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一篇】
2002年高考全国卷陕西满分、高分作文:人间“大爱”
沧桑几许,人生几何,在爱与爱的抉择中,有一种爱叫做“人间大爱”,重如山,浓于血。———题记
村里人都说他俩是双胞胎,可他却看不出一点眉目,一高三低,一黑一白,难道双胞胎会如此不相像?这个大问号整整在他的脑海里游荡了十五个年头。他和哥哥都在村里上学校,学习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父亲因为病重,早早地撒手而去,母亲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为生活奔忙着,日子艰辛,但却甜蜜。
转眼间,他与哥哥都学校毕业了,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兄弟俩上高中的昂贵费用,母亲咬咬牙告诉他俩:“我们家只能供得起一人读书,而另一个必须跟着村里人下矿挖煤。”看着母亲眼里莹莹的泪光,兄弟俩狠狠地点了点头,似乎一场命运的赌注就要开始,因为从小到大,无论大事小事只能满足一个人的时候,母亲都会用抓阄的办法决定,他明白,母亲真的很无奈。
这天早上,母亲小心翼翼地拿出每次抓阄都要用的那个土瓦罐,轻轻地擦拭着上面的灰尘,兄弟俩默默地注视着,过了一会儿,母亲淡淡地说:“这次让弟弟先抓吧,绿豆是去下矿,红豆是去上学。无论谁抓了绿豆,都不能怨恨。”
他颤颤地把手伸进瓦罐,犹豫地在里面摸索着,轻轻地抬起头,注视着母亲似乎就要淌出泪水的双眼,这种感觉是他一辈子也无法忘记的。激动,胆怯,矛盾,无奈。他闭上眼睛咬咬牙,抽出了手。绿豆,竟然是绿豆。他疯狂地喊:“不!不!”他像一只刚被放出笼的野兽,高高地举起放在床上的那个神圣的瓦罐,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碎片和那另一颗豆犹如烟火般四射开来。母亲惊慌地呆立着,因为兄弟俩谁也没有想到剩下的一颗豆竟然还是绿色的。他狠狠地看着母亲,满腔的怒火灼伤着母亲的心。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上行囊离开了家,从此再也没有音讯。母亲病重的那年让人托口信给他,让他回家,他冷漠地回答,他早已没有母亲,没有家。那人留下信,说是母亲给他的,他不屑地将它压在箱底整整三年。
在一次无意地整理中,他发现了那封信,让他震惊而又无法原谅自己的是,母亲在信中告诉他:“其实,哥哥是捡来的。”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二篇】
2002年高考全国卷陕西满分、高分作文:选择祖国
落日的余晖未消尽,天边的云似火烧般地发出烈日般的热情。老余带着自己的小孙儿在海边散步,海风不时地吹起他的白发。小孙子在不停地玩着,而他似乎有所思,有所想。太阳落下了,海上恢复了平静,而老余的心却不能平静,关于儿子的事情,他始终有些担心。
老余的儿子是在一年前出国的,走时也没有说什么,只说自己会回来的。现在一年的学习时间已满,而仍不见他的消息。这对老余来说可是一块心病呀。想当年,他出国留洋,不知费了多大劲,才拿到了一个名额,他的父母亲戚朋友都为他而感到高兴。学习几年后,外国的几个大公司都高薪请他,而他都拒绝了,为了这个,他的父母差点和他翻脸,在当时的情形下,国内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而国外却相当先进,在国外找一份工作是当时青年梦寐以求的事情,而老余却毅然放弃了优越的条件,回到了贫穷落后的中国,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大新闻,曾经有一个外国记者问他:“在国外有那么好的条件,你为什么还要回到中国?”老余微笑着说:“没有什么理由,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
老余回想起往事,不禁有些激动,他坚信他的选择没有错。儿子是否也能像他一样?他说不准。在他眼里,年青人总是喜欢外面的世界,他们有他们的理想,有他们的追求,做父母的应该给孩子一片施展才华的天空,想到这些,老余的心中就放宽了些,毕竟现在的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了。
