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半开着,风呼呼地从外面钻进来,调皮的玩弄着我们的发丝。风吹在眼睛上有种柔柔的感觉,似是母亲的低语又好像春天的爱抚。我咪咪眼好像要睡去但意识又清晰无比,我们在高速路上飞驰着,奔向家,我居住的地方。同时带来了两位远方的贵客,我的姐姐和我的外婆。
这时已经是凌晨一两点,我们才到了家门口,一种温馨的舒适感扑面而来。
次日清晨,我刚起来一抬眼看见的就是外婆那焦急的神情,她不安的坐在床边。我心中大为不解,就去问姐姐出了什么事。哦,原来是我们的小侄子,因为没有跟外婆睡,导致一夜都未合眼。大人们怎么哄,都无法让他睡着,只得看着他长大着眼,望着头上的天花板。又哭又闹,最后最后硬生生的发了烧。可是小孩子的心理永远赶不上生理,在生理上困意的催促下他还是浅浅的入眠了。但如其说是睡,不如说是闭上了眼睛。只要稍稍一点动,就能使他惊醒。一醒来就四处张望,咬着嘴唇,仿佛在寻找什么,心里面的哀伤足以把他淹没。祖奶奶呢!祖奶奶呢!她不要我了吗。她去哪了?去哪了?为什么
那哭声,那憔悴的模样,可让外婆急得痛得把心都揪起来了。一整天在我们这里,都魂不守舍的。不停地看着钟表,看着时间,焦急地走来走去。经常问我们几点了?到六点没有?终于熬到了六点,外婆一刻也不想多留。火急火燎地又冲回了东莞!
到了东莞,外婆一路急奔上楼进了房间里。一进房门就看见了那可怜的婴儿,才六个多月大呀!那婴儿一见到外婆就像被拐卖的儿童回到了自己的家里面。基本上是扑,扑到了外婆的怀里面,紧紧地抓着外婆,抱着外婆,不放手。那本就是水灵的眼睛,里面续满了泪水,紧咬着那破了皮的粉嫩的嘴唇,像是在无声地控告外婆。
你为什么要丢下我!
外婆的眼眶红了,泪水哗啦哗啦地流了下来。手紧紧抱着婴儿,手拍着婴儿的被嘴里念叨着:宝宝啊!宝宝啊那一幕,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从小老人们便把我们养大,对我们可谓是疼爱至极。但是那个时候小啊,没有记忆。到长大之后开始记事,心里面那份对老人们的那份感情,那份爱隐藏在心灵深处却无法激发出来。因为他没有记忆作铺垫啊,我们便忽略了疏远了老人们,而老人们对我们小的时候,怀有那么深那么深的感情。我们没有记忆,但是他们记得!他们永远永远都是那么爱我们!所以,他们对我们的那份舔犊之情,千万不要忽略啊!
高三:程敏潭
点评:文章含蓄的结尾,既点题,又耐人寻味.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文章边叙事边抒情.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但是文章内容稍显混乱,和主题搭配勉强,列举的例子在本文中不是很合适.文章如果是要表达对外婆的感情,那么例子应该是主要以外婆为主,虽然本文的例子叙述很流畅,但是不够贴近主旨.
点评老师:孟祥琦
吃惯了大鱼大肉的精致,偶尔品尝一下开胃小菜,何尝不是一种生活?
看惯了姹紫嫣红的妖艳,偶尔欣赏一下路边小花的幽雅,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喝惯了高档咖啡的香醇,偶尔尝试白开水的甘甜,又何尝不是一番新的感悟?
小时候,很多次一个人站在街头,看见许多幅父慈母爱的画面。那个时候,心中也有着艳羡,也期待着有一天父母也能像那样,牵着自己的小手,小心地护着自己,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逛街,或者去游乐园,也成为别人眼中羡慕的对象。但后来,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才知道,对于父母常年奔波的我来说,要想实现这小小的愿望,无异于比登天还难。
不是没有过怨怼,而是知道,即使埋怨,也无法改变。不是没有期望,而是知道,期望有多高,失望就会有多大。
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奢望得到父母的爱,亲情在我心中逐渐淡漠,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名词。而我与父母之间,似乎也隔了一层纱。。。。。。
直到那一天
那是高三的时候,学校举办文体艺术节,因为排练得晚了,第二天还要早起化妆正式表演,来回奔波太麻烦,便在老师假歇下了,害怕打扰到母亲,就仅仅是发了个短信报平安,说明了下情况,于是把手机关了机,睡下了。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戏剧性,你永远也无法预料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如果我知道,母亲根本没有收到那条短信,为此担心受怕了一夜,我绝对不会再自作聪明地选择发短信!但事实就是如此的残酷,我是神,因此,由不得我做主!
