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一篇】

  ?北京考生?

  噼里啪啦!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放起了烟花爆竹。杯家多年不聚的四兄弟都赶回家过除夕夜。?

  开饭喽!他们的母亲端上了一道道可口的饭菜。一家人开心地聚在了一起,四兄弟饮酒畅谈。这时,他们谈起了各自的事业。?

  老大一只装满水的杯子,说:我现在,创办了自己的公司,钱就像流水似的,直往我这儿跑。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的社会竞争这么激烈,随时都有倒闭的风险啊!不过,我相信自己!哈?

  老二一只装了半杯石头,半杯沙子的杯子,说道:我呢,跟大哥比起来稍差了点儿,我现在有两份工作,钱是不愁挣,但每天都快累死了!?

  老三一只装了半杯沙子的杯子,说:我啊!文化程度比较低,现在只是个小工人,不过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这时,该老四发言了。老四是一只什么也没装的空杯子。他吞吞吐吐说:大哥,二哥,三哥我我之前有份工作后来没兴趣所?以?辞职了现在学电脑?

  其他三兄弟开始劝老四:没兴趣哈,这年月,能有饭吃就不错了,还谈什么兴趣不兴趣?要不到大哥的公司来吧要不先干上二哥的一份工作??

  这时他们的母亲说:老四,别难过,你别看你哥他们都有工作,可他们也不是有多么如意呀!你大哥的工作压力也很大啊,你从他的白头发便可看出,他还不到四十岁啊!你二哥虽然有两份工作,可每天都快累死了,他也很固执,不听妈的话。你三哥呢!只是一个小工人,只能维持生活而已。可你呢,还年轻,一切重新开始还来得及,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电脑可是件好事,妈支持你,相信你最终会找到你感兴趣的工作的。?

  几年后,老四成为国内最知名的一个网络创始人。?

  是啊!人生有时候像一个空杯子未尝不好,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所以,随时抛弃对你没用的东西,让人生变得更加精彩,让我们的人生像雪地里深深的脚印一样踏实而又清晰吧!?

  【失分警示】?

  这篇的构思真让人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全文采用了拟人手法,将四个人假想成四只杯子,装满水的杯子为老大,装有半杯石头、半杯沙子的杯子为老二,装了半杯沙子的杯子为老三,什么也没有装的杯子是老四。作者设想了四兄弟回家过年吃年饭的情景,让四兄弟有了一个对话的场景。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三兄弟各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价值观,但最终体现主题的是老四这只空杯子从头开始,让人生变得精彩的主题。?

  但是,文章存在四大问题:一是没有把握题目中的材料的主旨,材料中的哲理故事核心在于极限问题、顺序问题、轻重问题,可是,这篇的主题定在了杯子空与不空上,这显然歪曲了故事的寓意;二是故事有详略不当的毛病,前面对老大、老二、老三的话用墨过多,这对重点写老四有喧宾夺主之嫌;三是三个哥哥与母亲对老四劝慰的话与老四的困惑并不完全相符合;四是老四的变化与发展只草草几笔,不能很好地体现主题。(李锡琴)?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二篇】

  ?广东考生?

  “天下的好人啊,如果有谁见着我的孩子,请告诉我一声,让我见他一面,要是不能见,让他给我打个电话,让我听听他的声音,知道他还活着,我也就满足了……”这是一个堂堂七尺汉子含着双眼的晶莹面对荧屏的哭诉,这是一个苦苦寻觅孩子十二载的志愿者“父亲”对善良的呼唤,这是一个耐熬了四千多个不眠之夜的“受害者”对道德真情的渴盼。?

  泪,恣意横流,为赵大伟,为至今未归和至今已归的孩子,为道德尽丧,犯下永不饶恕罪行的那些人。?

  倪萍对工作人员说,请把小圆领上台来,小圆是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小男孩,六年前的一个早晨高高兴兴地在父母的目送下去上学,可到了斜阳殆尽的黄昏却没有回来,也就没有再回来了。他的父母是云南一个偏僻山村的劳苦农民,老实巴交的他们从未祈求天降财源,住进高楼群,吃香喝辣,在他们心中唯一不变的希望就是用自己的双手把孩子抚养成人成才,就是永远的幸福团圆,小圆的名字也许就是这么取来的吧!?

  工作人员把摄像机投向了后台的小圆,这本应该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孩子,本应该是沐浴在父母关爱中成长起来的健康向上的孩子,可现在……他蜷在后台的一个角落里,头深深地扎着,面对着墙壁,工作人员凑到他耳边说了些什么,他没有回答,只是使劲地摇摇头。他没有面对摄像机,一直没有,但我从他羸弱的身子,从他苦闷的那一抱头中,我读到了一个十一岁孩子的辛酸与痛楚,我读到了社会道德沦丧者给他留下的终生伤害。?

  后来倪萍含着欲滴落的泪水低声地对观众说,孩子不愿在荧屏露面。那一刻,台下所有拥有或失去孩子的父亲、母亲们再也忍不住,哭声震撼着现场!哭声震撼着心灵!是啊,小圆算是幸运的一个了,起码他有像赵大伟这样的义务寻亲者的帮助,起码他有机会回到云南老家看看伤心欲绝而卧病在床的母亲。可是,即使见到了父母,又能怎样呢?六年来流落他乡刻下的深深伤痕能说抹灭就抹灭吗??

