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古老的森林里,有一所美丽的森林学校。再过两天就是动物王国一年一度的母亲节了。学校放假了,大熊校长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个小竹篮,让每个孩子,都提篮春光回家看望妈妈。而且做得好的孩子,太阳公公还会奖励给它件金边纱衣。
这时小兔兄妹俩相视一笑,飞快地跑向了学校后花园的那条小河边。平静的水面上泛着点点银光,河边开着各种各样的鲜花,争奇斗艳,美丽极了。有富贵之花金牡丹,有艳丽之花红玫瑰,有芳香之花粉茉莉。可两只可爱的小白兔并没有太注意看这些。兔哥哥飞快地跑向一堆碎石子,远远地它就看见了那一株火红火红的小野花,几片碧绿的叶子将它高高地托起,兔哥哥将野花轻轻地采下来放入篮中,几滴晶莹的晨露在花瓣间荡来荡去。这时兔妹妹拿着一个小瓶子蹲在一片青草地里一滴一滴地搜集着露珠,小小的竹篮里放着一只圆圆的水晶杯,那杯中的晨露正散发着淡淡的草香。
母亲节到了,小动物们都挎着篮子满载而归,有的盛满了买来的礼物,有的装满了好吃的稻谷。妈妈们聚在一起等待着孩子的归来。孩子们把自己的篮子放在狮子女王的面前由她来选出最优秀的,而且每个孩子都要说出自己的那一篮春光能给妈妈带来什么。“我从农民的打谷场上衔来了一篮的稻谷,妈妈最爱吃了!”麻雀叽叽喳喳地嚷道。“还有我,还有我,我用爸爸给我买笔的钱给妈妈买了很多礼物,妈妈一定很开心!”小公鸡也不甘示弱地叫了起来。“还有我,还有我……”小动物们都争先恐后地夸赞自己的满篮春光。最后轮到小白兔兄弟俩来说了。
“我没有给妈妈买什么贵重的东西,也没有为妈妈准备丰盛的食物。我只为妈妈采来了一篮的野花,我知道妈妈总是为我操心,因为我不够坚强,害怕困难,每当遇到挫折时,我总想退缩。可是现在我变了,我懂得了迎难而上,我知道了只要经历一番磨砺才能让我变得更加成熟。而这一切都是这篮野花给我的启示,它是一株从石堆中钻出来的勇敢的花,今天我提着这篮野花回来看望妈妈,就是想让妈妈知道我就像这株花一样已经长大了,让妈妈不要总要为我担心,让妈妈为我而骄傲。”说着,兔哥哥把一篮花捧给了妈妈,并在妈妈的脸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吻。一片掌声雷鸣般响起。兔妈妈竟高兴得哭了。
“妈妈,你不能哭,你的眼睛不好。”兔妹妹急忙用手帕沾了水晶杯中露水为妈妈擦去眼角的泪。“我知道妈妈的眼睛不好,每到天阴的时候都会痛,我听熊猫医生说,用晨露给妈妈洗眼,可以把妈妈的眼病治好,所以一年来我每天一大早都会跑到学校后花园的草丛里为妈妈收集最干净的露珠。今天,我把它们都提来了,在这个母亲节把它送给妈妈,以后我每天都会帮助妈妈洗眼睛,我盼望妈妈的眼睛快点好起来!”掌声再次响起,兔妈妈的泪滴在了那个水晶杯里,融进了那充满孝心的露珠里。
当第一缕晨光洒进这片森林里,动物们都清楚地看见小兔兄妹都穿上了熠熠生辉的金边纱衣,那温馨与和谐之光在大地上一闪一闪……
【满分亮点】
本文是一篇成功的考场佳作。有点主要表现在:
一、成功地运用童话形式和拟人口吻。面对“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一命题,小作者没有拘泥于一般的写作思维,而是借童话的形式、拟人的口吻演绎了“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一题目。这是写作的智慧在文章中的成功运用。
二、主题积极,结构井然。这个题目时代气息浓郁,它蕴含着“感恩”或“报答”等鲜明的时代主题。本文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时代主题。尤其是文中小兔兄妹的感恩行为及语言生动鲜明地体现了这一主题。同时,本文在结构上也做到了首尾衔接,过渡自然,值得学习借鉴。
在自然界中,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便会发现许多奇妙的东西。你可以看到蚂蚁王国,麻雀的巢窝等等。你会从中寻找到许多乐趣,你会发现自然界中许多不为人知的奥妙。
在社会中,也是如此。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其中有许许多多,我们需要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寻找我们的世界。而往往这些都隐藏在事物的内部,需要我们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现象中抓事物的本质,从细微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
