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着脸,像喝醉了一样,跌跌撞撞地坠入西边。树林里,鸟儿们正在尽情地抒发这一天的感想,一会儿互相梳理羽毛,一会儿在空中嬉戏打闹。不过,更多的是互相依偎着对唱、休息。
我是一只仪表堂堂、玉树临风的金龟子,身披黑色外套。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真是既朴素又高雅!我正趴在树枝上啃着松针。太阳的余晖为我镀上一层金黄色的光芒。我眯着眼,看着蹲在草丛里的一位老人。他低着他满头白发的头。正目不转晴地盯着蚂蚱老兄。我奇了个怪,他也太无聊了吧。整天待在这儿,一蹲就是几个钟头。一动不动的。有时,我还以为他是一棵树呢!而有时,他却一边看一边做笔记。
太阳的余晖也用尽了,消失了。夜幕降临了。法布尔似乎准备回他的废墟去了。本公子说他的房子是废墟,绝对千真万确。我正好无趣,准备光临他的寒舍一趟。
我跟着法布尔到了他的寒舍。唉!连我这个虫子都看不下去了。破旧的房顶,有一扇窗户是坏的。一阵风吹过来,似乎就要倒塌。一进去,昏黄的灯光照出柔和的光线,屋子里到处是他捉回来研究的昆虫。
正好,有我的熟人,去叙叙旧。
喂,过得怎么样?流苏
还可以,那个怪人说不久我就可以回去了
哦,每次都是这样,抓回来,研究完,一两个星期,就放回去。
不一会儿,一个精神振奋,穿着白大褂的一个老人怒气冲冲地进来了。一场争执将要上演。
法布尔,你何必呢?你是如此出色的昆虫学家。干嘛,要在这个破地方观察昆虫。不好,直接捉回去,在实验室里观察解剖。那些,我捉回来解剖的昆虫,是不是你放掉的?
乔治,我毕生的愿望是探索昆虫,而不是杀戮。这不是我们共同的初衷吗?我希望你我都能记住初衷。我们是因为热爱,才开始探索科学的。而我理解的爱,是给予自由。
听完这些话,我也感悟了,原来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怪人,一个有着令人起敬爱的人。
高三:邓欣颖
点评: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全文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趣味性强。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结尾呼应文题,点明中心。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对主人公的专心工作和善良之心的刻画不够深刻,结尾过于突兀。
作者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更详细,具体的描述,对主人公的研究和善良多做描写。
点评老师:苏璐璐
昔日桥边潺潺流水,绿柳抚岸沉醉。光着脚丫荡漾在这夏日余辉,波光粼粼散扩开来。一老妇站在树下叉腰指责:这不懂事的娃。
时光散漫,星星晃荡了我的眼。夜晚蚊虫叮咬,一双轻柔的手拿着小扇轻摇的惬意美好,定格在月下竹叶闪烁的河光,灿若澜波,星之光芒。任由神马游历天际,海阔天空;童话故事环绕宇宙,传唱神州大地。躺在温暖怀抱,一睡美梦到知晓。
仍是芦苇深处,花俏年华。小溪的浣洗声处调笑着这个调皮又任性的她。奔波于间,汗水流淌在额角。玩耍亦是快乐的邂逅。
拂去一片悠悠心叶,指间看见满目伤痕的岁月。曾几何一度的胡闹,乱了枝头啼叫的鸟,乱了夕阳的残辉。争吵不休间的烦恼接踵而来。青春亦毛躁,亲眼看见母亲泪流满面,亲自体会伤人伤己的刻薄言语。心碎了一片,又重新组合。反反复复,日日不休。
一段时光乱了方寸,拨乱了每个人的心弦。安心早餐,你甩门而去。闲荡街角,母亲心里忧急。躲在屋檐角哭泣,放纵自己去浪迹。离家出走的伤心,母亲每天寻找的焦急身影。灯光昏暗下的模糊身影,雨帘中那望穿的眼泪。是谁,把这世界混乱;是谁脱离了轨道越来越远。
回首过往,点点心痛蔓延开来。无奈,亦是此刻的心情。一路走来,坎坎坷坷,跌跌伏伏,身边一直有她。生之有年,幸运有她。然,她亦温柔待我。我却怀恨岁月怆惘,痛恨自己无能。没有谁在你人生最灰败的时候亦支持你。母亲的怀抱最暖也最安心!