  赵大伟呆坐在一旁,不停地擦眼,八年来他为多少失儿的父母揩干了泪眼,他让多少笼罩在犯罪阴影下的孩子走到了亲生父母的身边,他目睹了多少撕心裂肺的场面。于是,他呼吁道德,他呼吁如此罪行不要再犯下去,他呼吁所有的家庭团团圆圆,于是,有了篇首的那句催人泪下的言语。?

  面对不幸的孩子,不要轻易说“不”,因为这是社会起码的道义!?

  【失分警示】?

  本文故事叙述完整,人物形象生动,主题的表达也十分鲜明。特别是在对“拐卖儿童”的残酷案例的叙述中,读者看到了不对“孩子的遗失”说“不”的“父亲”,以及志愿者“赵大伟”等人,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所有世人展示了这一义举。这个故事本身给人振聋发聩的警示。作者能够切合文题,写出合情合理的记叙文,难能可贵。?

  如果弥补下列不足,则更加完美无缺,例如,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是否还可以再斟酌一番,如可以加进对人物内心的细节刻画,以此来衬托人物的形象、性格。另外,结尾虽点题、点明了写作中心,但如果多一些抒情的文字,如采用一些排比句,当更加?感人。?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三篇】

  ?四川考生?

  5月永远都是那么潮湿。已是初夏的阳光特别的刺眼,地震过后的四川空气是那么的沉闷。满天的灰尘在山谷中旋转,阳光透过云层照耀着这片大地。?

  山脚下,国道上,一个13岁的小男孩背着一个2岁左右的小女孩,迈着坚毅的步伐,走在因为地震已变得坎坷的路上。沾满灰尘的衣裤,满是泥土有些磨损的胶鞋,向人们透露:他们是从遥远的灾区徒步而来。?

  通过记者的报道我知道了他们是灾难的幸存者。他们的家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山村,父母亲人在灾难中死亡,房屋全垮了。哥哥背着年幼的妹妹,走了三天的路才来到这国道上。?

  随着镜头的推移,给了这对兄妹一个特写。哥哥脸色如灰,眼神却出奇的坚毅,仿佛黑夜中闪烁的灯。妹妹自在地在哥哥背上喝着水,脸上一片宁静和好奇。?

  记者问:你要把妹妹带到哪里??

  他回答:我要把她带到安全的地方。语气中有不可置疑的坚定。?

  也许,妹妹曾经问过哥哥:我们要去哪里??

  三天的时间里,哥哥也不知多少次地安慰妹妹。余震不断,滑坡不断,塌方不断,灰尘漫天飞扬,从地底不时传来的奇怪的嗡嗡声中,不知哥哥是怎样煞费苦心,才抚平了妹妹心中的恐惧;也不知哥哥采取了什么办法,压住了妹妹心中对父母的思念。三天的山路行走,哥哥历经了多少艰辛才解决了平时看似简单的吃喝问题!?

  正是因为哥哥心中有带妹妹到安全地方的信念,才让他变得如此坚强;正是有了哥哥的坚强,才保证了妹妹至今无忧无虑。?

  看着这个镜头,我想起了郑板桥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晶莹的泪水滑过我的脸庞,我觉得他犹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般坚毅。?

  一对平凡的兄妹注定有着不平凡的人生。哥哥注定了要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本不属于他的责任。地震兄妹的镜头不断在我脑海显现,哥哥的坚强会鼓励人们,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都要坚强地挺过去。总理曾经说过,房子倒了可以重建,道路断了可以再修,只要人在就好。?

  有句古语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经历了这番磨难的地震兄妹,将来一定会和同龄人一道,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

  祝愿兄妹一路走好,祝愿所有活着的人们一路走好。?

  【名师点评】?

  这是一个何等感人的故事啊!一对兄妹,在家园被毁、亲人蒙难的大灾大难面前,他们没有痛哭,没有倒下,他们选择了坚强,勇敢地去直面灾难。13岁的哥哥毅然背起2岁左右的小妹妹,满身灰尘,磨破胶鞋,迈着坚毅的步伐从遥远的灾区,踏着坎坷满地的道路,徒步向我们走来。虽然脸色如灰,但没有悲伤,没有眼泪,眼神中始终透出出奇的坚毅。这就是坚强,令人敬畏,感人肺腑。?

  什么是坚强?这对地震兄妹在大难来临时所表现出的刚毅勇敢、镇定坦然,就是坚强;这对地震兄妹中的哥哥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本不属于他的责任,就是坚强。这是一对毫不屈服、勇敢乐观地去面对大灾大难的坚强形象的化身。这样来演绎话题,焉能不得高分??

  文章开篇交代背景。然后用特写,用素描,用对话,将人物形象塑造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特别是倒数第三自然段的排比联想,更是将笔触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力地拓展了主题,深化了主旨。

  (罗岚)?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