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一篇】

  老李是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副所长。他有两大爱好;一是品茶,二逗宝贝孙女玩。

  说起品茶,老李是行家,怎么辨茶、闻茶、敬茶,怎么区别各种不同类的茶,什么信阳毛尖啦,清香茉莉啦,牡丹绣球啦,他能跟你说得一套一套的。

  说起孙女,老李有两个,大的叫大兰,小的叫小兰。虽然两个女孩一样乖巧可爱衣着打扮完全相同,但老李私下里更喜欢小兰,不仅仅因为大兰不是他的亲生孙女,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小兰嘴更甜,手脚更勤快。每天老李回家,小兰总是为爷爷捧上一杯浓香可口的茶,而大兰不是正在看书,就是躲在房里。到底是亲生的孩子疼爹妈呀!老李想。

  一天下午,老李紧皱眉头一边思索着工作中的难题,一边往家里走去。刚一进门,就是小兰捧着冒着热气的茶迎上来,脆生生地喊:爷爷,请喝茶!然后一边把茶杯捧到爷爷手中,一边把他扶到沙发边。老李打心眼里高兴。工作中的烦恼一下子烟消云散了。他一边抚摸着小兰的头,一边问:大兰呢?

  她呀,看书呢。小兰不以为然地朝里屋呶呶嘴。

  老李不再说什么,细细地品起茶来。

  第二天上午,老李突然回到家中取资料,一进门就见小兰正在看电视,见爷爷回来了,小兰习惯性地端起茶几上的杯子,甜甜地喊着:爷爷,您喝这才发现杯子里什么也没有。她忙倒上茶叶去拎茶壶,只见她晃晃悠悠的举起硕大的茶壶,那壶嘴就像个左顾右盼的蛇头,突然呼地一下吐出一股热水,直扑杯底,杯里少得可怜的几片茶叶全被扑出来了。小兰忙放下茶壶,捡茶叶,捡好茶叶却又打翻了壶盖。老李诧异地看着这一切。大兰一声不吭地从里屋出来了,她默默地洗好杯子,熟练地倒入茶叶,又仔细地倒好了水,然后轻轻吹了吹,把杯子递给小兰,看了爷爷一眼,又默默地转身进屋了。小兰高举着杯子,欢天喜地地喊着:爷爷,爷爷,您喝茶!

  老李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每天为自己泡茶的,不是自己视为掌上明珠的亲孙女小兰,而是一直被自己冷淡了的大兰。而自己却老李木然地接过杯子,却再也品不出先前的味来。他突然找到了那个这几天一直困扰着自己的社会学难题的答案:感情亲疏不能代替对事物的正确认知,释然地放下茶杯,匆匆向所里赶去。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这篇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形象都很鲜明:小兰的活泼乖巧却有虚荣心;大兰好学而不善表现自己,甘当无名英雄;爷爷有很强的事业心,敢于自责,并能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小说的构思高在透过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揭示了社会生活中的大事老李紧皱眉头一边思索着工作中的难题,最后以释然地放下茶杯,匆匆向所里赶去与之照应,主题由此而深化。如果作者只停留在对三个人物的褒贬上,这篇作文将不会是满分作文。倒数第二段的细节描写很有特色。

  考生个性特点:善于观察、阅读、写作、思考。

  文化背景分析:了解社会生活,受到小说等文学作品的熏陶,构思和立意的技巧,细节描写的技巧都不错。

  建议:观察并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学会从中积累素材,提出问题并深层次地思考这些问题。向生活要美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二篇】

  老人们常说,世界上的事,冥冥之中都有各自定数。有一个故事:说有个船主找了个漆工给自己的船刷漆。漆工发现船上有个洞,虽然这不是他份内的活,他还是找来木板、铁皮等将漏洞全补好了。过些时,船主给漆工送来一大笔钱。漆工不解地说:工钱您不是已经给过了吗?船主说:这是感谢你补船漏洞的钱。

