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的体验。先走好,还是先跑好,根据跑的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叙述文。
本版所登作文未作任何修改
一只鸟在飞,它的母亲在某个目的地等待它的到达。它只知道母亲在远方等它,不知原因。它风雨兼程,急迫迅速。它需要到达。当它找到它的母亲,它向它母
亲炫耀:“三天我飞了几百里,找遍了整个山林,我饥饿,我渴,我的羽毛掉了一大半。我觉得我很坚强。”
它母亲摇摇头:“你坚强,我承认。你找到了我,你这三天找遍了整个山林,你知道这个山林有几条河流几个湖泊吗?”它摇头,满脸困惑。“孩子,太快的速度会让你错过许多美丽的风景。”
速度,在现在的世界已被诠释得很完美了。人们走得不耐烦了,千百年历史的路沉寂在脚下,黄尘四起的时候,人们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奔跑。抛弃老年破车,创造更年的工具,但人们似乎忘了牛的存在,因而忽略草原,一寸寸黄沙的侵蚀是一行行血泪的悔恨。人类想跑过大自然,跨越生命本源,寻找人造的天堂。美丽与错误共存的幻想,是否正在破裂?
人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奔跑,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春风唤醒田蛙的春,错过了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的夏,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一封封枯叶的秋,错过了山坡覆白雪水面凝银冰的冬。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景色中踱步,让一个个脚印有翡翠的韵脚金银的注释。这才是我们的世界。
登山不只为了高度。我们的高度应有风度。登临送目的时候,才不会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拾级而上,俯仰春秋,一步之距是美的距离,每接近一步,都有真正的快乐。可当你看见别人已到山顶或后来居上时,你会想到速度;当你看到东方大白,红日即将喷薄时,你会想到速度。用跑的间级代替走的拾级,你认为你理智聪明,你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坡陡级密,谨防摔倒。
人们带着满腔热血满囊希望,往往在此受伤,成为路途上征战的折点。得不偿失的结果在历史的大树上累累垂垂。用子弹的速度超越狐的速度,挣扎的凄惨浓缩着危险与生存的病素。而人们在另一棵大树上的丰硕成果,使我们感受到奔跑的美妙。天与地的距离,由可望变成可及,由奇迹变成旧迹。足迹印上明月,目光定格水火,像一首首优美的诗词,字句如星光闪烁。这种风度,足以让人们在这个高度翩翩起舞,击节庆祝。
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的生命环境。地球是所有人的家,地球要成为所有人的理想世界,需要人的创造,更需要人的节奏。一路风景,走走停停,才叫生命的历程。
生活的天堂才是真正的天堂。美丽在阶前小河中流淌,真实在国中土地上成长。智慧在屋顶青瓦上乘凉,一只鸟与鸟群在大地之上飞翔。
我们的风景,我们匆忙或从容的眼睛。
点评(中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副校长、语文高级教师陈军):本文的作者在作文立意上有不俗的思想,写出了个性。文章没有直接针对“跑的体验”叙事抒情,而是把握“速度”与“高度”等要素展开联想与想象,有出乎意料之外,在乎情理之中的效果。本文作者的语言很有表现力,整散句的恰当运用为语言项增色不少。总而言之,本文构思的大气,语言的准确、流畅是本文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朋友,你也许觉得我这上问题问得怪,雪化了以后当然是......请不要着急回答我,先听我的。
有一次报告会上,有位学者让从圆等四个图形中选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结果四种图形都被选了出来,而且都是对的。由于标准和角度不同,得出的答案自然不同。世界是千变万化,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采的。我们应该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事物,得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结论。一句话:要创新。
创思想火花的迸射。大凡在艺术有所建树的人都是有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而这种风格正是艺术家们对自身艺术生命的一种创新。明明是月下独酌,李白偏偏对影成三人;明明是秋后枯草毫无生机,鲁迅先生却把它比作光泽照人的铜丝......创新使旧东西有了新生命,创新是一种心灵火花的发射。
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人类社会的车轮正是在创新中前进的。古猿从树上下来,逐渐开始直立行,并最终开始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是创新;瓦特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是创新;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是创新;爱因斯坦提出狭义、广义相对论,是创新;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创新......
二十世纪刚刚开始,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我们这个东方的大国,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不创新、不去积极,只能导致落后。曾几何时,天朝上国的迷梦腐朽了多少创新的绿树,最终招来的只是100年的腥风血雨,100年的奇耻大辱。落后就要挨打,而不创新必然落后。整日是守着祖坟,不仅不是孝子贤孙,而且简直是不肖子孙。
要勇于创新。创新必然意味着对原有答案的怀疑、审视甚至背叛。这就必然要受来自习惯势力的种种压力和阻挠,这时要拿出创新者的勇气,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去完成自己光辉的事业。辽宁国企不是在三年大战中就成功了吗?
