找重新崛起的机会。开始在这面镜子的照应下迈出自己的脚步,只是,这一觉睡得太久,这一步迈得太迟。
昨天,贴着膏药旗的军舰驶进了我们的海港,大力丸的广告贴在了整个中华的伤疤上,六朝古都被鲜血浸染。我们奋起反抗,高唱着"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保卫自己的家乡。当我们憎恨他们的时候,即发现这群禽兽却有钢铁一样的意志,难以想象的团结和纪律。于是,一团散沙的我们震惊了,也连起手臂,筑成统一战线,组成血肉的长城顽强对抗。终于,在这面镜了的反衬下,我们找到自己而最终取得胜利。
今天,国门敞开了,华夏民族昂首于世界之林。可是,我们却发现常常以一步之差落后于人。陶瓷是中华之瑰宝,却无法走向世界;日本人却在茶杯上做了一个小小的改进让它更适合高鼻子的白种人,就把他的茶杯远销各地。动画,不是日本首创,却成为其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二大热点。中国少年的钞票源源不断输出,又让中国震惊。日本人并不比我们聪明,但他们的精明和细致却往往在最后成为胜利的筹码。我们面对这样的镜子,却不免让人感慨太多。
中国,不是一个名词。日本,却是一个惊叹号。让泱泱中国从这样一面镜子上重新审视自己,可以看到自己的许多不足。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我们以日本为镜,也许有人不齿,也许有人怨恨。但是在竞争如此惨烈的今天,我们应当为有这样一面镜子而庆幸。昨天,我们已经为这面镜子付出高昂的代价;今天,我们应该提早预防。
想起爷爷的一句老话:狼来了,你可曾准备好猎枪?让我们擦亮镜子,迎接明天。
解剖:本文写得大气而又有才气,当褒则褒,当贬则贬;当赞则赞,当骂则骂;充分展示了-个当代高中生的胸怀开阔,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深切,具有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深谋远虑。
语言形象顺畅,意蕴深切悠长,无论是传说引用评史论实均信口道来,让人读得上口,信服在心。结尾借用爷爷的老话点出当前改革开放下的形势,耐人寻味地引导我们要摆正心态,正确对待外来的"狼",从而巧妙归结全文。不足之处:一是题目不很准确。从文看当是我国以日本为镜。二是开头的徐福东渡发生在秦朝而非唐代。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二篇】

2004年湖南益阳中考满分作文精选

【满分作文一】

  我与苦难的亲密接触

  在依旧如昔的阳光中,走进中学的校门,几多大志与梦想,几多理想与抱负,在风和日丽的天空中,尽情驰骋与遨游,不要徘徊、等待,挺起胸膛,证实自己,搏击校园人生!

  ——题记

  2001年10月24日 天气阴沉 心情指数:2颗星

  这该死的学校,条件也太艰苦了吧!昨晚一直没睡好,一张两尺宽的床还要两个重量级人物睡在一起。我的天!我没有杜甫先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气,我只拥有“愿吾庐不破,受冻死可惜”的感慨。由于蚊子的光顾,我一夜间竟然变成了国宝大熊猫,叫我如何见人呀!呜呜……

  2002年11月5日 天气微晴 心情指数:5颗星

  第三节课下课铃响了,这就预示着第N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楼梯间、甬道上已呈千军万马奔腾之势,学子们如潮水般向热水间涌去,我们的热情程度绝对不低于锅炉里沸腾的开水。容不得你丝毫怠慢,得立即上前线“杀敌卫水”,那抢水风潮绝不亚于世界杯赛场上球迷们的执著,也绝不亚于伊拉克人民对抗美军时的勇敢!

  “我的妈呀,是谁的水从我脖子上飞流直下?”

  “对不起,实在对不起!”

  “疼啊!对不起有什么用……”我就是那个可怜的人,脖子上恐怕要留下永远的记号了!