  漆工讷讷地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却说:当听说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害怕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多亏了你呀。这个故事简单,却蕴涵着一些不简单的道理。事有因果,互相联系。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做人一定要多做好事多行善,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在这方面,历史上、现实中因果报应的事例举不胜举,歌里唱得好: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会变成美好人间。而眼下这个物俗横飞的商品经济社会里,出现了多少道德滑坡、令人发指的事件,传统美德好似没了市场,学习雷锋成了做秀,起码的做人准则完全失脱,许多人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不提空洞而拔高的口号,就从能做到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容易为人接受。一旦习惯成了自然,社会风气自然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拿遵守交通规则来说,内地许多城市高架桥越来越长,可交通拥堵却越来越严重,而弹丸之地的香港,车比内地多,路比内地窄,却很少发生堵车。人人按交通规则行事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变成了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其结果必然是交通顺畅。

  回到故事里来说话:油漆工宁肯吃点小亏也要做些份外事的行为看起来是一个偶然行为,却也是他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这也许是他为了口碑和生计而这样做,坚持不懈就变成了必然。另一方面,船主孩子驾船出海是偶然,船出海是必然,漏洞补上是偶然,漏洞不补会出事是必然,船主给钱是偶然,做好事得好报是必然,这一切皆源于辩证法。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还是要提倡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好的良好风尚,那样的话,美好人间才有可能成为必然。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三篇】

  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宝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这宝贵村,虽然名为宝贵,但其实是一片山坳坳里的穷乡僻壤,偶尔飞出一两个金凤凰,箫顺就是一个。去年刚刚医科大学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医院里履行着天职。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媳妇,她们并不知道箫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太闭塞了,唯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往年,箫顺都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寄钱回家,这样,婆媳俩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他的信还没到,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写信,反正过节一定会回来,按往年一样准备就是了。

  端午节转眼就到了,按惯例用挨家挨户集来的钱买了一串长长的鞭炮,放得震天响。按他们那里的风俗,每户男丁都要跪在离鞭炮4米的圈子里,然后祈福。可人们发现,箫顺不来,于是又派人去请。然后,全村的男丁都知道了,箫顺没回来。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箫顺端午节没回家!

  在这个没什么新闻的穷山村里,女人们开始用她们独特的传播方式,生动地演绎着这个号外。现在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箫顺这个假冒的孝子,抛妻弃子,在城里一个人风流快活,还包养了一个二奶!

  箫家婆媳整日闭门不出。媳妇本来挺相信丈夫的,可听传言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就挺着个大肚子,整日以泪洗面。她将信将疑,只有箫顺的妈始终坚信儿子不会如此,她始终以坚定的口吻劝慰媳妇:顺子不会的,他不会的!

  一日,婆婆听到门外又有村妇在谈论自己的儿子,她不顾媳妇的劝阻,毅然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门口,打开门,只说了一句话:不会的,不会的!话音未落,箫顺就站在了老母的面前!

  原来,奋战在抗非一线的箫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才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

  于是,女人们开始说:箫顺很孝顺!

  媳妇开始说:他是我丈夫。

  婆婆仍然说:他不会做那种事!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抗击非典是重大题材,以这类题材为文,富有时代感;但弄不好,则会有图解政治之嫌。《抛妻弃子之谜》的作者很好地避了嫌。他设置悬念,构思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故事,故事在渲染上峰回路转,最后才揭开谜底。这篇文章从侧面写箫顺,颂扬了千千万万像箫顺一样的抗非先进人物;从正面写箫顺的婆婆和媳妇,写小山村的村民,写了亲人间的相互信任,也批判了的不良风气。

  考生个性特点:关注社会热点,了解社会风情

  文化背景分析:大的方面是社会生活的滋养,小的方面是在具体操作上,悬念的设置和情节的渲染等技巧。

  建议:写社会热点问题如何巧选角度。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