前几天,儿子打电话说,有几家外企公司打算与他签约,他正在考虑,一决定就通知老余。老余听后说:“爸不会拖你的后腿,我尊重你的选择,好好干,别让外国人瞧不起咱中国人。”老余说这些话时,感到自己有些激动,儿子那边沉默了一会,“谢谢,爸,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儿子爽朗地说。老余挂断了电话,他总觉得儿子和他有些不同,但又有些相同,生活或许就是这样吧,让人一目了然,又让人摸不透。
又是一个落日余晖未消尽的傍晚,儿子的电话打回来了。“喂,爸,我决定回国了。”“为什么?”老余平静地问。“没有理由,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儿子在电话那头说。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三篇】
2002年全国高考话题作文:心灵的选择
选 择
--生命无悔
当滔滔洪水席卷了村庄,冲破了堤坝,夹带着泥沙四处肆虐,一张答卷飘然浮在水中央。有人削尖了脑袋往高处挤,往不堪重负的救生艇上跳,全然不顾身后老人的呼喊孩子的哭号,懦夫的软弱充斥着他的答卷;高建成,把自己的救生衣强套在战士的身上,含着一种平静的微笑消失在茫茫水天之间,生命的真诚辉煌了他的答案。
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卑微与崇高的区别,也往往只在一念之间。滔滔洪水冲过,冲出了一条泾谓分明的分水岭:一边是被连动物都有的求生欲望驱使的前者,一边是拥有不朽的生命,在水中完成了人生的涅槃的后者。孰轻孰重,在作出选择的最高三刻已晓然。
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前者,因为生命确实很宝贵;但我们完全有理由颂扬后者,因为生命也有等级--虽然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人类本身并无尊卑之分。
也许,这样的生死抉择太残酷,但对于一些日常小事,又何尝没有不同的选择呢?许多人最推崇的品格是助人为乐,而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却选择默默走开;许多人希望舍己为人者处处可见,却大干损人利己之事;许多人呼唤见义勇为者,而当面对暴力时,自己却永远躲在人群后面……人生的剧场幕起幕落,时刻都在上演着各种戏剧;人生的舞台上永远都有小丑和英雄,变幻不定的只是背景。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活着,就不能玷污生命的尊严,辱没自己的名字。而对人生各种情景,我们要懂得选择,学会选择。就如AB剧一样,在人生的剧场里,我们所饰演的角色要能够留给观众印象,我们要以满腔的真诚投入生命的演出!这样,在走到幕落之时,我们才能无愧于心!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我们无法选择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选择增加生命的厚度,拓展生命的深度,让有限的生命在无限的选择中历炼,升华,让我们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闪光!
勇敢地作出选择,适时地决定放弃,让青春绽放光彩,对心灵笑说无悔!
解析:本文写作上成功的地方之一便是在议事明理的过程中选用灵活多样的句式。第一,长句与短句结合。如第二段中,"滔滔洪水冲过,冲出了一条泾谓分明的分水岭:一边是被连动物都有的求生欲望驱使的前者,一边是拥有不朽的生命,在水中完成人生涅槃的后者。"这个句子长达61个字,鲜明地写出了两种不同的"选择",显得很有气势,很有力量。第五段开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句仅仅8个字,就写出了要正确选择,"让我们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闪光"的寓意。第二,整句与散句结合。特别是整句的使用,使文章很耐看。如第四段中"许多人……"这一排比句,高度概括了"许多人"的不同选择,说明"人生的舞台上永远都有小丑和英雄",从而阐述了正确选择的重要性。又如第五段中"懂得选择,学会选择"一句,便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第三,单句与复句结合。文中多处运用了复句,使语言很严谨,如第四段便是由一个并列复句组成,这个并列复句的两个分句又各是一个因果复句,读起来很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