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一篇】

  小时候,在家玩耍时,听到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就缠着妈妈买着吃。有时候还偷偷地跟着卖糖葫芦的走街串巷。不是馋那糖葫芦,而是馋那悦耳的吆喝声。

  经常来我家门口叫卖的是个老北京,一家子都是卖糖葫芦的。据他讲,他爷爷在清朝那会儿就卖糖葫芦。

  所以,他的糖葫芦绝对正宗,到底是不是无从考证。但他一口悦耳的吆喝声,让我深信不疑。那会儿我还小,还不懂什么叫正宗不正宗,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谁吆喝得好听就买谁的吃。

  于是,我跟这个老北京混了个脸熟。那一段日子,只要他经过我家的门口,他的身后就会跟着一个和他一起扯着嗓子吆喝的5岁小破孩儿。

  老北京很喜欢我,每天收摊儿前都会给我一串糖葫芦作为报酬。有一次,他摸着我的脑袋说:“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卖糖葫芦的,就毁喽!”年幼的我不懂这些话的意思。于是认真地望着卖糖葫芦的说:“赶明儿我一准儿干这个。”老北京笑笑不语。

  15年后,我长成20岁的大小伙儿。那个卖糖葫芦的老北京再也见不到了。我每天都在为人生的前途奔波,现在的理想是当个白领,再也不想小时候卖糖葫芦的事了。那悦耳的吆喝声也随着时代变迁被遗忘得干干净净。

  终于,在一次春节的庙会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又看到了那个陌生又熟悉的身影。虽然15年过去了,老北京的模样依然没变。我跑上前去和他打招呼,向他比划15年前那个小破孩儿。

  他惊异地望着我,然后慈祥地笑了,像发现了一个旧梦。他递给了我一串糖葫芦。“提前付你的工资,像当年一样跟我吆喝。”我仿佛又找到了自己的童年,然后我突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张不开口,原地呆了半天。那太丢人了,我已经是个20岁的青年了。

  老北京笑了笑说:“怕了,我就知道。还是那句话,‘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卖糖葫芦的,就毁喽!’”然后,他一个人吆喝开了。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那悦耳的吆喝声悠悠扬扬进入我的脑海,像一缕残梦——胡同深处、四合院、门墩儿——小破孩儿——妈妈……一股热浪敲击我的心房,终于我抛开一切,敞开喉咙——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吆喝,老北京的符号,有着老北京淳厚的味道。时代变迁,但北京那如歌的吆喝声却穿过岁月飘向2008,到那时候,让世界友人都来听听地道的吆喝,品尝这醉人的京韵吧——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二篇】

  小时候曾经流行过养蚕,在校门口拐角的角落处。几个小贩提着一笼子幼虫和嫩叶,兜售着一个个破蛹成蝶的理想。我缠着母亲买了十来只,搁在家里养着。我是多么想看到它们破蛹的双翼,可惜顽皮的我怎么懂得养蚕的艰辛。不久,它们都死在那丝丝白绫的绞杀下。母亲说:你们这些孩子,也只是闹着玩儿。那一晚,我失眠了,想着那破蛹的双翼。

  长大后,我喜欢把自己,把同龄人比作幼蚕。我们这群90后,哪一个不是怀揣着破蛹而飞的秘密,那一个没有梦过自己那双轻灵的羽翼?只是,我们似乎忘了,那绝美的梦翼,承载着的是多么沉重的现实。我们抬眼望断天涯路,却迈不出坚实的一步步。

  我们都有一颗想飞的心,却不知从哪锻造坚强的双翼。还记得全班齐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们每一个都读得气壮山河。那一刻,我们内心深处那根隐秘的弦,被弹得嗡嗡作响。那是一个梦想和另一个梦想微妙的共鸣,我们已被陶醉。我们似乎时刻可以张开那华丽的双翼,我们早就忽略了我们的稚嫩。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我们还看不到,横在梦想前面的,是怎样的荆棘遍布,是怎样的浴血奋战。我们90后,会吟唱长风破浪会有时,会高呼会当凌绝顶,却少了几分踏破铁鞋,众里寻他千百度。

