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一篇】

  唐诗过后是宋词,那么国内的“英语热”过后呢?我们是否该拾回对母语的尊重和热爱?                          
                               ———题记

  依稀梦中,远古先人吟唱着古老的歌谣在田间河边勤劳地耕种。从《诗经》中一路走来,我听到无数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吟诵着不朽的诗篇,抑扬顿挫、断金切玉,每个字都那么妥帖,那语言仿佛活了过来,如梦谣般轻轻吟唱着中华民族的风骨和气度。

  是的,从来未曾将汉字看成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死物;从来未曾将汉语看成简单的交流工具。从来,我都是将它放在高高的神坛上,当作祖先千百年传承下的民族图腾般顶礼膜拜。神圣而虔诚。在我眼中,母语如河,流淌着先祖的谆谆教诲和万般叮咛。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从《诗经》中,我知道中国人众口传承的君子形象是温润如玉、坚硬如玉的,那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和雍容的气度。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从李清照的深情歌颂中,我明白中国人欣赏的是怎样豪爽大气的英雄。

  雄浑壮阔、气度雍容,简简单单的汉语告诉我们的竟是如此宽广的胸襟,传达给我们的竟是如此深刻的哲理!教我们如何不深深地热爱自己的母语?

  然而,令人惊诧悲愤的是,众多言论举措甚嚣尘上:在只有华人物理学家参加的大会上,主办方要求所有专家学者一律用英语发言;大学生的必修科目是英语,汉语却被漠视;众多公共场所,标识牌上使用的竟也是英语!

  触目惊心,汉语,我们的母语,竟被漠视弃置到了如许田地!

  在日本人无所不用其极地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进行日语教学时,广大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汉语最终不能被从中国历史上抹煞!然而,如今,为何我们不能将我们的母语深深地尊敬、刻骨地铭记?

  依旧,喜欢端端正正的方块字;

  依旧,喜欢音韵和谐的汉语。

  因为,那是我的母语,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中的我的母语。

  母语如河,请仔细聆听波涛的絮语,因为,那是灵魂的诉说。

  【点评】

  作者先用一段题记切入话题:唐诗过后是宋词,那么国内的“英语热”过后呢?我们是否该拾回对母语的尊重和热爱?劈头责问,先声夺人,发人深省。然后文章围绕一个“比”字展开。一比:母语昨天的雄浑壮阔、气度雍容与今天遭受漠视的现实构成对比;二比:当年在那样艰难的岁月中能够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而今天国家强盛了反而不能尊敬保护母语:三比:文章结尾用“母语如河”的比喻收束全篇,点明题旨,同时也暗含母语如同大河一般厚重、雍容、温润,从而生生不息,代代传承。文章构思大气,蕴涵颇丰,语言表现力较强,是考场中的上乘之作。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二篇】

  ——十个海子的复活

  2003年3月26日晴

  “献祭的黑毛羊死在三月四月的中间/众人的身后你活的三月四月”

  这首诗献给你——消失在三月四月中间的大地之王——海子。

  每年的今天,都会想起你,和你所有的诗。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这是你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首短诗,然后,你就离开了,带着你一生不变的坚持,到天堂,继续唱你的夜歌。

  但是,我想,假如你真的还活在天堂,那么就不得不承认你的死亡,是你生命中的一处转折。因为我看到了,我真的看到十个海子在春天的复活——你的诗,连同你的精神,活生生地出现在这个世界,并照亮了它。

  你生前的寂寞我真的可以感受得到。在那样一个时代,写作是一条真正寂寞的路。许多文人融入了潮流,去追逐名利、地位而背弃了他们的灵魂。唯有你,和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坚守住自己的内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祈求黎明到来临。只可惜最终,还是没有人懂你的诗,懂你的感受。于是,你于是心力憔悴,宁愿沉睡,不再清醒。所以,14年前的今天,你故意离去……

  但幸好,你留下了你的诗,和你一生不变的坚持。社会被震撼了,文学界被震撼了。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并试着理解你。你成了文学界的神话,诗歌的烈士。于是,我看到十个海子在春天复活,看到了你生命中重要的转折点。

  每一个人都有失意的时候,但却不是每一个失意人的死亡都会为生命的转折点。唯有用心生活,用心去爱,用生命追逐理想的人才会最终得到人们的认可。

  说死为生命的转折点未免有点悲凉。但也许,有价值的死多少会冲淡这悲凉吧——就像是屈原,或是王国维。海子,你一生追寻梦想,死亡后精神长存于世间,这,便是永生啊!

  海子,活着的时候你定没有想到自己死后会被人赏识吧。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消逝之后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就如你红头发的瘦哥哥梵高,一生静默地守侯,也换来了死后的又一次重生。死亡,是你们共同的转折点啊!

  小小的星从不被人注意,但当它化为流星,面对死亡时,去倍受关注。很多时候,转折只在生死之间,一线的距离,却相隔甚远。因为逝去的美好,往往弥足珍贵。

  人生并非越灿烂越美。许多人一生荣华,死后却被人唾弃。花一样盛开的必将花一样凋落,这是自然的法则。一生默默无语精神永存世间的,死亡,成了他们重要的转折点,将他们的思想,变成一种别样的美。

  人生处处可遇转折,而最重要的转折莫过于死亡——它,将给你的一生,打上一个公平的分数,或使你从平庸变得受人瞩目,或使你从显赫变得万人唾弃。

  海子,今天,我再次怀念你。希望这篇日记,为你精神的复活作证,为你生命的转折作证。

  14年后的今天依旧春暖花开,我在这里怀念早死的海子……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三篇】

〔读者散文型〕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曾有人问过贝克特,他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早就告诉你们了。”

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谁?如果没弄清楚这点的话,即使戈多来了,我们依然形同陌路,只会擦肩而过。

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已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我们已在喧哗与骚动中沉沦太久,对于信念、理想、友谊这类事物已略感陌生。

戈多是信念。对于人的渺小,古今同感。但现代人对于机器文明的强势,内心愈感脆弱,信念的火焰更为缥缈了。诚然,人只是一根苇草,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具有万事万物无所比拟的精神力量。“人只是火花,被信念从今天送往明天。”只要信念不息,火花就不会灭。戈多的归来也就为时不远了。

戈多是理想。“少年的梦想是风的梦想,青春的思念是长长的思念。”这是北欧海员远航时所唱的歌谣,当我们踏上人生征程之时,也应想想,自己是否已准备好理想要去实现。人如果没有理想,便将陷于无边的空虚与等待中。与其让生命白白流逝,我们为何不现在就树立理想,去迎接戈多的到来呢?

戈多还是道德。在我们踏上人生的征途之时,切不可忘记当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带着道德上路。古人欲立身立业者,必先立德。德如风,功业如草,风在上,草必靡,无往不利。现代的人过于重利而轻义,以致缺少彼此的信任,内心怎能不感到孤单、有所希冀呢?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那么我们将时刻感到自己浸身于爱的暖流之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果我们已坚定了人生信念,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带着道德上路,那么就会发现“戈多”已在我们面前。

戈多其实从未曾离开过我们,戈多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匆匆于人世,忙碌于琐碎,以至于连风的感觉时刻在从手边溜走。真正在等待的,其实是戈多,戈多一直期望着人们能尽早发现他,使人重归心灵与肉体的统一。

戈多今天已经来了,但愿人们能把握戈多,使他明天不至于再次离我们远去!

点评

思辨,成为该文章最大的亮点,写作是一种人生的独立思考,这一点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对“戈多”这一多义性的象征符号文章有纵深的挖掘,间接地暗示了现代人精神和心灵上的缺失,从而使全文具有了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