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考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宋代词人苏轼的名句,说的是在不同位置观赏群峰,可以感受不同趣味的景致。它深深折射出这样一个道理:换位观察,你会看到不同景象,也就领略到多样美,人生之中的事物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懂得换位思考的人,往往能够找到事物的积极方面。因而,这样的人的人生中的烦恼、忧愁会少去许多,快乐如影随形地伴着他。曾听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卖鞋的,小女儿是卖伞的。然而,这位老太太整日都是烦闷的,因为,她总是担心晴天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雨天大女儿的鞋卖不好。一位邻人开导她说:您应该高兴才是呀,晴天,你大女儿生意好,雨天你小女儿生意红火。老太太一听心中顿悟,便开怀地笑了起来。从这则小故事中,给我们的启示太多,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天天快乐,然而生活中的许多事不尽如人意,给我们带来许多忧虑、烦恼,如果我们是个懂得换位思考的人,那么,我们的生活中会少几分不快,多几分快乐。?
懂得换位的人,往往会懂得为他人着想。因此,这样的人的道德是高尚的,试想,一个事事从自身出发,从个人私利着眼的人,如何会有乐于奉献,甘于奉献的精神,如何会有人敢亲近他,与他为友。这样的人一生注定是充满不满的烦躁和忧郁,也会是一个孤独的人生。只有懂得换位思考,多从他人出发,多为他人着想,才会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我们的雷锋便是一个善于换位思考的人,每次在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总是会从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出发,主动放弃自身利益,这也许就是我们所倡导的雷锋精神,由于懂得换位思考并为之付出行动,才让雷锋的名字事迹在我心中时时感动,永远铭记。?
换位思考,是懂得快乐的人的法宝,换位思考,是懂得奉献的人的基石,换位思考,是体验人生多样美的诀窍。?
让我们懂得换位,使生活奏出快乐音符。?
让我们善于换位,使人生充满美丽画卷。?
让我们乐于换位,使人生价值得以彰显。
【失分警示】?
如果抛开考题,单独地来看这篇文章,虽算不上精美,但也无明显败笔。可出乎读者意料的是,立意的偏差,让文章落入了失败的误区。此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啊!?
文章立意为换位人生,完全背离了诗句蕴涵的哲理,有另起炉灶之嫌。从开头所引的苏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看,也只能推出要多角度观察这一结论,而非换位思考的观点。正文部分作者试图通过举例来论证要懂得换位思考这一观点,但所举事例与论点并不吻合:第一个例子要谈的是换角度思考的问题,而非作者所言的换位思考;雷锋的例子严格说来论述的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也非换位思考。由此,可判为偏离题意。评分:10分(内容)+15(表达)+0(发展等级)=25分。(罗小军)
湖南考生?
许多人说,距离产生美。?
某80后作家说,一切事物都要隔层玻璃才好看。?
成人童话家说,产生崇拜的前提是距离。?
古人形容美人美态,说美人隔花端。?
距离,是何神物?有着这般神效?隔着时间或者空间的河流,为何我看见的彼岸是姹紫嫣红,是火树银花,是曼妙芳华??
我想说,或许距离是那盏神灯,或是那句芝麻开门,开启了许多童话和美好。?
这种美好,古今皆有,像《诗经》中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姣好女子立于沙洲,就是那一方无情水隔断了你侬我侬,留住了诗情画意,摒却了没有距离的遗憾。古时的山水泼墨画,均会留出一些空白,或者拉远视界与山水的距离,使人感到山也朦胧,水亦空奇,看到的是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也许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山或许遭人樵采,已经满目疮痍;水或许已经枯涸,剩一摊烂泥,不管如何,留给我们的,是距离带来的清、寂、和、静。?
人与人交往,有距离会更美好。席慕容说,友谊像花香,还是淡一点才好,越淡才会越持久,越淡才会使人更留恋。这正应了一句古话:君子之交淡如水,双方隔得远一点,才看不到那些本可以忽略不计的瑕疵,像那个豪猪取暖的哲理故事里,只有留出恰当的距离,才能既取得暖又不伤害对方。?