  我们都有一颗浴血的心,却不知于小处才显报国热忱。记得我们都听过一个讲座,嘉宾列尽中国海域遍插的他国国旗,阐尽他国船舰如何在我们海域内横来直往。那时候我们无不义愤填膺。那是身为一个中国人,一个肩负上辈开国艰辛的90后的愤慨。记得在场的好多人悄悄握紧拳头,默默咬住牙关,我的心里也翻腾着如潮的感动。还记得512过后,那一天举国哀悼,全校师生在国旗下,顺着飘零的小雨,将悲痛流进心里。我望着齐刷刷的一排排静默的背影,看着那半落的五星红旗,有一种欣喜的悲痛。可是,灾难和耻辱背后,却是我们每一次升旗和唱国歌的冷漠,是我们对国家大事的忽略。我们多少人甚至不知道,圆明园兽首正在法国被当年的劫掠者拍卖。我们有一腔热血,却不懂投向何方。

  我们是矛盾的一代,我们背后是黑暗,前方是光明。我们肩负中华大地的希望,怀着一个个破蛹成蝶的梦,我们90后,需要踏上一条泥泞的路,去检验自己脚印的坚实。我相信,浴血而归,已成蝶。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三篇】

  写过不少关于时尚的文字,也曾自我陶醉,也曾自诩时尚。今天,我也时尚一把,用时尚视角写写今年高考作文,昂扬一下学生时代的激情。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是2009年山东省的高考作文提。今年江苏省的则是时尚表现为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摹仿与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各种观点交错杂陈。创新与摹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能沉淀为经典。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篇作文。

  见证时尚,时尚见证;品味时尚,时尚品位。我为自己将两个省的高考作文揉在一起而欣喜,而激动。

  时尚,本身就是一笔重要财富,或是感知,或是实物,或是体会,或是品位。如果把时尚这个词以名词来看,则展示的是流行,是时代散发出来的气息,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如果把时尚以形容词或动词来看,则呈现出的是前卫,是进步,是一种主动追求美丽和魅力的效应。

  名词的时尚,它可以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反映。从单色调的蓝灰系列衣服,到如今色彩斑斓、五花八门的奇装异服,时尚这个东西,似乎有种魔力,无时不在展示前卫和潮流。从黑色短发到五颜六色的染发和男人披肩的长发,印证的不仅仅是对时尚达人思想的变迁,显示的更是时代的多元化。

  从吃素到吃荤,再从吃荤还原到吃素,这个回旋,我不认为是一种装酷,这是时尚营养观起到的作用在发酵。要吃就吃绿色食品的口号,正是基于这点。

  住呢?从小平房到二层小楼,多层到高层。一时间,各个时尚高楼大厦平地起。农村的人想进城,城市的人想住乡下。表面看起来,这些人的脑袋都有问题,实则不然。农民想进城,是想融入城市生活,想接轨;城市人想进村,是想拥抱自然,想呼吸清新空气。两则都是时尚,却都是最自然的内心真实反映。

  最后说行。熙熙攘攘的行人,遍布在世界各地旅游;各种品牌的车牌,排列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发达的交通网络,从爱坐车到喜欢行走;形形色色的特色户外运动,大家从陌生都熟识这些,无不昭示着时尚和时尚观已渗透到每个角落,并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关于形容词或动词的时尚,涌现出的各种时尚达人就可给予最合适的解释。音乐达人、城市达人,以及恋爱达人、美丽达人、博客达人、拍拖达人、医疗达人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乱花渐欲迷人眼。时尚达人的称呼,本身就很时尚,正如从大人、老爷、太太的称呼到先生、女士、小姐、同志的转变,从作揖、拱手、跑拜、请安到握手、鞠躬、颔首,是时代的进步,是岁月的变迁,是时尚的助推。

  这个年头,似乎很容易制造时尚。制造时尚的过程,则是动态的进步和社会的包容。超女流行,引领时尚潮流;舞林大会盛行,挑起舞蹈风尚;网络发达,红人烽烟四起。尽管这些现象出现的另类达人如芙蓉姐姐、菊花妹妹等饱受诟病,但不得不承认,这些达人都火了,火得莫名其妙,火得翅膀发热。

  是社会浮躁了吗?是人心散了吗?NO,都不是。是社会发展了,是时尚观多元了,是品位提升了,是时代进步了。不是吗?阅读时尚,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就是一种品位;品味时尚,本身就是在阅读历史,本身就是在阅读你我。

  时代变迁,追求时尚之心不能泯。感受到了吗?时尚并没走,它一直在看着你。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