  2003年4月7日 万里无云 心情指数:3颗星

  站在食堂里,长长的打饭队伍让我差点失去信心。望着那一盆盆正在消失的饭菜,我雅兴大发,禁不住仿鲁迅先生《故乡》的压轴句,喜得一“经典”:“钱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这食堂的菜,那原本不是菜,吃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菜!”

  2004年6月17日 阳光灿烂 心情指数:n颗星(5≤n≤10)

  坐在这安静的考场上,手捧散发着墨香的试卷,我情不自禁地有种难言的喜悦。那一道道题目就像一位位朋友,面孔是那么的熟悉,即便是遇上一些不曾见过面的题目,我也从未胆怯,那记录下来的一个个文字,就像我亲手插下的一株株秧苗,让人倍感亲切。不管从前有多苦,有多累,在此时都已化作了欢乐的笑颜和激动的泪水,我终于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确是至理名言啊!

  通过学校三年的磨砺,我已练就了取胜的绝技——吃苦耐劳!没有想到,自己与苦难亲密接触的那些日子,竟然会成为我最美的回忆。

  【满分揭秘】好的文章总是闪烁着与众不同的光芒。小作者用三则日记概括三年的学校生活,“寝室里的蚊虫叮咬”“热水间的你争我夺”“食堂里的清荡菜水”,将学习生活中艰苦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结尾时,文章出人意料地宕起一笔,将面对试卷时的那种幸福画面扒到读者面前,让人深切地懂得了“先苦后甜”“苦尽甘来”的道理。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小作者活学活用,将杜甫的诗句与鲁迅先生的名言信手拈来,让文章充满了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感。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三篇】

2004年嘉兴中考满分作文


2004年嘉兴中考满分作文

(第一范文网 www.diyifanwen.com整理)