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的成功,就取决于他的细微观察。他坐在大树底下,一个苹果落爱了他的头上。他就在思考,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苹果回往地上掉。正是由于他的细心观察、研究,才发明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使人类在物理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席位的事情往往有时候是成败的关键。谁抓住了谁就会取得成功。
而在我们的社会中,往往有些人不注重细微之处,做事马马虎虎,而往往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们做事总是草草了事,点到为止,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在我们的社会当中还普遍存在。一个人的成败与否,往往是在一瞬间,如果你抓住了其中的奥妙,其中的细微之处,你可能就会成功,你就会想不到的快乐之感,假如你不屈观察细微之处,不注意一些细小之处,你可能就会与失败擦而过,你可能导在成功面前。当然我们部分人是想成为前者。这就需要我们从小养良好的习惯,不放过任何一点,细心观察,那你一定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大千世界。
一瞬间,对于那些懂得细心观察的人很长,他们可以在这一瞬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而对于一些走马观花的人来说,却显得很短,这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如果你注重了,你就会取得成功,那如果你轻视了,你可能就只有失败。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成功,希望成功,这就取决于自身。一件事的成功,往往是隐藏在一个细微之中,如果我们细心观察,我们便会在其中寻找到属于我们的世界。
在自然中生活《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自然的第一个解释便是自然界,这三个普通的字组合在一起却让我们产生敬畏。千百年来,人们都在与自然界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越来越懂得如何在自然中生活。这不仅是一种状态,这还是一种境界,这更是一种本能。
晋代的陶渊明,你是后人的典范。多少人都向往你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你远离闹市,远离尘嚣,只是为了与大自然做最亲密的接触。你懂得如何与大自然打交道,因为在隐居中你拥有了淡然的心态,豁达的胸怀。
庄周,你的境界是无数人向往却又无法企及的。人们都知道庄生晓梦迷蝴蝶,人们也都知道你愿意做水中的小鱼。你在自然中生活,你的思想触摸着身旁的一草一木。你懂得如何与大自然打交道,因为草因你而茂盛,水因你而清。
在5.12地震中倒下的短信妈妈,你的行为让多少人动容。你双膝跪地,仿佛在向大自然祈求。你祈求她不要伤害你的孩子,哪怕夺走你的生命。你懂得如何与大自然打交道,因为在自然伤害你的时候,你却为生命撑起了一片天。
在孤岛上的汶川县委书记王斌,你是13亿中国人的挂念。你不仅没有倒下,还组织大家积极展开生产自救。你始终站在与死神抗争的第一线,你始终站在与大自然战斗的最前沿。你懂得如何与大自然打交道,因为你知道,生命才是最神圣的。
我们向往自然,我们敬畏自然,我们却不怕自然灾害。我们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希望自己能如水般清澈,如草般茂盛。我们喜欢恬静的生活,我们喜欢清新的空气。但当自然向我们发起挑战时,我们也绝不会退缩。人是因自然而生的,但却不会因自然而亡。透过源远流长的历史,我们更加懂得与大自然相处,在自然中生活,我们培养了一种韧劲。我们懂得利用自然求得安稳,我们知道追求自然提升境界,我们更明白在灾难后我们会一如既往,我们更清楚人与自然是永恒的主题。
在自然中生活,我们变得淡然。
在自然中生活,我们变得睿智。
在自然中生活,我们懂得感恩。
在自然中生活,我们学会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