余辉洒在她的背脊上,焕发出母爱的光芒。我想,也许这是上天给我的一次补偿。于是我上前,轻轻唤了声:妈!笑容一点点扩大
每个人都有叛逆的时候,而最终包容你的那个人却是自己的母亲。世界上没有哪个母亲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孩子,希望在那迷途中仍然徘徊的孩子,能够在母亲的召唤下回到本真的自己。
后记
高三:钟琦
点评: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对于景色的描写,语言简练而准确,联想则为触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
文章内容过于模糊,让人不明就里,词语上的运用,有些混乱,很多词语都是小作者的自说自话,老师建议是,如果要表达母爱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例如可以增加一些例子都很好。
点评老师:孟祥琦
习惯了把一切看成是理所当然。
一顿热腾腾的早餐送到面前是理所当然,提供最好的环境以助茁壮成长是理所当然。受了委屈诉诸无人默默吞下默默承担,是理所当然。挨打和挨骂,吃苦和受伤,是那辈人的家常便饭,在逆境中锻炼出坚强到不能再坚强的性格,理所当然。
一直到13岁以前,我都是这么认为的,我的妈妈,就和天底下所有的妈妈一样,无所不能,不坚不摧,天下无敌,遮风挡雨。
我的妈妈,和天底下所有的妈妈一样坚强。
13岁那年,我回到了户口所在的家乡开始上学校。头两年我住在亲戚家,完全可以说是寄人篱下,生活并不自在,那时我疯狂想念我的妈妈,因为我的亲戚们不会像她一样,关心我是不是吃得饱,穿得暖。
后来我一个人住,每天要自己做饭,因为只有自己一个人,吃的都很随便。有一段时间我变得面黄肌瘦,于是怀疑是不是营养不良,那时我恍然想起有妈妈在身边的日子里,她成天怎样劝我吃肉,劝到我生气,觉得肉里满是脂肪,吃多了会变胖。
那时的我爱上了肉的味道,就像我爱上了妈妈的气息一样。
我终究适应了独立生活的日子,没有妈妈照顾我饮食起居的日子。
以及没有妈妈絮絮叨叨的日子。
我觉得自己成熟了,不一样了,不需要别人时刻介入我的生活了。
然而这也是我幼稚的开始。
我开始不再那么听得进妈妈说的话,尤其是她唠叨的时候,我觉得无趣而没有意义。生活就该做又意义的事,说有分量的话。
然而我发现我错了。
我们常常跟朋友聊天,即使是天马星空、百无聊赖的话题,都聊得开心起劲。但是当妈妈跟我们说话谈心的时候,却不禁心生烦躁。
我以为唠叨是妈妈的天性,不需要理会,却忘了她也是我的朋友,需要被人倾听。
她是一位没有受到平等对待的朋友。
每次我生气和她吵架的时候,事后几乎无一例外是她主动打破坚冰向我示好。然而每次我都自以为是地认为因为错的是她,理应向我低头。
事实是,一个孩子和父母吵架了,可以扬言绝食,可以离家出走。可是当父母同孩子吵架了,难道可以离家出走,抛家弃子吗?
不可以。父母不会这么做。我的妈妈,也是在每一次的委屈和难过过后,重又装作若无其事,为了她的孩子继续坚强生活着。
每次回家,当妈妈唠唠叨叨,不停讲各种细枝末节的时候,我没有想到,其实她需要有人跟她说话,听她说话。
她用上了一生的坚强,只为了我们给她最多的柔软。
我的妈妈,和天底下所有的妈妈一样脆弱。
我把她所做的一切看作是理所当然,然而没有了她,我连眨眨眼皮都会觉得不习惯。
我把一切都看成理所当然,所以没能像她爱我一样地爱她。
母爱,不管是坚强还是脆弱,一定都是源远流长。
高三:王晓芝
点评:文章对气氛的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立意高远,令人赞叹。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鉴。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美中不足的是:段落较多,叙事不够集中。心理活动的描写不够具体详细。
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多进行详细描写,使温馨感,爱与感悟充盈全文。
点评老师:苏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