我很喜欢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超然且有出世的氛围。我理想的人生像我朋友写给我的一封信里的一句:在入世中做着出世的梦。融入世事但要超越世俗,或许过的是吃饭、写信、学习、聊天的平淡生活,但会用一段刚刚好的距离划出一条心河,在此岸做着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的美梦。彼岸的春色正浓,我们去看陌上花开。?
【名师点评】?
不同的文章,总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收获。初读这篇佳作,你也许会略嫌平淡,甚至忧从心生。是啊,开篇不见整齐的句式,亦无深刻的哲理;结尾不见巧妙的回应,亦无思想的升华。再读,你一定会情涛涌动,感由心生。原来,一番闲言碎语之后,迎来的是霞光满天。看似朴实的文章,像一杯咖啡,芬芳四溢,动人心魄。?
写作大致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不懂技巧,第二种境界是善用技巧,第三种境界是不用技巧。是啊,真正的高手能将技巧用得了无痕迹,本文显然达到了第三种境界。语言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具。一句距离是那盏神灯,或是那句芝麻开门,观点鲜明,情趣顿生。解读《蒹葭》,画面灵动,凝练生辉;引用席慕容话语,花香四溢,理性充沛;最后在苏轼超然出世的人生境界中收束,用一句看陌上花开树起了思想的丰碑。篇章结构,不事雕琢,却是浑然天成。(罗小军)?
湖南考生?
彼岸,秦桑低绿枝,燕草碧如丝。或可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看那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闭上眼睛,便可小揖轻舟,梦入芙蓉浦。?
昌黎先生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以,朋友们,就让这一切在脑海中联翩,请不要试图去登上彼岸,因为:美啊,是距离成就了你。?
美国阿拉斯加州有一个叫杰普的小镇,旅游业十分繁荣,该镇只有一个景点,就是一个湖心小岛。它的参观方式十分奇特:“游人只准站在岸边眺望,而不可以登岛旅游。”远远望去,小岛笼罩在一片紫霞中,风吹过,舞起万千藤萝,美极了,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其实,那只是一座荒芜的小岛,上面长满了野生植物。美国人用距离造就了它的美丽。?
其实美国人如此,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知晓此理呢??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影”,那张先亦知晓落花须有月色的距离方显隐约之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林和靖亦明白透着黄昏才可欣赏的朦胧之美。“合掌白莲花未开,隔岸杨柳月如霜”,便是那含蓄之美亦须隔着婵娟才越显婉约。?
彼岸,永远灯火阑珊。?
可如果我们试图登上彼岸呢??
两只相爱的刺猬想要走得更近去欣赏对方,结果却被彼此身上的刺扎得伤痕累累。当距离消减的时候,美也随之消减了。?
耶稣得道以后,回乡布道。许多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成为他忠实的信徒。人们都把他当做高高在上的神之子。可后来有人认出他是木匠的儿子后,众门徒一哄而散。因为失去了距离屏障,人们对美的敬畏也就荡然无存了。?
现今有不少人在考据蒙娜丽莎的原型。可我想问,如果人们知道了原型,那蒙娜丽莎的微笑还那么迷人吗?如果人们知道了断臂之因,维纳斯还那么流行吗?如果人们知道了一切,楼兰古国还那么美妙吗??
美啊,是距离造就了你。彼岸,灯火阑珊。?
【名师点评】?
考生都知道,著名学者王国维在高中课文《人间词话》中论述了治学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种境界。文章以此为立意点,挖掘出了美得让人惊讶的思想与情感清泉。?
写作是灵感的闪现,是情感的抒发。若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再美的文字也会黯淡无光;只有情动于心,方可笔墨动人。作者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立意触发点,以“彼岸,灯火阑珊”为题,并围绕这一话题逐渐展开,立意高远,角度不俗。不管是古今中外的诗词典故,还是物种人情,考生均是意到笔随,信手拈来。开篇以画入境,颇得诗词古韵;中间连引诗词为证,语言美不胜收,观点入木三分;荒岛景观、刺猬相爱及蒙娜丽莎故事,或庄或谐,妙趣横生。文章写得如此从容亮丽,令一般考生望尘莫及。(罗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