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要想成为现代社会的领头羊或时代的弄潮儿,我们必须拥有过硬的本领和超人的眼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各自的领域里闯出自己的新天地。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过硬的发本领和超人的眼光?其实很简单,只需我们在面对人生和社会的时候,做到能入能出。入,则亲力亲为,置身其中;出,则运筹帷幄,全面掌控。如此,我们就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对各种细节了如指掌,百战不殆;面对未来的发展,洞若观火,高瞻远瞩。
亲力亲为,我们方能对自己的领域有一个清楚全面的认识。当今社会,任行业都有其繁琐复杂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对各个要点做到深入了解,那纵横交织的网络关系才能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自古以来,我们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观点持肯定态度,这不正体现了亲力亲为的重要性吗?在学习上,一直以来我们都推崇课上认真学习、课后复习巩固的学习方法。试想,如果我们不能亲力亲为,仅仅对各个知识点不求甚解,只留下个大致的印象,而不能通过反思学习来深入了解个中的难易,我们何能做到熟能生巧,从而有所成就呢?
运筹帷幄,我们才能拥有远见卓识,才能从大体上对所从事的领域做到全面掌控。现代社会是英雄辈出的社会,倘若我们把目标直指新时代的佼佼者,那么我们就必须有英雄气概和运筹帷幄的指挥才能。古代,萧何不正是做到这一点才能辅助刘邦夺得天下的吗?在攻克项羽之后论功行赏时,他虽不曾奔赴前线,不曾浴血奋战,但却被封为头号功臣,这不正是体现了运筹帷幄的重要性吗?
因此,我们只有正确面对出入人生,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入,则亲力亲为,置身其中;出则运筹帷幄,全面掌控。能入能出,方显大智慧,我们才能在百卉含英的时代,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点评】:“入,则亲力亲为,置身其中;出,则运筹帷幄,全面掌控”。作者对材料有自己独到的分析和理解,视“出”和“入”为“想”和“做”的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变玄奥为浅易。本文长于说理,并能把所言之理与现实生活、自身实际相联系,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但论述的切入点有点宽泛,分析欠深刻。
他不仅是现代科学界的泰山北斗,还是一位永远战斗不息的人生斗士,他是谁?他就是史蒂芬·霍金。
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花似锦,光艳夺人;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他的命运
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葱葱郁郁、油油翠绿。是的,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他的非凡的科学成就,其原因中更值人称道的是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人生的无比自信,这造就了一个时代的伟人,人生的斗士。
先来想想他的成就。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艰辛,写出了著名的《时光简史》,推动了科学界的飞速发展,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也被称为与英国牛顿和德国爱因斯坦并列的世界三大科学家之一,他的成就足以临驾当今科学金字塔的顶峰,成为一颗最耀眼的北斗星。
我们在惊叹他在事业上的非凡成就的同时,也不免会感叹他命运的不幸和他意志的无比坚韧。在他身上,不仅闪耀着智者无比的光彩,更散发出斗士所特有的一种韧性,他是精神睿智的结晶,是人格力量的聚集,他,是人生的斗士。
记得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个女记者提出了一个令全场鸦雀无声的无比尖锐的问题:“霍金先生,难道你不为被固定在一个轮椅上而感到悲哀吗?”众所周知,霍金是个全身瘫痪的人,只有一些手指可以活动,其命运无比悲惨。然而,霍金镇定自若地用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了这样一些字:“我没有悲哀。我却很庆幸,因为上帝虽然把我固定在这轮椅上,却给了我足以想像世界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其实,上帝对人都是很公平的。”他的回答得到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是的,他战胜了命运,战胜了自己。朋友们,你们是否已为霍金这种“日破云涛万里红”的自信力和“泰山崩前而不动”的坚强所折服?是的,人生的斗志,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人生的斗志,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镶嵌。
也许,在人生道路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但我们要坚信,命运由自己掌握。让我们怀着刘禹锡“直手天上争春回”的豁达,拍拍我们身上的灰尘,继续我们的人生旅程,去追求我们的理想吧!
霍金,他就是火,点亮了我们前进的灯;霍金,他就是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它曾在勾心斗争、尔虞我诈中变得不名一钱。它曾是无数饱学之士终生恪守的行为规范,它曾是阴险狡诈之辈赖以飞黄腾达的外衣。它太简单,简单得连伢伢(牙牙)学语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复杂,复杂得让有些人将它遗失得无怨无悔,无影无踪。
它,就是诚信。
有了它,才有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承诺;才有了五关之前“赤兔胭脂兽”的一骑绝尘,才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丰功伟绩。因为诚信“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服)众”的宋江才能坐上聚义厅的头把交椅,将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迎风飘扬。因为诚信,平遥小城诞生出来的“日开(升)昌”,才将分号开遍大江南北,将半个中国的财富会(汇)集一堂。同样是因为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诚信之约,嘉兴南湖的微波,井岗(冈)山头的星火终于汇成滔天巨浪,熊熊烈火。席卷了古老的神州大地,一个年青政党走过了八十载的漫漫征程。
然而,历史不会忘记,在一次次烈火硝烟中,在一场场血雨腥风下,诚信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无可奈何……
宋襄公追求诚信,可在群雄逐鹿,弱肉强食的战国,靠诚信他屡战屡败,在失利与孤独中无力回天,忧愤而死;宋江追求诚信,为了它,他率领108名好汉接受了朝廷的招安,直到长江水荡涤着张顺的碧血,蓼儿洼埋下李逵的冤魂,这份忠贞,至死不渝,留下的只是无数仁人志士的扼腕叹息。终于,苏州才子金圣叹背弃了这条路,一个大手笔,腰折了宣扬忠孝节义的教科书,也许从那时起,诚信开始摆脱了封建枷索(锁)的桎梏,一种崭新的人文精神开始悠然自立。
当一场春风吹遍大江两岸,中国开始敞开胸怀,迎接八面来风,我们蓦然发现,时代已经赋予了诚信以新的内涵,它变得独立了,坚实了。在它的指引下,莱茵河畔,荡起了滚滚的“海尔”潮,联合国的讲坛,开始有了中国人字正腔圆的“呐喊”,就在昨天中国“入世”问题取得重大进展,站在世纪潮头,我坚信,新世纪的中国将以诚信、务实的形象,傲然挺立于太平洋的两岸。
简评:
这是一篇文采飞扬的散文。从中可看出小作者熟读文史的功底、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及善于独立思考的个性。开篇一组排比整句,使用了对比手法,推出了全文中心“诚信”,然后作者纵观古今,将历史上的诚信之士、诚信之事信笔推出,他们均因诚信名垂青史。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指出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诚信也曾苍白无力,扭曲变态,留下了多少让人叹息的故事。带着封建枷锁桎梏的诚信是必须背弃的,作者讴歌着一种独立的、坚实的有着时代内涵的诚信。全文思想深刻,语言遒劲,挥洒自如,结构严谨,一气呵成,对诚信以正反两方面去分析认识,使文章很有力度,是考场作文中的佳品。(吴丹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