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一篇】

  经常听人说农民工这不好,那不行,仿佛低素质成为了农民工的代名词。“三人成虎”的力量是可怕的。不知从何时起,对农民工的歧视成为了我心中的“定理”。可是,有一件事,却给这个“定理”彻底的毁灭。

  那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按照惯例,我们要去参加升旗“形式”。说它为“形式”,是因为现在的许多中学生已经不愿在此时唱国歌,甚至不会唱了。“形式”,依然按照步骤进行着,只是今天校园外多了几声挖土机的嘈杂罢了。不知是我们的萎靡状态“感染”了喇叭,还是挖土声过于嘈杂,反正喇叭是那么地有气无力。“向右转45度。”主持人无力地吼着。队伍也如风划过沙做的塑像——一下子全散了。我们懒散地挪动了几下小碎步,队伍蛇形般扭动了起来。

  “下面进行升国旗仪式。”主持人说道。喇叭一下子安静下来,可是挖土机的嘈杂声却更加大了。“该死的农民工!”我不禁抱怨起来,“难道不能让人耳根清净一点吗?连这点道德也没有,难怪受人歧视!”

  “下面升国旗奏国歌。”忽然,挖土机的嘈杂声一下子消失了。只见农民工们停下了手中的活,笔直地站在了原地,目光有神地盯着国旗。

  一个高个子农民工不知怎么进入了我眼帘。大概是来不及找个相对平坦些的地方吧,他的双脚竟站在高低不平之处。一脚悬空,可他丝毫没有摇晃,仅凭一只脚死死地抓住了地面,其费力程度可想而知。他的脸上写满了“辛苦”,可是嘴角却带着笑容。面对这位青松般的高个子,我被震撼了。

  如果说,刚才一幕只是对我的一次震撼,那么,接下来的一幕则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洗涤。国歌乐响起,校园内依然是一片沉寂,可校园外却响起了农民工们嘹亮的国歌声。伴随着这一声声纯洁的国歌声,我心灵的污垢在一层层褪去。我犹如清夜闻钟,又如受了当头一棒。我和同学们挺直了自己的身体,唱出了国歌声……

  人人头顶有一方天。农民工并没有因为社会上的某些歧视而丧失自己的天空。他们,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撑起了属于他们的那片天空,明净,辽阔,深远!

  评点:此文取材于学生日常生活,并放眼“人世间”,这是高中作文教学的根本导向。生活的溪流,一旦撞上礁石,就会激起令人心动的浪花,中学生应当善于捕捉这种“浪花”。此文作者,能把“自己”摆进去,可嘉!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二篇】

  久违的荷花终于开了,在清丽荷叶的衬托下愈发出落得标致。

  花是白的,纯洁的那种。

  每年的这个季节我都会来到公园,为的是欣赏这纯洁的白,更为的是纪念一个“死囚”的无悔抉择……

  三十多年前,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撼动天地的“革命”。于是四处在“打走资”、“抓苏修”、“打倒‘反革命’”。

  接着,中国的“莎士比亚”在剧院看大门,中国的经济学家在扫厕所,中国的教育家住进了牛棚……无数的人疯狂了。

  而她———一个省委宣传部的年轻干事疑惑了:这,就是革命?她面临着生死抉择:是跟别人一起疯狂,还是勇敢地站起来?最终她选择了后者。

  于是,在这场运动开始后不久,她就说出了令人震惊的话语:“我怀疑有人在利用主席的威望搞名堂!”

  人们渐渐不能容忍她,同事们开始疏远她,以前的战友甚至在背后恶毒攻击她。

  这时她又面临着抉择:“是放弃,还是坚持??她坚决地选择了后者。

  终于,“四人帮”不能容忍她了,她下了监狱。然而在狱中,她仍不“悔悟”,仍在坚持着真理,仍在进行着真理的宣传。囚牢能锁住她的躯体,却不能锁住她的言语。

  接着,她被判了死刑,临刑前望着台下高喊着口号的疯狂的人们,她继续进行着真理的宣传。于是,一把手术刀插进了她的喉咙。但手术刀能停止她的言语,却不能停止她的思想。

  这时一个声音在她的耳畔响起:“你为你的抉择感到后悔吗?”

  她从心底里回答:“不!我为自己的抉择感到自豪!”一声枪响,她停止了思想。但子弹能结束她的思想,却不能结束真理。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再唤她为“死囚”,而是怀着敬仰的心称她为:张志新烈士。

  又是一个荷花盛开的季节,我一边欣赏着这出水芙蓉,一边吟着一首小诗:

  她把带血的头颅,

  掷在生命的天平上,

  让所有的苟活者,

  都失去了

  重量!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三篇】

  就这样袭来了,没有任何征兆的,灾难就这样笔挺挺地躺在我们的面前。

  世界在顷刻间倾斜,阳光霎时消失了踪影,鲜活的生命在太短的时间内经历了最长距离的告别。瞬间,天堂与人间,白天与黑夜的分界模糊不清。那一张张惊慌的面孔,那一把把辛酸的泪水,那一双双无辜的眼睛,把人们的心拽得生疼,不可名状的痛已深深地植根于四川汶川的土地上,更永远地烙在了四川人们善良的心田。废墟、尸体、泪水我不知道这痛苦有多深。

  但日子终究要过下去的,就像暴雨过后,阳光总会照耀人间。

  温家宝总理来了。我只说一句话,是人民在养着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只要人在,我们就有希望。这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话语带来了中南海的关切,温暖了悲痛中的人们。党将抗震救灾的号角吹响,带领我们冲到救灾第一线。

  救援人员来了。道路堵了,他们冒着风雨步行到灾区;余震不断,他们跪下请求再让我救一个吧!没有机器,他们用双手挖,磨破了指甲,他们却不曾休息一会儿。他们是人民的好儿子,带着对灾区人民无尽的热忱,他们一刻不停歇地尽着自己的义务。

  无数的志愿者来了。他们同样是母亲的孩子,有的甚至失去了亲人,但他们仍旧带着一颗坚强的心投入到救灾工作中。他们擦干自己的泪水,用自己柔弱的臂膀撑起灾区明朗的天空。让孤儿不再孤独,让老人不再无依,让残疾人重新燃起新生的希望,家虽破碎了,但碎不了的是好好活下去的勇气。

  文化艺术界的人来了,他们着清一色的志愿者T恤,为灾区募捐,为灾区出力。一首首救灾歌曲唱起来,一幕幕动人镜头传出来,文化艺术界人士不停地奔走呼吁,给灾区人民带来了精神安慰。

  就这样默默地伸出你我的手,把更多阳光给予那些受难的人们。

  我们昂起头,不哭!

  我们手牵着手,心连着心,灾难定会过去。抬头望天,依然是湛蓝湛蓝的。

  点评:文章点面结合,剪裁得体。重点描述了四个画面:温总理、救援人员、志愿者、文化艺术界人士等感人的镜头。中心突出,语言有文采。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