浙江省嘉兴市
2004年中考作文题解及例文评析
一、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李大钊的《“今”》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过去未来皆是现在。”是啊,把握现在,拥有未来;把握机遇,走向成功;把握原则,赢得尊敬。把握亲情、友情,把握规律、方法,把握进程、分寸……
请以“把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试题指津
从内容看,命题十分注意贴近学生生活、思想和学习实际。学生可以紧扣话题,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事,也可以写与他人(如集体、同学、父母、老师、邻居、路人)的事,范围可选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之中。总之,都能有话可说,写来得心应手。且所给材料能更好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性思考,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从形式看,试题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创新,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选拔功能,学生可以记叙经历,可以抒发感情,还可以发表见解,能使各层次学生均有所发挥,且有较大的区分度,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有利于对创新能力的考查。
做题时应仔细品悟作文所给材料,充分拓展自己的思维,但不要仅局限材料所给内容,认真挖掘、领悟、遴选生活中的素材、题材,立意要新颖,结构安排要合理,遣词造句要有文采,整体要有美感,这样作文很容易赢得评卷老师的青睐。
同时,不管选什么材料和形式,都得紧扣“把握”这个中心,要写出如何“把握”、“把握”的过程、对“把握”的体悟等等,这样才算紧扣了文题,否则就是离题了。
三、佳作简评
【例文一】
贝多芬告诉我……
无数次驻足,无数次徘徊,我实在不愿去窥探您耳聋时最初的心境,也不愿去撩起那段我认为痛苦的记忆……
于是,我只是悄悄地、悄悄地谛听,谛听您的《命运》、《田园》、《第九交响曲》;只是默默地品味,品味《名人传》上有关您的文字。但是您却毫无保留地告诉我: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有些迷茫:您双耳失聪,感情破裂,生活悲苦,以及当时轻佻的乐风……命运,还掌握在自己手里吗?
您似乎看到了我的不解,于是,告诉我……
您虽然患有耳疾,但却拥有音乐——一个可以让您的思想、情感任意奔驰的海洋。您在这片浩淼无垠的海洋中遨游,撷取晶莹的浪花。于是,一曲《第九交响曲》横空出世了。它的出现,似乎孕育着革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您也获得了释放,将音乐掌握在自己手里。
您虽然生活贫困,悲苦,但却有一颗高昂的头颅。永远都无法忘怀,那次您与歌德在大街上漫步,忽然遇到一支贵族队伍。歌德脱帽致礼,而您站立在那儿,让那些贵族向您致礼!您可知道,这一举动震撼了多少人的心扉?!不向权贵低头,您将自己的人格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您虽然失去了一切“欢乐”,但您却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的欢乐。您以一个失去欢乐而创造欢乐的人的身份告诉我: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懂了!
创造命运的不是上帝,而是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面对许多灾难,那时,我们常常怨天尤人,慨叹上苍的不公,现在想想那实在没有必要,因为我们自己才是命运的缔造者:
我们无法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
我们无法改变上苍给我们的“厚礼”,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处世态度;
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我们无法改变出身,却可以控制人格;
……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面对坎坷的从容和身为万物之灵的睿智去把持自己,驾好自己的人生之船。
【简评】
这篇作文于大气中显示才情,作者由自己熟谙的贝多芬的事例作发挥,依据旧题材翻出新意味,扣题严密,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思路灵活、文采飞扬、浑然天成,表现出敏锐的目光与独到的构思。全文紧紧围绕“把握命运”这个主旨,既举了实例,又讲了道理,可谓充分透彻,发人深省。
【例文二】
梧桐细语
秋,梧桐叶落的季节。站在街道中央,看两旁一片片飘落的梧桐树叶,倾听它们的细语,“虽然凋零的命运我们无法摆脱,但在落下的一刹那我们是自由的,我们会跳出美丽的舞蹈,这是我们所能掌握的。”
是吗?我走到梧桐树下,仰望,一片叶子打着旋儿,像在跳芭蕾,随风飘摇,像天鹅的羽毛,那是四小天鹅吗?这变幻的舞姿让我惊叹,这软弱的、枯黄的、易碎的生命演出了最美的一场舞蹈。那柔情中也蕴含着刚强,像是在极力让我相信,这样的优美,它是办得到的,这种辉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这一叶叶、一声声,终于让我不再怀疑:即使失去再多,但有一点是我们可以掌握的,那就是自己的价值。
每每诵读唐诗宋词都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但每当读到李清照,婉约派的代表人物,那位著名的女词人,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生命中,她失去了很多,丈夫、亲人、朋友……她背负着国亡的痛与一些本不该受到的谴责默默地走着,她无法改变苦难,于是,她开始创造辉煌。她相信,人格、精神是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于是有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领悟,有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感叹,有了“凄凄惨惨戚戚”的凄美……她用自己掌握的,展示了自己的人格和才情,添进了自己的柔情与刚直,装饰了宋词,也如梧桐叶一般在失落时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这一瞬间的联想让我陷入了沉思。生活是多彩的,种种诱惑常常会让我们失去了尊严、人格,而这些本来对我们来说,却是相当重要的,出身有卑微、娇贵,但人格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若这些失去了,那么手上将会空空如也,人与一般动物又有何差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表现的又岂止是一种英雄的豪情,简直是人与命运抗争的一曲壮歌!
不知何时,手心多了一片梧桐树叶,我凝视着它,它不再是单薄的、弱小的、脆弱的叶子了,那枯黄早已闪烁出夺目的光芒。瞬间,我又听到了它的细语:“跳出最美的舞,这是我们所能掌握的……”
手上突然觉得好重好重。
【简评】
该文构思巧妙,不落窠臼。小作者用“梧桐细语”来倾诉自己对如何把握人生价值的思考与感悟,以“一叶”而明主旨;文笔飘逸清新、优美流畅,特别是第三节中对李清照词的感受,描写与抒情相结合,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使文章充满文化底蕴,富有感染力。—个学校生能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的笔法,的确值得称道。

(第一范文网 www.diyifanwen.com整理)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