要善于创新。创新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见了祖坟就挖,只要是原来就有的,就要全部打碎。创新本身也意味着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原先有的有的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外国的各种先进技术,通道不是我们创新的铺路石吗?站在巨人的肩头,不是看得更远吗?
朋友,现在请告诉我我的答案吧,什么?你有了一个新的答案?
雪化了以后是春天......你说。
雪化了以后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张开创新的翅膀,去寻找一个关于雪的问题的答案吧,广阔的天空在等着我们呢!
评价:这是一篇非常大气的议论文。构思精巧,见解新颖。开头自然引出中心论点:应该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事物,得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结论。一句话,要创新。接着,从不同角度设立分论点,展开阐述。尤其是在安排论据时,注意到了论据的典型性,既有文学领域的,又有人类社会及自然科学领域的;中国古代现代的,又有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真可谓古今中外,分门列举,形成了磅礴的气势。思路缜密,行文洋洋洒洒,语言活泼,富于表现力。是一篇阅读老师交口称赞的议论文佳作。(鹿丁联)
品尝高考,就是在品味一段酸、甜、苦、辣的人生。
——题记
最后的战役
时光如飞鸟在草地上投下阴影,响箭在天空中划过倏忽而过的弧形,一切无影无踪。仿佛只是弹指一挥间,我便要投入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
这是我们最后的战役。寒窗十二载,只为这一战。
蓦然回首,许多东西已经悄悄溜走。不再回头的,不只是那古老的晨光,那浓浓的咖啡,也不只是那些夜晚的群星和月亮,还有我们在流逝的青春。
我透过那些少年们棱角日渐分明的面孔,清晰地看到成长给我们的脸庞留下了怎样的吻痕。
我忍不住落泪,因了这淡淡的酸酸的感觉。
赴 宴
其实高考很像一个宴会,而且华美至极。
为了这个宴会,我们已经精心准备十二载。
怀着激动亦或悲壮的心情,我们盛装赴宴,义无反顾。
在这个华丽的宴会上,我们欢歌笑语,翩翩起舞。自我的风采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人都是笑靥如花,心中仿佛盛满了蜜。
坐在考场中奋笔疾书,想起警戒线外还有一群人以海枯石烂的姿势屹立,仿佛历经沧海桑田也不会改变,他们在等待着我们凯旋,心中不由多了几分甜蜜。
曲终人散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即使华美如高考也不例外。
天空飘飞的雨丝如同凌乱的心绪。“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有人说,毕业就是一窗玻璃,我们要撞碎它,然后擦着锋利的碎片走过去,血肉模糊之后开始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我们没有欢笑,也没有拥抱,只是记忆和花朵在这漫长的夏日疼痛。
年少的我们总是有些轻狂,有些张扬。校园里,花香铺满了从宿舍通往教室的小径。樱花烂漫,山茶火红,还有晶莹洁白的碎花,像一颗颗未经沾染的心,毫无遮掩地开满枝头,宛如满天辰星。那是花开的时节,姹紫嫣红,千娇百媚。花太香,心事太迷惘,我们坐在花的影子里看长长的光柱,看光柱里的尘埃,旋转,旋转,渐渐消散——
眼前的一切还在,对于我们的不辞而别,它们不诉离伤。只有我们的心里存着轻轻的离别的苦涩。
一场华美的宴会,终于曲终,人散。
从此刻起程
不要睡去,不要
亲爱的,路还很长
不要靠近森林的诱惑
不要失掉希望
我将在那儿
守护你疲倦的梦想
赶开一群群黑夜
只剩下铜鼓和太阳
或许毕业之前的成长里有着苦涩、疼痛与快乐,然而他们终于像时光里的轻烟一样,从容自然淡去。至于记住与否,那已经无关紧要。因为有些东西在我们的生命中,如同风飞过青山,燕飞过屋檐,只要有过,就已经足够了。
高考最后给我们的是一点微辣的刺激,它让我们憧憬: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启程!
经历高考,遍尝人生百味;酸甜苦辣,皆助生命夺魅!
名师点评
把高考比作一大宴,其实本文亦如一大宴。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即酸甜苦辣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自己对高考的独特感悟:只有经历过高考,遍尝人生百味;酸甜苦辣,都会助我们夺得生命的真谛。特别是小标题的运用,让文章显得错落有致。本文语言富有哲理,被终评为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