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当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我们赚的钱更多了,人情味却更少了;我们的交通工具更先进了,公交车上站着的老人却更多了;我们登上月球探索太空,却不愿伸手帮助对面的邻居;我们的股市价格一路狂升,价值观却成倍地下降;我们的社会都知道此仇不报非君子,却怎么也流行不起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而社会上数不胜数的忘恩负义之人,仇视一切事物之徒,更加深了社会道德危机。人们的心越来越狭隘,只懂索取、不懂回报之人,仿佛充斥着整个社会。
记得曾读到一则故事:一对老夫妇遇到一个赶着回家过圣诞节的年轻人。年轻人买不到车票,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无法回家。老夫妇邀他共度圣诞节,遭到推辞后,竟主动将自己的车借给了年轻人。这样的举动令人感动,但接下来的事却让人心寒:这年轻人再也没有回来,从此杳无音信。
一位着名作家在谈到社会道德时,也曾说到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一次散步时捡到一个钱包,打电话找到失主后,失主没有半句感谢之词,竟还要求他把钱包送还失主家中。
我们感叹丛飞节衣缩食为贫困学生捐款,却也愤慨在他重病之时无人援助;我们感叹雷锋无私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也无奈于现在有些中学校生不知雷锋为何人!
当整个社会呈现出暧昧的姿态时,我们需要一种有质感的态度来面对社会道德危机。这便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一位即将不久于人世的老人,将自己的儿女唤到跟前,一一叙说何人何时帮助过自己,教导子孙们要报答人家。虽然老人一生坎坷,遭受过不少人的陷害,但他自始至终未提一句,只把感谢留给后人。这是我见过一个老人留给世界最好的礼物。他让人们明白了感激的力量与回报的感动。
一位女士把自己430元稿费,很随意地捐给了西北一个素未谋面的小女孩,但这位女孩却把她的恩德深深地记在心里,即便在贫困的条件下,仍坚持给她写信虽然这位女士已忘了这件事。小姑娘的善良、知恩让人欣慰。
我们感叹华农大学生小李的爱心,更为那个高三的女生深深感动;我们感叹大批青年出国深造,更感叹他们中不少人回国报效的高尚。
西方有位哲人说:别人爱我,我爱别人,这是小爱;我爱别人,别人爱我,才是大爱。所以基督教有句名言:施比受有福!
无论东西方,无论古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都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它将促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有思想、有内涵,它让我们可以遥望一个美好的未来。
舞动的精灵
空气动力学家曾证明,大黄蜂翅膀与身体的比例使他根本无法飞行;而生物学家则暗自庆幸,幸好,没有人告诉大黄蜂这可怕的事实。看,它依旧翩翩起舞了不是?
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众生芸芸,人海茫茫,人耳总是张大了耳廓,兴奋而又迷惘到接受着这世间的万籁,从而不可避免地相信他人,动摇自己的本真。这时,他会迷失了自我,不相信自己,只一味依赖于他人,凡事毫无主见,成为一只温驯的任人宰割的羔羊!
你不想成为羔羊,你就必须坚守自己的阵地,寸步不让,据理力争!但你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和十足的把握,这样才不至于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为目中无人的狂傲之徒。
相信自己是一种精神的充实,灵魂的丰满。精灵般的大黄蜂就是一个世间的智者与精神上的英雄,它用自己的真实行动默默地向世人昭示着;每个生灵,每个人,其潜力都是无限的。不要相信外界的轻蔑与嘲讽,坚守自我,相信自己,最终定可化腐朽为神奇,成就一番非凡的伟业。
昏庸的君王
应秦王之邀,楚国怀王将出访秦国。
出访之前,怀王召集群臣,商议是否出行。
屈原直言敢谏,当即陈述出行的种种弊端,力求制止怀王,以防不测。可恨那一帮*佞小人竟说什么与秦国交好,此番出行意义重大,不可不击。殊不知,秦,乃虎狼之国也。与之交好,不是自取灭亡吗?
最终,怀王还是去了,但竟是永远的诀别,他落了个身死异国,骨抛荒野的可悲下场!
相信自己固然重要,但广纳贤言一样不可或缺!
面对他人意见,不加选择,肆意采用的做法是谓愚蠢之至。剔除糟粕,吸取精华,百家之长,为我所用;结合自身情况,充分践行,以使自己更加茁壮、繁茂,事情得以顺利解决,方是上上之策!
尾声
要做舞动的精灵,自由自在,无羁无绊,飞翔在自己人生的航道上。
莫学昏庸的君王,听信谗言,命丧黄泉。
心存自信,耳听良言,相辅相成,协调配合,方可无往而不胜!
也许是一行文字的串联,也许是一个拟声的感叹,简单的,却包含着不平凡,这就是故事,自己的,别人的,串联成一个个章回,成了岁月的一部分。
读一个故事,总希望有一个美丽的开始,它来自一生响亮的啼哭,如同天籁,这是故事的第一句,就已经牵动了我的心。它闪耀着光辉,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个叫做母亲的女人和那个叫做父亲的男人,他们的目光为这个开头,润上了一层名叫温柔的颜色,带着微笑的甜美和泪水的清新,迎接生命的感动。就是这个故事,承载了无数希望与祝福,来到了我的生命中,以一个美丽的形式,引出未知的下一段。
读一个故事总希望有一个丰富的过程,有过波折,再迎接欢笑,才会有让人铭记于心的精彩。故事中开始出现不同的人物演出不同的情节,儿时后院捏过的泥巴人,幼儿园里结识的第一个伙伴,学校温柔的班主任,甚至是偶然停留在窗边的一只蝴蝶。在漫长的中篇里,不停地重复一个个离别与重逢,欢笑与泪水。它们化作一个个文字,映入这故事里,然后任由读着这故事的我,在泪眼模糊间反复地追溯回忆,直到那纸张都变得温润。
就如同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日夜向前奔涌,却无法阻止河床上沉淀了泥沙,一层层地抬高,那里面藏着什么,没有人关注。只有在某一天无意中翻开,才发现,原来那是无可替代的宝藏。读着这个故事,从回忆中走来,再走向未知。
读一个故事,总期望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或许是一片海,或许是一道霞光,平静得让人期待;也许,在到达之前,还有无数的崎岖,但是,只要向着它,就能让人披荆斩棘,去追寻美好的结局。不要止步,便成了这个故事永恒的宗旨。
读这样一个故事,我的故事,它有一个美好的开端,一个丰富的过程,现在,它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它与我有着永不分割的牵挂,只希望有一天它迎来一个完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