因为没有收到短信,母亲不知道我到底去了哪里,而我的手机关机了,老师的电话也没人接听!她像得了疯癫症一般,着魔地找了我一夜,甚至凌晨还去了老师家楼下叫我的名字,却终究一无所获。直到天将近破晓,她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
然而,这些,我都不知道!甚至第二天,因为我紧急要学生证,需要母亲给我送来,打电话给她,她却只字未提昨晚的事,甚至没有抱怨她刚刚睡着了一会儿!现在想来,那时候,接到我的电话,她的心是庆幸的吧,庆幸我平安无事,庆幸我终于给她打了电话!
过了很久,一次偶然的闲聊,我才从母亲的口里知道这件事,没有人知道,那时候,我的心中是怎样的一番滋味!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母爱并不一定要一家人和和美美去游乐园,并不是要一家人欢欢喜喜去逛街,父母为了我,整日奔波,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呢?
从那一刻起,我便下决心,要好好回馈父母,加倍的爱父母,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刻,然而我却发现,母亲为我做的其实有很多,只是我一直没有发现,或者说我已经习惯,早已不以为然
每天早上起来,早已不见了父母的身影,只有桌上的一杯白开水,一沓零钱;每次吃饭,口渴了,手边总是有一杯水,冬暖夏凉;每次睡觉前,床头柜上,总是摆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生病了,醒过来,眼前看见的,还是那一杯白开水,杯壁上还有热气遗留的水雾
原来,母亲一直关注着我的点点滴滴,如一杯白开水,悄然渗进了我的生活,而我,却不曾觉察。
大鱼大肉再精致,吃久了也会腻,而开胃小菜,永远不会厌倦;姹紫嫣红的妖艳,看久了也会疲倦,而路边野花,每一次都能有不一样的感受;高档咖啡再香浓,喝多了也不禁觉得寡然无味,唯有白开水,永久的存在。
而白开水般的母爱,如影随形,白开水的感动,难以言表!
高三:郭茜
点评:小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表达了小作者对母爱从不理解到理解的一个过程,就像整篇文章中传达的那种气氛,从怨到爱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小作者理解的很坎坷。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文章想象合情合理,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
用白开水比喻母爱,形象生动,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解母爱的方式,小作者的理解独到,文字也像白开水细流入人心。
点评老师:孟祥琦
初到时,朦胧地记着,小巷里那个幽森的地方是我的新家。附近有一处林荫小道,果树遍布,花样斑斓的小虫满天飞,这便成了我儿时的乐园。春,树木抽芽苏醒,万物在霏霏春雨下悄无声息的生长。夏天,绿林伸出一片片绿叶,仿佛一只只大手,为我遮挡烈日暴雨。秋天,落叶缤纷,如落英般梦幻,像是从天空中飞舞而来的蝴蝶,如烟花般绚烂,却也易逝。冬,寒风凛冽,时而飘来雪,如落下的云朵,洁白无瑕我的童年便天真烂漫结束了。这里,是我第二个家。
现在,万分地不舍着,这一切的一切。那多汁的果实,那灿灿的油菜花,那森森的树林,那茸茸的狗尾巴草。还有,日日与我朝暮相处的冤家。喜欢捉弄人,冷不丁出来吓人的蟑螂;在暗夜里活动,渐渐进化为哥斯拉体型的老鼠;在我身边形影不离,日日夜夜陪伴我的蚊子;在写字台上翩翩起舞,成群结伴的小飞虫那些我爱的和我不爱的,再见。
抚摸凹凸不平的墙体,盖了层灰的挂灯,过去顽皮的涂鸦千般万般的思绪涌上心头,尽管这是第二个家。凝望着空白的墙壁,依稀可以看见光的碎片,零散的布着,斜斜地,轻轻地,如梦如幻。顷刻间,时间滞停,我沐浴在其中,不忍离去。离家了,依依不舍地回望。我跑到绿林旁,抚摸它历经岁月的枝干,喃喃地说:尽管日后物是人非,但我希望你还记着我。
离家,犹如浮萍般居无定所,飘忽不定。重新寻找港湾,再一次扬帆起航,那个彼岸也叫家。
离家,如风筝剪短了线,游荡着,寻找另一根线牵定方向。
又一次离家,心中波澜荡漾,似静静地滴下来。
看着那熟悉的街角,眼帘渐渐模糊,抚摸初生的阳光,很暖,很暖。
高三:徐依凡
点评:文章开头与结尾时的诗化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对于景色的描写,语言简练而准确,联想则为触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文章不明所以,与主题的贴合很牵强,老师建议小作者在描写时候要注意细节,尽量把文章表达清楚,写作上要注意认真读清楚主题再下笔。
点评老师:孟祥琦