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一篇】

  路的两旁氤氲着乳白色的雾气,前面是一条悠长悠长的古道,迷离神奇。[形象化的描写,把人带入迷离神奇的氛围中。]

  我预备沿着这条布满神秘的古道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人生,一束极细的光线从遥远的天际投射过来,抚摩着那历经悠悠岁月的古道刻痕,它闪耀着夺目的光线。

  一串串脚印散落在岁月的路途中,我要去寻找那决定人一生的那一步,专心去发现一个刻满幸福的出口。[我要去寻找那决定人一生的那一步,点题。]

  我渐行渐远,我渐进渐远

  终于,我发现路在此时分成了两个岔口,两扇高大的门摆在面前,它们的上面镌刻着一步与一生,苍劲的字体中流淌着布满理性的溪流。

  我打开其中一扇门,发现上面雕刻着许许多多的小字,我仔细注视,仿佛时光在这里轮回翻转

  曾经的庄子从这里走过,为了摆脱一个屈从权势的社会,他推开了这扇门,然后决绝地跨了过去,做了一棵在夜里独自守望月亮的树。[活用课本(《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例子,给人以亲切感。]

  曾经的五柳先生从这里走过,为了摒弃官场的丑恶,他驾着破旧的马车从这扇门驶过,然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用课本中陶渊明《饮酒》诗。]曾经的东坡先生从这里走过,为了遗忘痛苦的失意,他穿粗衣淡定地走了过去,在荒凉的黄州倚杖听江声,任凭人生的失意而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

  [三段均用曾经的从这里走过,引出三个历史人物,句式整洁,富有文采。]

  我品读着这曾经的故事,路旁的竹林也在歌唱,我要把它谱写成一曲沧桑而漂亮的歌谣。

  我又走到另外一个路口仰望另一扇门,它上面同样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西楚霸王项羽面对刘邦的追兵从这里逃走,忆起昔日的鸿门宴,不禁哀叹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残忍阴险的秦桧从这里步入罪恶的深渊,杀岳飞,贬忠良,他的一生必定是一个让人唾弃的一生,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居心叵测的陈水扁从这里走上了分裂国家的道路,嘴角邪恶的笑脸干枯了他丑恶的灵魂。

  [再用三个事例,从反面阐述,与前面的三个事例构成对比。]

  我不想再读下去,抚摩眼前的这扇门,沧桑而厚重。历史本没有错!错的是他们洞开了本不应该洞开的大门,跨出了他们本不应该跨出的一步![小结上文。]

  枫竹林飘荡着幸福的歌谣,我回眸最初的那扇门,它闪着幽蓝幽蓝的光,我毫不犹豫地走了上去,迎接我期待的黄金般的人生!

  【评点】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首先,语言美丽,富于变化。作者善用比喻,把人生喻为两扇不同的门,这就把人生这一抽象的概念,化为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又如文章前4段,运用描写性语言,把读者带入了幽美的意境之中,起到了开篇即吸引人的作用。在主体部分,作者引入了六个历史人物为材料,但并不嫌繁琐,因为作者将这六个人物的事例分为两组,构成对比,既突出了中心,又有变化。前一组事例,用曾经的从这里走过这一句式引出,具有整饬之美。后一组事例,则用从这里引出,既整洁,又与前面的一组句式不同,加上内容的区别,使文章整饬中有变化,不显得板滞沉闷,而是富于灵动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善于使用从课本中积累的材料,《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鲍鹏山,第五册)、《饮酒》(第三册)信手拈来,巧妙运用,显示出积累运用语言材料的良好功底。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二篇】

  路小汶死的时候,才只有六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那场几乎波及整个中国的地震把这个花朵一样的小女孩永远地掩埋了。她甚至还没能从那场香甜的梦中醒过来。

  当妈妈劫后余生从单位赶过来的时候,幼儿园只有成堆的钢筋水泥。耳畔是同样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他们如同疯子一样冲上去,用双手不停地搬、挖,鲜血淋漓。

  那一刻,日月无光,天昏地暗。

  救援队来了。不断有孩子从废墟中被抬出来,但大多已成了尸体,残缺、变形甚至血肉模糊。只有3个孩子幸存,但是没有路小汶。

  妈妈像是失神了,她看到小汶穿着白裙子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走过来,甜甜地叫着妈妈,我们回家吧书包?妈妈忽然看到小汶的花书包了。它在废墟里悄悄探着个头儿。妈妈于是飞一般地冲过去,双膝跪地,手忙脚乱地一边叫着汶汶,妈妈来了,汶汶,妈妈来了一边把它往外挖。但等到妈妈真的把它挖出来的时候才真的明白,汶汶是真的不在了,不在了

  她抱着书包坐在那一堆残垣断壁上号啕大哭

  她的泪水一直没有断过,一天,两天

  直到有一天,她忽然做了一个梦:一群小天使在天堂里祈祷,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一支点亮的蜡烛,只有一个小女孩的蜡烛是熄灭的。她赶忙跑过去一看,那个女孩居然是汶汶。她泣不成声地问汶汶:汶汶,为什么只有你的蜡烛是熄灭的?汶汶委屈地说:妈妈,每次他们帮我点亮蜡烛,你的泪水就把它浇灭了。

  她恍有所悟,她不再哭了。

  她做了救灾志愿者,匆忙地奔走。拯救每一个可能获救的生命,帮助每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她不再悲伤了。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每个妈妈都是孩子的妈妈。

  再后来,她收养了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她叫他小川。她好像一个真正的妈妈一样爱他,就像爱汶汶一样。

  这晚她又做了一个梦:看见小汶手里捧着最明亮的蜡烛,笑靥甜甜地站在那些小天使中

  她突然明白了:

  原来爱可以用这种方式表达。

  点评:一篇小小说,用浪漫主义的笔调抒写残酷的地震救灾,无疑是大胆的尝试。打破常规的假想,让虚幻的天堂与现实的世界奇妙链接,幻象与现实生活片段叠加再现。逝者劝慰生者,鼓励幸存的妈妈。不仅帮助妈妈解脱失女之痛,更难得鼓励妈妈忍痛救灾,播撒大爱。一场惨烈至极的灭顶之灾,经过温馨亲情的三棱镜过滤,折射出的是苦涩里透着后味悠长的《二泉映月》《江河水》般的凄冷的情调。品味悲伤而不陷于悲痛,怀念逝去的而更要展望未来。这就是本文的积极意义。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三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

  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 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入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身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市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 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已,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云南大学曾震惊一时的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一时的性起让四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的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而他却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他与同学的同学情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当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开在哪里?

  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恩;荆轲赌命,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为祖国的感恩。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并将之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

  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灼灼其华。

  点评:

  这篇文章中心突出,次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文章以“幸福花,开在感恩枝头”题,以阐明感恩和幸福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的内容,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跨越时空,让孔子、李密和马加爵形成鲜明的对比,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的道理。

  文章十分注意过渡和照应的安排,标题和内容照应,开头和结尾照应,议论抒情的句子和叙述的内容结合也十分紧密。文章还用“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这样的句子来纽织全文,显得完整、缜密而从容。

  感情真挚、健康而饱满,也是文章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